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一带一路”研究学者梁海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政府行胜于言

作者: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0月18日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参加“一带一路”相关会议。受访者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论坛参会专家、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关注到,八项行动计划中提及,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举行的企业家大会达成了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中方还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

他认为这些数字一方面体现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欢迎和认可,因此,才在企业家大会达成了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另一方面,更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行胜于言,未来会继续全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民众谋发展、谋幸福。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言中提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这反映出,中国政府持续给国际社会传递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大国、有担当大国的形象。”梁海明认为,中国是以互利、务实合作达到共赢发展,推出相关倡议的初心都是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技术优势,支持、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而有效分享全球经济的发展红利。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梁海明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向世界各国发出中国继续秉持改革开放,为各国投资者营造更好发展环境的信号,也突显出中国一直在积极地为世界经济寻找出路。

他观察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愈发丰硕,一些国际学者对这项倡议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为批评而批评,到现在认真、深入探讨‘一带一路’给共建国家乃至全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例如很多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模型和统计计量等方法,让数据说话,驳斥了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简单理解为“中国政府消化过剩产能和开展外交的渠道”或“中国从经济和地缘政治上对所谓‘自由’世界的占领计划”等错误认知。他认为,对于这类正面声音,应加大宣传,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共识。

【责任编辑:宁迪】

“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在穗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51

电影《最好的相遇》举办北京首映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49

“小窝”里藏着柔软的时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09:48:54

用动画拍纪录片,重回中华文明的童年

中国青年报2023-10-18 07:45:42

青年舞蹈家汇聚文促会庆典,演绎“一路繁花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7 20:51:46

第九届WDG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7 20: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