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两会共话“青年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3月05日

    编者按

    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青团中央等1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在45个城市和99个县域全国试点带动下,全国已有200多个地市、近500个县域主动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各地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围绕“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目标,聚焦就业、住房、婚育等青年急难愁盼,因城施策出台促进青年发展的普惠政策和实事项目,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浓厚社会氛围,本报记者统计今年地方两会期间,17个省份、190个地市、1109个区县将促进青年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两年来,各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都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青年群体又有哪些新收获、新成长?去年全国两会本报推出《地方党政领导两会共话“青年发展”》专题,反响热烈。今年全国两会,我们继续专访代表委员中来自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的党政领导们,听他们的最新分享。

——————————

呼和浩特市市长 贺海东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长贺海东:

    让青春在呼和浩特幸福绽放

    围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目标,呼和浩特出台了“人才新政10条”、“引人留人18条”等青年关爱政策套餐,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特别是成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后,呼和浩特将青年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组建了专班、出台了方案,找到了青年可为、能为、善为的切入点。

    打造青年“就业乐业”之城。呼和浩特培育“六大产业集群”,打造了中国乳都、中国云谷、绿色算力基地等城市名片,为青年在呼和浩特就业创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扬帆计划——青子归城”、“千校万岗”等专项行动,为青年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开展“宜业青城 首创助航”行动、“青苗计划”、“大树计划”等专项培训内容,多样化、多渠道全面提升青年素质。

    打造青年“安居宜居”之城。呼和浩特出台多条“暖心留人”的政策,包括发放各类租房、购房补贴,帮助青年留得下、扎得住。同时,还为青年量身定制、集中打造超大型“青年社区”,通过土地划拨、降低土地成本,确保“价格低”;通过提高房子装修和建筑标准,确保“品质好”;通过满足年轻人多样化需求,提供年轻人喜欢的服务设施,确保“配套全”,努力让年轻人住得舒心、住得满意。这项工作已写入今年呼和浩特市的政府工作报告。

    打造青年“精神归属”之城。呼和浩特建设了一批青年发展型街区、场馆、驿站、教育实践基地和地铁“青春快线”等青春主题场景;开展了一系列“思想铸魂工程”“强国复兴有我”宣传教育活动,全年不间断举办青年发展型城市标识标语征集、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大学生夜爬大青山、昭君文化节等文娱活动,让青年人以青春视角融入呼和浩特,用青春激情爱上呼和浩特。

铜陵市市长 孔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长孔涛:

    以青春之名 共赴与青年的“三年之约”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就是要优先解决影响青年健康成长、分散青年干事精力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市长孔涛告诉记者。

    铜陵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青年优先发展战略,全链条优化青年“引育留用”生态。在2023年五四青年节当天,出台《铜陵市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与广大青年郑重许下“三年之约”的诺言。2024年,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孔涛表示,聚焦青年集聚,一组“数据”折射铜陵“渴求”青年的决心。2023年全市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3个、高校毕业生超2万人,新培养技能人才1.2万人,本地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铜率达31.4%,人才环境活力指数跃升至长三角中心区27城第2位。聚焦青年服务,一张“房票”见证铜陵“留住”青年的真心。在安徽省内首推“人才房票”制度,补贴方式从“事后补助”变为“事前预补”,有力缓解了青年购房初始阶段压力;来铜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最高可申请30万元购房房票,目前全市已发放房票等购房补贴资金超1亿元;推进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出台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等惠民新政,全市现有青年人才公寓5907套,实施住房租赁补贴900户;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为来铜企业求职大学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聚焦青年成长,一揽“政策”表明铜陵“成就”青年的信心。出台《铜陵市贯彻落实〈安徽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针对就业、创业、住房、教育、托育、医疗等青年关心的发展领域和关键问题,制定相关措施39项,确保各项青年政策落地生效,尤其是在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出台新一轮“创业铜都”行动方案,实施“青创未来”计划,在铜创业青年最高可申请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孔涛说,我们把城市软环境塑造与硬环境打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立足“年轻态”的城市特色,积极打造“铜都文艺角”,举办城市IP创意大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艺术气质;2023年共开展“缘在铜都”婚恋交友活动11场,覆盖单身青年800余人。顺应“烟火气”的生活方式,加大文旅等年轻人消费产品供给,犁桥水镇火爆出圈,月均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70%、79%,铜官区入围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致力“集群式”的现代产业,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2023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19个、增长26.2%,其中百亿级项目3个、50亿级项目6个,产业集聚青年的“蓄水池”持续扩容。

南昌市市长 万广明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市长万广明:

    “青”注活力促进城市“网红”变“长红”

    南昌是一座充满朝气活力的城市,常住人口653.81万人,平均年龄33岁。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万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省会引领、产业强市的现实需求,南昌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今年,南昌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市政协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

    万广明说,2023年南昌制定出台新“人才10条”政策,已兑现资金超11亿元,全年吸引人才14.7万名。打造“洪漂驿站”,累计提供8000余个实践岗位,为来昌求职“新青年”提供七天免费住宿;开展“万名学子走进南昌”系列活动,为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3130个实践岗位;连续举办十一届青英人才创业大赛,5628位创业者登上青英创业舞台,孵化创业项目2734个。

    南昌高标准推进未来科学城、瑶湖科学岛等一批科创集聚区规划建设,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家,成立专家工作站28家、院士工作站44家,在昌两院院士达10人,创历史新高。

    万广明说,南昌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近年来更是成为新晋“网红”热门城市,开发建成了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国家级游园、街区。举办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扶“瑶”直上音乐节等系列活动,让南昌成为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活力城市。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9亿人次,增长16.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77.79亿元,增长41.3%,成为“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

    南昌大力推行“就近办、一件事一次办、异地通办”,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网进”,网上可办率、一网通办率分别提升至100%、95.84%。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或者分厅和便民服务中心组建“小赣事”帮代办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

    万广明告诉记者,全市启动实施中小学校网点建设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南昌市行知中学等“4+3”市级重点校建项目快速推进,仅在2023年,完成中小学校建设项目21个、新增学位3.9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40所、公办园位1.07万个,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构建“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8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接下来,南昌将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标准和要求,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试点建设。

桂林市市长 李楚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长李楚:

    让青年爱上桂林 让桂林更爱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念兹在兹、厚爱有加,亲自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历史使命。去年,《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实施。

    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桂林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写入市委全会《决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若干措施》,实施青年人才“储备工程”等五大人才工程、17条人才新政,对重点产业领域新引进本科以上青年人才每月发放1000元—1300元的生活、租赁补助,努力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人才新高地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桂林目前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多家,排全广西第一,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多家,排全广西第三。这些企业潜力无限、前景光明,近年来,每年都有一大批青年人入职,最后选择定居桂林。为鼓励吸引青年来桂就业创业,桂林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多渠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每年定期举办大型线上线下招聘会,面向广大青年推出20余万个就业岗位;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提供及对接资质认定、项目申报、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人才引育等一系列服务,让青年人在桂林创业无后顾之忧。

    桂林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定期举办“新青年·新市民优惠购房活动”,让青年人购房更加轻松;累计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1万余套,明确提出将无自有房产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配租对象范围;打造青年人才驿站,为外地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住宿。

    桂林持续优化青年成长发展环境,打造青年主题公园、青年友好型街区,全方位提升青年在城市的悦享体验。定期举办或承办桂林艺术节、漓江文学之夜等精彩纷呈的赛会活动,彰显城市青春形象,释放城市青春活力。积极引导青年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全市累计注册121余万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开展“返家乡”“扬帆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引领青年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挺膺担当。

沈阳市市长 吕志成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市长吕志成:

    青春沈阳 有你最美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市长吕志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市牢牢把握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有利契机,把青年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建立了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召集人”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连续三年将青年发展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仅在去年就召开了24次专题调度会议,着力推动惠青政策和项目的落实落地,明晰各级建设体系标准,以风景、人文、时尚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不断增强城市对青年的承载力、吸引力、凝聚力,叫响‘青春沈阳’城市IP。”吕志成介绍。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沈阳在这一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2位,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前茅,沈阳都市圈正式上升为国家级都市圈,沈阳连续三年在“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进位升级,连续三年入围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榜单,成为全国15个科技创新策源地之一,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4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400亿元,双双实现倍增,特别是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沈阳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4.2%,旅游收入增长了254.9%。

    近期,沈阳市推出了《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2024年版)》,这已经是沈阳市第5次更新人才新政,以24条新举措护航人才成长,营造引才、留才、用才、聚才的城市氛围,2023年全市共引进博士1203名,吸引16.1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面向高校毕业生发放各类补贴资金5.9亿元。

    吕志成表示,“现在的青年人都追求干就干得精彩、活就活得自在。我们将用心用情服务青年成长,正在实施充分就业、基础教育、基本住房、婚生育养四大保障行动,努力为每一个选择沈阳、留在沈阳的青年提供最大的诚意”。着力优环境,推进城市更新“适青化”改造,让城市建设对青年更友好,沈阳率先在全国提出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每年还将发布500个青年友好场景,塑造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界面。着力优政策,每年至少拿出10亿元专项资金落实人才新政,高品质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社区,每年提供7.5万套(间)人才住房,让青年人才在沈阳就业有选择、创业有扶持、生活有补贴、落户零门槛。着力优服务,关注每一名青年的成长发展需求,全力以赴解决青年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父母养老等后顾之忧,让广大青年时时处处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苏州市市长 吴庆文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市长吴庆文:

    打造青年向往的“未来之城”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市的未来在于青年,城市的发展寄望青年,苏州正加快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示范区,全力打造青年向往的“未来之城”。

    吴庆文介绍,苏州现有青年人400多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苏州坚持把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在全国首创青年发展型城市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苏州持续举办“校园苏州日”“人才专列”等引才活动,向来苏就业创业青年发放“人才体验券”,全市每年新增参保本科以上毕业生数超30万人,累计引进海归人才6.1万人;全面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品牌,连续举办15届国际精英创业周,为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累计吸引4万多名人才参加,落户项目1.3万余个;加快建设苏州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实施“一线有我、号队出列”岗位建功行动,组建215支青年突击队攻关科研一线。今年,苏州还将开展“匠人匠心·我行我秀”青年绝活展示活动,支持更多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将发放不少于12亿元的“新农菁英贷”,鼓励更多青年“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

    苏州统筹各类资源,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破解青年住房、就业、育幼等方面的“急难愁盼”。实施“人才乐居”工程,持续增加青年公寓、人才房等保障住房供给,惠及各类人才11.4万人;在全国率先推出针对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的“暖新十二条”政策,建成100余家为来苏求职青年提供免费住宿的青年人才驿站和一批满足青年技能提升等需求的城市主题空间;创新开展关心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蒲公英计划”,开办3000多个爱心公益暑托班,相关经验已在全国推广。今年,苏州将通过推动青年人才首购及过渡性住房保障率实现“两个100%”、加快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等措施,进一步解决青年发展的“后顾之忧”。

    苏州在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融入青春元素,大力实施“文化惠青”工程,打造一批青春IP符号,让青年在这里遇见“诗和远方”。每月举办多场艺术节、音乐节、马拉松、帆船赛等青年文化活动和时尚运动赛事;布局打造一批人气爆棚的青年特色商圈,推出多款年轻人心动的国潮新品,落户50多家年轻人爱逛的新消费品牌首店。今年,苏州将继续开展“江南文化·青春体验”行动,全面打响“四季苏州·最是江南”文旅品牌,发展青年喜爱的户外露营、城市徒步等休闲旅游项目;新开设一批青年夜校,为青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机会。

济南市市长 于海田

    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市长于海田:

    天下泉城打造青春之城

    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济南市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坚持把青年发展全面融入“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大局,持续完善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打造青年心生向往的“天下泉城·青春之城”。

    绘就促进青年发展的“新图景”。编制实施《济南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2-2025年)》,出台并细化建设实施方案。将《济南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促进条例》纳入地方立法工作计划、部署开展立法调研,聚焦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为青年发展提供更全面法治保障。

    栽好青年融入泉城的“梧桐树”。实施“青年优居计划”,建设100 余家青年驿站,为来济求职青年提供7-14天免费住宿、政策推荐、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两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公寓7.61万套(间),为7.9万青年人才发放泉城安居卡,发放购房补贴8.51亿元、惠及青年人才0.76万人,发放租房补贴约2亿元、惠及新就业职工、新市民等青年群体4.7万余人。加强租购房金融支持,在全国首创公积金直付房租模式、累计直付房租156万元。

    打造吸引青年创业就业的“强磁场”。深入实施支持青年创业十项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条、人才政策“双30条”、稳定和扩大就业25条等政策,设立“海右人才日”,连续 6 年举办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两年举办“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等各类招聘会近1200场,促进青年新增就业28万余人次。

    当好青年家庭支持的“后援团”。打造“团缘”济南单身青年社交服务平台,两年来举办各类活动80余场次,为5万余名青年“脱单”牵线搭桥。完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青年职工生育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100%,育儿补贴惠及2.4万家庭,千人口托位数增至4.59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4142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

    构建释放青年能量的“活力场”。共建“黄河流域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美好生活联盟”,组织63.5万青年志愿者投身儒商大会等重大赛会活动及社会治理。引领青年奔赴喀什等地开展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传播泉城青年正能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等列入市政协“商量”专题,一批涉及青年成长发展的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关注解决。

    打好区县竞相发展的“特色牌”。济南高新区聚力打造青年心向往之的创新高地。历下区引领青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打造青年逐梦的未来之城。槐荫区积极培育前沿性青年时尚消费业态,打造青年消费新地标。

黔西南州州长 黄兴文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州长黄兴文:

    弘扬“加油”文化 助力青年“出彩”

    黔西南州是“加油”一词的起源地。近年来,黔西南州大力弘扬以“守正笃行、久久为功”为特质的“加油”文化精神,深入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州长黄兴文介绍,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工作,连续三年将青年发展写入州政府工作报告,出台《青年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意见》《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等政策措施,系统性抓好青年工作。

    按照“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黔西南州加快打造青年乐居活力城市,以“夜经济”激发城市“年轻力”,打造1905慢集市等青年热门网红“打卡点”,推出星空草坪露营音乐节等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各县(市)谋划开发了“青年理想生活集”“新媒体青创+”等一系列具有黔西南州特色的青年工作品牌。

    聚焦就业、托育、住房等青年“急难愁盼”,2023年,黔西南州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1.8万余人次,通过直播带岗、“青年人才夜市”等方式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00余场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936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1亿元,投放“青惠贷”“青扶贷”1.67亿余元,累计帮助2.8万名青年就业创业。加大托育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全州目前拥有阳光之心、贵醇贝贝等托育机构219家,托位数11715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3.92个。推出公积金“又提又贷”政策,为35周岁以下青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531笔18.18亿元,青年提取公积金54240笔16.14亿元。开工(筹集)184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保障青年入住。

    黔西南州是中国气象学会认证的“中国四季康养之都”。2015年以来,成功举办六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通过各类户外赛事运动,展现城市青春魅力。

    黔西南州注重把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作为青年成长的舞台。组织96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及山旅会、马拉松等重大赛会志愿服务;实施青年人才引育工程,引进300余名急需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青年人才助力黔西南发展;举办黔西南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等赛事培训,一大批有为有志青年踔厉奋发、建功立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凤莉】

河津的社火火了正月

中国青年报2024-03-02 11:43:23

在湘鄂赣交界,探寻中国乡村的未来图景

中国青年报2024-02-29 20:34:44

餐桌上的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青年报2024-03-01 06:56:37

青年范儿·文化场|跟着梅兰芳 戏曲过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22 21:18:16

那些拍纪录片的大学生

中国青年报2024-02-22 19:50:43

是她,在直播间激活了家乡农民画

中国青年报2024-02-23 08:10:18

相信年轻:春晚《锦鲤》惊艳观众的背后

中国青年报2024-02-22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