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文苑 | 枯燥的国学有了光彩(随笔)

作者: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教师 李红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8月06日


    人们常说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对于国学知识接触越早越好。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围绕“大阅读”“大单元”的计划,跨学科整合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入了大量的国学课程,一节40分钟的课被分为两到三部分。一学期下来,除了完成道法教学任务外,还完成了古诗文诵读和《大学》读本的背诵。在小学期间,将“明德”的大智慧融入,正是从小种下正心、修身的种子,今后才能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视野。

    以三年级学生为例,道法课堂加入《大学》读本,利用一学期的时间,整本书十章节,两千一百多字,整个年级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背诵出来。从家长填写的评价反馈中了解,孩子们都能读得很熟练,但理解不是很深。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叶嘉莹先生曾表示:不求理解地背诵,是符合小孩子的天性的。因为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而记忆力是很强的。利用孩子记忆力强的优势,多背诵一些经典,等他理解力发达了自然会懂得,将使他受益终身。

    国学课堂还融入“讲-读-吟-背”四个环节。讲,是通过故事导航、文白对读、重点讲解等方式,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不做过于精细的讲解。原则是“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读,是大声地、快速地诵读。在日常教学中读诗,除了正音读、理解读、朗读外,为了增强学生对读诗的兴趣,还增加了前踏浪读、后踏浪读,师生对读等不同的形式。吟,对于短小的古诗文,用吟诵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情感。吟诵,是中国旧诗传统中的一个特色。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掌握诗歌的情意,伴随着声音,把你的内心呼唤起来了,那便是一份感动的生命力。背,通过讲、读、吟等方式趣读,这时再镂空提示背诵,加之日后的反复诵读,学生会轻松完成经典的学习。

    除此之外,很多人认为学习国学苦涩难懂,为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歌诀乐读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经过讲、读,学生充分理解后,再用歌诀读,学生把难记忆的文字,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按照音律带节奏地读出来,学生在竞相比赛中,不由自主就记住了,而且记忆持久。

    中考结束前几天,2016届毕业的学生返母校,兴奋地谈起,“李老师,你知道吗?在我初中所有的学习科目中,语文是我学习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背诵《岳阳楼记》呢。”说着就开始带着节奏地背上了。能听出孩子在用歌诀乐读法背诵的内容,即使三五年过后,仍记忆犹新的这份自信和快乐。

    通过经典的浸润,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提升学科素养,德育润无声。什么是君子之道?在你的生活中如何体现“明德”?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反馈记录单中可以看到一点悟道的影子。

    三(1)班的姜佩含提到:君子胸怀坦荡,因为他能够坦然无私,可以善意地跟所有人走到一起。明德就是要懂礼仪,尊重父母,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在自己的生活中,当妈妈生病的时候主动给妈妈倒水,有意识地去照顾妈妈,把自己的所学用到生活中。三(1)班的杨云傒认为君子之道是:不做坏事,心地善良,不欺负弱小的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做事情要多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它应该是一种品质,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能主动帮助他人,管好自己,拥有这样的品质的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三(2)班的张苧月认为“君子之道”就是能够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明德”就是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她的家长也表示:国学课堂让她很感动,孩子对整本书几乎都能背诵,也明白了很多道理,甚至有时我们家长都自愧不如。看到孩子的进步,自己也感受到压力,今后要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三(2)班刘梓淳认为:“明德”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还在于使人们弃旧从新,成为一个新人,“日日新,又日新”使人们的品德达到一个最完美的境界。

    通过在校的学习,很多内容都理解了,虽然是浅显的,但我相信这一定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三(5)班的赵一祎说,当学习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他想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其家长也表示,通过学校开展的国学课程的融入,看到孩子明显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里有做人之本,让孩子修身、正心,更好的树立好报国的志向。

    还有很多孩子也写到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当纪律意识差的时候,自己控制不住的时候,就会想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就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学习了。有时候作业很多,也能认真去做,不会看后面的答案,因为《大学》里说过“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就是让我们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真诚,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在生活中,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能够做到仍然尊敬父母不与他们争吵。看到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为人友善,初步感悟了“明德”,国学的魅力真是让人惊叹,让我再次验证了经典一定有它“经典”的理由。学生用实际行动诉说着国学经典的魅力!


【责任编辑:谢宛霏】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

彭明瀚:把海昏侯博物馆建到考古现场去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6:38:08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7:50:27

建盏为什么和宋代茶文化最般配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8:28:21

“三辞桂冠”的季羡林 中国学问家的典范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9:34:54

直播时代,读书别丢掉自我发现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26 0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