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价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汇聚世界目光的中国两会接近尾声,国际社会在会前发出的疑问和关切,相继有了答案。一个谨慎务实、自信开放、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清晰可见。
在全国两会开幕当天,美国《新闻周刊》曾发文称,“未来一周,所有人都将集中关注中国有关经济增长预期、国防开支和外交路线的政策表态。”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外国人士和媒体在谈中国两会时提及频率最高的3个议题。
“我想了解中国经济一些系统性的变化,中国经济具有世界影响力。”现场参与中国两会报道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安娜说道。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成了当天国际舆论场有关中国两会报道和观察的焦点。
香港《南华早报》引述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的解读指出,“5%左右”的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与2023年相同,体现出中国政府意识到经济发展领域存在挑战,实事求是地为政策制定“留出灵活空间”。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中国政府正以“谨慎务实”的态度对待通过财政赤字拉动经济发展。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也在解读中提到了“务实”。“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体现了政府的务实平衡。”林斯说,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有能力培育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繁荣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和受益。
“5%左右的增长预期并不保守,甚至可以说是‘雄心勃勃’。”美国彭博社认为,尽管中国政府延续了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需要考虑到经济总量的绝对值变化,“相同的目标在更高的基数下也意味着更高的增长要求”。
此外,彭博社还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25次提及高质量发展,这表明中国政府塑造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心;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新质生产力,则显示出中国政府正在超越传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大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在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促进互利共赢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等。对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报道中评论说,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不断推进,中国的发展对其他的国家是机会。
“国防预算是每年中国两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意大利安莎社的记者就相关议题向大会发言人娄勤俭提问。首次担任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的娄勤俭直面有关中国军费增长的讨论,指出这是“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报道中直言,虽然中国国防开支在增长,但其占本国GDP的总体比例仍远远小于美国和俄罗斯等军事大国。
3月7日举行的外长记者会,掀起了外媒报道中国两会的另一高潮,多家外国媒体关注到中方有关推动“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表态。《日经亚洲评论》报道说,中方表示,金砖扩员是“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体现。英国《卫报》在报道中提到,中方强调,“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是百年变局的希望所在。
主张互利合作也是外媒集中捕捉到的中国外交发出的另一代表性信号。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谈及中欧关系,中方表示,放眼全球,只要中欧互利合作,阵营对抗就搞不起来。只要中欧开放共赢,“逆全球化”就不会得势。
纵观今年两会,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格拉奇科夫表示,站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十字路口”,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赵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