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3/17
03:34

智斗烹饪PM2.5 科学养成居家大厨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疫情期间,居家做饭成为一种新时尚,不少入门级选手经过勤学苦练,都修成了能做出薯片炸鸡翅、凉皮、网红舒芙蕾的“大厨”,并且准备继续钻研下去。那么,除了各色菜谱需要收藏,科研人员精心总结的这份家庭烹饪PM2.5防护指南也不能落下。

  在2018年和2019年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赵彬和研究生赵月靖、陈忱开展了一系列与中式烹饪产生PM2.5有关的特征、规律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并发表了数篇研究成果。赵彬告诉记者,烹饪和吸烟是居家PM2.5的主要来源,其中烹饪对居家PM2.5的贡献率占比约超过70%,烹饪产生的PM2.5的浓度瞬间可以达到每立方米几百甚至上千微克。

  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我们之所以对雾霾深恶痛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雾霾中的PM2.5可以直接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对身体造成损害。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制作美食的过程竟然也被PM2.5“挟持”,“作案工具”就是油烟。

  如果你做饭,一定有这种感官体验:“滋啦啦啦啦啦!” 食物下锅入油的瞬间发出一连串脆响,顿时油烟腾起,香味四溢。实际上,这个场景危机四伏,老百姓常说的“油烟”,其实是由有害物质、颗粒物以及水雾等组成的。

  赵彬介绍,食用油经足够高的温度加热后,会产生多环芳烃、杂环胺类、不饱和醛类等有机物,以及有致癌效应的重金属铬、钴等有害物质。而这些有害物质,可以作为PM2.5的主要成分或者附着在其他PM2.5上,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威胁人们的健康。

  但我们显然不能放弃美食,怎么办?赵彬团队提出了几条颇具针对性的烹饪PM2.5防护指南。

  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食用油的使用。很多情况下,中国人做菜都讲究“油热”再下食材,以便烹出食材的香气。“你看油冒烟了就可以下菜了。”在口口相传的家族食谱中,长辈经常会这样说。但在实验中,“冒烟”就意味着超过了食用油的“烟点”,赵彬介绍,这时温度往往已经超过了200℃,油烟中伴有的多环芳烃类有机物甚至相当于25-70支香烟。而且,相同的时间里,在烟点以上烹饪食材所散发出的PM2.5质量,比在烟点以下烹饪散发出的要多出近300倍。

  考虑到烟点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两条食用油使用策略。一个是时机要选对,莫要等油冒烟之后再下菜,最好在油温“五六成热”,也就是发现“油面波动加剧”时下菜,此时的油温约在130℃-170℃左右。

  二是“选油”要选对。橄榄油、大豆油、亚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最佳用途不同。橄榄油最适合凉拌,因为研究发现,在加热至烟点的过程中,橄榄油散发出的PM2.5质量最多;大豆油、亚麻油烟点也较低,较低温度烹调时可以选用;如果高温煎、炒、炸,则建议使用烟点较高的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此类油在高温下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有害物质”。

  除了油,还需要注意烹饪方式。在中国人熟悉的煎、炒、炸、蒸、煮中,前三类容易产生更高浓度的PM2.5,“尤其是炒和煎,在相同时间内散发的PM2.5质量是蒸、煮的40倍以上”。

  再者,“大厨”们还可以采取外部防护手段,比如使用抽油烟机和口罩。

  经过实验,赵彬团队发现市面上常见的侧吸式和顶吸式抽油烟机,在相同风量下效果基本相当。同时他提出,对于非开放式厨房,抽油烟机每小时的风量应该要保证在厨房体积的30-50倍比较理想,开放式厨房则需要更大的风量。

  而做饭戴口罩,在一些人看来或许过于夸张,但考虑到做饭过程中,尤其是炒、炸、煎时可能“爆表”的PM2.5,其实还是有必要的。针对阻挡厨房中油性PM2.5的特殊用途,赵彬建议选择KP95型口罩,“KN95型口罩实测过滤效率能达到接近90%,KP95型口罩的效率会更高”。

  总体而言,我们在做饭时对于油的使用、烹饪方式的选取、外部防护手段等都需要注意,才能做到既不负美食也不负健康。

【责任编辑:梁国胜 堵力    流程编辑:贾志强】

原创公益战疫歌曲《感谢有你》MV全网首发!

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03-15 23:23:42

致敬武汉志愿者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03-15 13:45:35

谢谢你,陌生人! | 729声工场为你讲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3-12 14:06:16

北大帅哥“面人郎”|中国青年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3-10 17:24:48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3-12 12:45:05

近50集动画及时科普防疫知识 陪伴孩子宅家战“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3-13 12:05:27

九头鸟对天使的鸣谢——献给所有奋战在湖北的医护工作者

月亮的声音微信公众号2020-03-11 15: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