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6/30
05:21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油伦贺:最艰难时三天吃两顿饭睡一个小时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侯集体 刘艳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扫一扫 看视频

  对22岁的创业大学生油伦贺来说,相比于“校园创业明星”,他更在意的标签是“奋斗青年”“新农人”。

  在鲁东大学农学院就读专科的3年里,他不仅利用所学创办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还利用课余时间经营着家乡一座占地500亩的农业生态园。大学三年,他一直行走在农业创业路上。

  近日,大学生陆续返校,许多毕业生都在忙着办理毕业前的各种手续,油伦贺则一头扎进农学院实验室,进行黄河三角洲地区羊肚菌耐盐品种的选育工作。黝黑、健壮、朴实,油伦贺给人的印象是实实在在的农民形象,若不是在大学校园,很难把他与95后大学生联系起来。

  生于斯长于斯,与食用菌结缘的油伦贺希望用新模式、新思想、新技术改变家乡父老传统的种植模式,用青春的奋斗带领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就要回到家乡创业”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非常了解靠种地为生的老百姓的生活,他们起早贪黑地耕种,劳动收入很少,生活比较艰苦。我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是想运用所学的知识,依靠科技的力量,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油伦贺说。

  油伦贺的家乡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浮岗镇,这是个县级扶贫镇,没有特色经济产业。父母经营一个小木材加工厂,无暇照顾他,从小学三年级油伦贺就开始住校,早早就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初中的学习成绩还不错,高中贪玩,耽误了学习,高考成绩离本科录取线差13分,最后被鲁东大学农学院专科录取。”油伦贺坦言,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下决心大学期间争分夺秒,要把耽误的时间找回来。

  大学3年,是他拼搏的3年,也是他厚积薄发的3年。

  身为学生会干部,他要比其他同学付出多一些。别的同学在玩游戏、追剧的时候,他走进图书馆、来到教室、泡在实验室,为了一个实验,为了一个创业项目书,为了一次学生活动,他时常没日没夜地工作、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期间,他的综合素质排名全专业第一,学习成绩专业第三,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2018年获得了校长奖学金,2019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今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2019年获得了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油伦贺清楚记得刚进农学院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天下大利必归农”,这更加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

  小小食用菌带来大机遇

  油伦贺始终坚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感召下,他积极投身到创业大潮中。

  “2019年,我与王建瑞老师做榆耳的抑菌活性课题研究中,发现一些中草药含有能够抑菌和提高免疫的活性,在经过1600余次的实验后,最终研发出了以北虫草和马齿苋为原料的无抗饲料添加剂。”油伦贺介绍说。

  当时我国农业农村部刚刚发布了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的194号公告,我国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他产生了生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想法,创立了山东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研发的无抗饲料添加剂正在申请国家“兽药字”批号。

  大学3年学习、创业的经历,油伦贺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干成一件事,认准了的事就要努力去做,不要怕失败。

  油伦贺说:“我创业最难的时候可以用3个数字来形容,叫321。三天吃两顿饭睡一个小时,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因为要赶计划书和处理公司运营的各种事情,我那一个月基本都是在实验室打地铺睡的。但我肯吃苦,艰难的时候坚持一下就熬过来了。”

  2018年暑期,油伦贺作为志愿者前往青海拉格日支教。40多天艰苦的支教生活,让他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去帮助更多人的想法。“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写一个愿望。有个低年级的学生看着我的眼睛说:‘老师,我希望有一件新衣服。’我当时眼泪就止不住了。”油伦贺说。从青海支教回到学校后,他在学校搞了一场捐赠活动,募得1000余套衣服、大量的书籍和文具用品。他和同学们忙活了半个月,把衣服清洗干净打包寄给藏族地区的孩子们,光快递费他就支付了5000多元。

  “发展新型农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回到家乡创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始终是油伦贺的心愿。

  接手经营家乡的农业生态园之前,这座占地500亩的农业园区一直由亲戚经营,效益不佳。油伦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2018年6月开始接手,当时园区内只有年久失修的大棚,油伦贺一边上学,一边着手规划。

  “园区内的水泥路、水井、水管道、长廊架等基础设施,都是我们后期自己建设的。”油伦贺介绍,现在整个园区占地面积接近500亩,葡萄种植面积大概在200亩左右,拥有100个温室大棚。油伦贺计划引进草菇和大球盖菇的种植,预计100亩左右。另外,两个占地约为8亩的玻璃温室大棚,他打算做一个葡萄观光区和一个无土栽培区。

  当油伦贺了解到园区所在地小王庄村有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就尽量雇用这些无业的、年纪比较大的贫困户到园区工作,让他们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目前油伦贺已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脱贫致富。

  “我们老两口原来都是跟儿子要生活费,现在我们在园区里负责浇地,一个月工资能挣4000多块钱。”60多岁的秦大爷说,“过年的时候可以给孙子孙女发压岁钱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该园区正在与清华大学基金会联合创办清农学堂,通过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园区作为培训基地,共同培养一批有技术的新型农民,这个项目也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我的创业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在食用菌种植、葡萄种植技术方面,还是在创业项目策划设计方面,老师们都给了我比较全面的指导。”油伦贺感激地说,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勉励他:“离校后,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学以致用,母校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6月12日是油伦贺人生的新起点,这一天,他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他将踏上新的征程。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想今年组建一支电商团队,引进羊肚菌等食用菌新品种,建设示范种植大棚,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新型农业,把园区打造成齐鲁样板,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谈及毕业回乡后的创业,油伦贺信心满满,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春蕾 邹艳娟    流程编辑:侯歆钰】

吴倩:大武汉里的小夜曲 | 我和我的家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7-01 09:00:00

《摇篮曲》,在梦中带你回到那片黑土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30 09:00:00

《茉莉花》: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6 09:00:00

求职路上屡碰壁,听杨颖分享如何克服就业焦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5 09:30:00

海陆说郑州,你的驿站 我的家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4 09:00:00

一首《人间西湖》,领略“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3 09:00:00

听于朦胧唱《梦里的她》,感受多彩新疆的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19 09:00:00

太空视角看“日环食”!中国卫星拍下这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6-22 14: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