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背后崛起的体育强国
不久前落幕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为新中国75周岁华诞献上了一份生日厚礼——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这一骄人成绩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直观体现,更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在内的整个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在伦敦落幕后不久,《天津青年》杂志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何时能够得到奥运金牌?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
100多年前的旧中国,积弱积贫。“奥运三问”是美好梦想,更是对现实的叩问。之后历经百年沧桑,从刘长春亮相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到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历史一射,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三问”一一有了答案。
但中国人追逐和实现的奥运梦想不止于此。2022年,北京再次迎来奥运圣火,成为全球第一座“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夺得9金4银2铜,首次跻身冬奥金牌榜前三位。今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再写辉煌,创造了境外参赛的历史最佳战绩,所获金牌总数与美国队持平。
如今,中国体育健儿不仅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上保持强势,也在一些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的项目上不断突破。
巴黎奥运会上,20岁的中国小将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这个被称为泳池中的“百米飞人大战”中技惊全球,以大幅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展现了中国速度。在网球这个高度国际化的运动项目上,22岁的中国姑娘郑钦文不畏强手,并在一天一场恶战的“魔鬼赛程”中坚持到成功一刻,创造了中国网球的又一个历史。她那句“拼尽全力,为国而战”展现了什么是中国人的最强精神力量。
奥运会赛场上,体育健儿把当代中国青年自信、勇气、奋进、友善等形象呈现给世人,也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最佳代言人。
在潘展乐的家乡浙江温州,游泳早已成为最受当地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游泳场地建设,并为各级学校开展游泳课程创造条件。现在浙江省乃至江浙沪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有个称号叫“包游区”——不仅因为该地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游泳运动员,更因为游泳运动在当地的广泛开展。
去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上海籍游泳名将沈坚强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感叹,30多年前,当他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夺得5枚金牌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仅有少数几家室内游泳馆,孩子们学习游泳只能利用暑假在室外游泳池进行。但现在,对上海市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在学校周边甚至在学校内的室内游泳馆学习游泳已成为日常。当游泳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发现游泳苗子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这也是潘展乐、张雨霏、覃海洋、汪顺等中国游泳名将不断涌现和成长的土壤。
如果将目光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可以看到,整个中国都在为广泛开展包括游泳在内的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改善软、硬条件。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特别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数量和面积快速增加。2019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首次突破2平方米大关,2023年达2.89平方米;健身步道2023年达到37.1万公里,比2019年增长了107%。
虽然,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但已提前完成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至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的目标。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体育场地在战略政策支持、场地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成绩显著。
体育场地设施改善的同时,参加体育锻炼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据统计,截至去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7.2%,相比2007年的28.2%和2014年的33.9%,增幅明显。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繁荣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群众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多锻炼、少生病”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当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这一全球最受关注的顶级盛会上尽显风采时,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已不甘于只是在电视机前助威加油。从跑步、游泳、乒羽,到网球、拳击、自行车、桨板、冲浪……中国人选择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广、越来越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7届夏季奥运会,中国队都稳居金牌榜前三位,并开始有力地冲击美国队的霸主地位。就竞技体育而言,中国早已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齐头并进,将塑造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