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青春的盛会 一个学校体育的新起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
11月5日晚,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活力四射、激情迸发的开幕式为学青会的青春特色做了鲜明展示。全国两万余名学生、青少年、青年运动员,将在本届学青会39个大项、51个分项、805个小项(校园组370个、公开组435个)的比赛上,展现拼搏的风采、青春的力量。学青会的创立和举办,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和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项新生的学生赛事从创办伊始,就颇受各界关注。学青会能否打造为全国学生赛事的龙头,以带动更多校园比赛的发展?无疑使命在肩、意义重大。
两大赛事合体旨在深化体教融合
虽然是第一届学青会,但往上追溯,学青会的前身却不简单。学青会的诞生,来自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第十一条写明: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由教育部牵头、体育总局配合,组别设置、组织实施、赛制安排等具体事宜由组委会研究确定。
在这份《意见》印发之前,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青运会”),于2019年在山西举行,并成为最后一届青运会。之后的2021年,在青岛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学运会”),成为最后一届学运会。原定2023年在广西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也成为青运会与学运会合并后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如果继续从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历史往上追溯,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前身为全国城市运动会。从1988年举办第一届起,至2013年的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更名为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而全国学生运动会则是由创办于1973年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举办了11届)与创办于1982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举办了9届)合并而成,2014年在上海举行了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合并之后的第12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无论是前身为城运会的全国青年运动会,还是前身为中运会、大运会的全国学生运动会,其参赛主体均为青年和青少年。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运会的参赛运动员要求为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年和青少年运动员。学生运动会的参赛运动员则要求为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因此,全国青年运动会与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参赛主体有很大的相近性。原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青年运动会、学生运动会在我国原本就都有,现在把青运会和学运会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组合起来,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体现了体教融合,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青少年体育和学生体育正走在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上。”
原先的全国青运会是属于体育系统的赛事,全国学运会属于教育系统的赛事,两项赛事虽然参赛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同龄人,但两项赛事之间却又泾渭分明。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认为,“学青会的创办是从顶层设计上,让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系统的赛事走到了一起,以赛事为杠杆,来推动体教融合的深化。”
学青会真正的融合仍在路上
从本届学青会的赛制仍能看出这项赛事是由全国青运会与全国学运会合并而来的影子。本届学青会设立公开组和校园组两个组别,其中,公开组沿袭的是原青运会的代表团组团方式,以城市为报名单位(或直辖市的区),参赛队伍主要由体育部门组队。校园组则沿袭原学运会的代表团组团方式,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组团单位,部分比赛项目进一步分大学组、中学组,参赛队伍主要由教育部门组队。所以在本届学青会上,公开组与校园组仍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
“学青会所体现的体教融合的方向毋庸置疑,但体教融合的过程仍在进行之中。”钟秉枢表示,“所以,大家也能看到,本届学青会上公开组、校园组的划分,分别对应着过去的青运会、学运会。两个赛事虽然合并了,但尚未完全融合在一起。”
钟秉枢说,“毕竟,学青会的创办来自2020年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发布之后,留给赛事运行的时间比较短,无论是体育部门还是教育部门都还没有让两个赛事完全组合在一起的更好办法。因此,本届学青会设立公开组、校园组两个组别,两个组各自沿袭青运会、学运会的赛制也就成了眼下最好的办法。”
至于下一届学青会应该是什么样子,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也还在探讨之中。
但以上状态只是暂时的。钟秉枢认为,学青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彻底消除公开组、校园组两个组别,从而打破参赛运动员是什么身份、来自哪个系统的界限。钟秉枢说,如果学青会有分组,也只是部分项目需要按照学生赛事的属性进行运动员年龄(中学组、大学组)的划分。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再有学生运动员还是运动员学生的身份差异,这也是深化体教融合和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无论是现在由体育系统培养的青少年运动员,还是由教育系统培养的学生运动员,都应该是运动素质与文化素质兼备之人。
“为什么我国一些地方的基层体校出现了招生难的困境,就是因为如果孩子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文化教育,家长们也是不答应的。”王宗平表示。从2024年开始逐步施行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新的招生办法,大幅提升了对体育特长生的体育特长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表明学训双优将是对学生运动员的基本要求。
在2020年10月由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写道: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
未来,学青会的分组呈现怎样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也能看出体教融合从进行时向完成时的进展。
学青会也需要不断打造自身品牌
首届学青会已经吸引超过两万名运动员参赛,这个数字远高于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可以说,就学青会的规模而言,它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但学青会的舞台还不止于此,学青会作为全国学生体育赛事的龙头,它的影响应该远远超出赛期的这10天和参赛的两万余名运动员的范围。
“我们要看到学青会背后是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的‘一条龙’,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王宗平说,“赛事是杠杆,因为你有什么样的竞赛体制、什么样的竞赛项目,直接影响到学校对这些运动项目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
“目前看,学生赛事对学校体育的推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王宗平认为,“对文化课考试考分的追求,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学生、家长、学校。‘双减’之后,广大中小学生确实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但初三、高三年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仍不容乐观,学生体质的整体情况依然亟待加强。从这个角度说,学青会作为学生体育赛事的龙头,在提高学生体育赛事影响力,进而带动学校体育发展上,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学青会也需要不断打造自身的品牌,成为能够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的属于学生自己的体育赛事。”钟秉枢建议,“学青会虽然赛期不长,但是影响力不应该局限在赛期的这10天,而可以覆盖3年、4年,比如通过学青会的预选赛、资格赛、积分赛,从省、市往下一直延伸到校际比赛、班级比赛。”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也要求“教育、体育部门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县、市、省、国家)的4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国性比赛”。钟秉枢认为,学青会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文件精神,打造为在全国学生群体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让赛事走近学生,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才能落实学校体育的“教会、勤练、常赛”,让更多的学生从接触运动到参与运动,最终爱上运动。
学青会的创办和举办进一步体现了我国深化体教融合的决心,也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前进方向。
本报南宁11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