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漪奥运摘铜,她为街舞而生却险些放弃街舞

作者: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8月10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巴黎8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慈鑫)从当地时间今天下午开始,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协和广场就成为了一场巨大舞会的中心,劲爆动感的音乐和现场DJ激情的嘶喊让观众始终热血澎湃,而全世界最顶尖的女子霹雳舞运动员的炫酷表演,更是让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摇摆。在这样一个主打“青春”、“个性”的赛场上,中国选手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两位中国选手刘清漪、曾莹莹均从下午进行的小组赛脱颖而出,闯入晚上开始的四分之一决赛。刘清漪更是晋级到铜牌争夺战,并最终夺得中国霹雳舞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奖牌。

视觉中国供图

霹雳舞作为街舞的一个分支,深受全球年轻人的喜爱,巴黎奥运会是霹雳舞首次进入奥运大家庭。

不过,奥运会的霹雳舞比赛也因其鲜明的新新人类色彩而与绝大多数奥运会传统项目有着明显差异。比赛的场地与其说是赛场,倒不如说是举办狂欢派对的舞池。运动员们也完全可以不用真实姓名参赛,而是选用自己喜欢的昵称。比如,刘清漪的参赛名字为671,是她名字的中文拼音谐音。曾莹莹的参赛名字则是YING ZI,外国人念起来很像是“英姿”。


刘清漪作为2022年霹雳舞世锦赛亚军得主,是巴黎奥运会女子霹雳舞项目奖牌的有力竞争者,她今天也是不负众望,最终获得一枚铜牌。

在这个充满青春活力和尽显张扬个性的舞台上,刘清漪,这名来自河南辉县——一座小城的女孩,以自己高超的运动技能和十足的国际范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今天如愿站上奥运领奖台之后,刘清漪激动地表示,“很骄傲。”

视觉中国供图

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曾赴河南省辉县采访刘清漪从小学习街舞的俱乐部和她的启蒙教练。

俱乐部的里里外外随处看见刘清漪的照片、奖状、奖杯。从世锦赛亚军到杭州亚运会冠军再到此次奥运会的铜牌,刘清漪不断取得的大赛成绩大概也是整个中国街舞运动走向世界的最好体现。但在刘清漪创出这些成绩之前,她在国内的街舞圈其实早已小有名气,刘清漪的启蒙教练冯文博回忆,早在刘清漪学习霹雳舞只有一两年的时候,国内不少街舞人士就已经看好她未来肯定会在国际赛场上为中国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冯文博回忆,刘清漪大概在9岁的时候来到冯文博的街舞俱乐部报名,当时指名道姓就要学霹雳舞。冯文博很惊讶一个女孩子想学霹雳舞,他告诉刘清漪“很少有女孩学霹雳舞,因为太辛苦,而且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条件”。冯文博当时就问刘清漪,会不会倒立、会不会空翻?原本以为这会直接让刘清漪打退堂鼓,没想到刘清漪说自己练过跆拳道,倒立、空翻这些都会。冯文博就让刘清漪展示了一下,才发现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身体素质一流,绝对是练霹雳舞的材料。

冯文博说,刘清漪的天赋过人,“她的身体强壮有劲。记得在她十一二岁的时候,力量素质就比同龄的男孩子都要强很多。”

视觉中国供图

其次就是刘清漪对街舞特别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她学习街舞的自驱力很强,练的也很刻苦。在冯文博的印象里,刘清漪在学习街舞的初期就表现出不完成训练任务、不达到训练目标绝不罢休的韧性。等到她入门街舞之后,更是练习街舞到了痴迷的程度。冯文博回忆,“每天晚上的训练课结束之后,刘清漪和她的几个小伙伴还想主动加练,我就把舞房的钥匙留给他们,他们一直练到十一、二点,甚至是练到夜里一两点都是常有的事。”

而且刘清漪小小年纪就有了远大理想。冯文博说,那个时候霹雳舞还没进奥运会,全世界街舞的最高水平赛事是某项国际比赛,刘清漪有一次就告诉我,她想参加那个比赛。我当时非常吃惊,因为那个时候那项比赛几乎还没有中国人具备参赛的实力,而且,那项比赛当时连女子组都还没有。”不过,几年之后,冯文博就和很多街舞教练达成了共识,以刘清漪的天赋、努力程度和成长速度,属于她的舞台肯定不是国内的比赛,她一定会在世界大赛上拿成绩。

刘清漪的运气也非常好,巴黎奥运会是霹雳舞第一次进奥运会,而且从目前看也是仅有的一次(霹雳舞未能入选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就被刘清漪赶上了。

如果没有霹雳舞进奥运的契机,刘清漪可能在读中学时就已放弃了街舞。

冯文博回忆,2019年,已经上了中学的刘清漪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够练街舞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按照当时的情况看,刘清漪大概率很快就会放弃街舞而专注于学业。但就在那一年,霹雳舞进奥运的消息传来,河南省准备着手组建省街舞队。这个消息打动了刘清漪,她在冯文博的推荐下,加入了河南省街舞队,从此以竞技梦想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此后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大赛成绩证明,刘清漪选择这条街舞之路是正确的。在国内街舞圈,很多人都看好刘清漪,认为这个女孩就是为街舞而生。

此次在巴黎奥运会夺得霹雳舞铜牌,对于刘清漪来说是梦想实现的时刻,但对于更多热爱街舞的中国青少年来说,刘清漪已经成为激励他们不放弃梦想、为梦想拼搏的最好榜样。

【责任编辑:曹竞】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

彭明瀚:把海昏侯博物馆建到考古现场去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6:38:08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7:50:27

建盏为什么和宋代茶文化最般配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8:28:21

“三辞桂冠”的季羡林 中国学问家的典范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9:34:54

直播时代,读书别丢掉自我发现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26 0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