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天眼”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天有可测风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用户点击进入“国别信息”板块,就能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基本介绍、气候特征分析及部分卫星遥感典型应用案例;转入“气象防灾减灾”板块,呈现的是共建国家100多个主要城市未来两天的天气预报和未来10天的逐3小时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丝路”板块呈现的信息则更为专业,在中国风云卫星技术的支持下,这些国家的云图、风场、植被指数等四大类33种生态气象监测数据都被集纳其中。
这是9月21日至2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首发亮相的“丝路·天眼”生态气象和防灾减灾应用平台1.0版本具备的几大功能。博览会期间,中国气象工作者相聚今年首设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就气象服务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等议题,商讨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山、沙漠、海洋较多,横跨多种类型的气候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气象资料较为匮乏。
“2023年,高温热浪、暴雨飓风、旱涝急转,各项气象纪录频频被打破,极端事件频发,这成为全球天气气候的显著特征;与之密切相关的海洋也发生了全球系统性偏暖。”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以“沸腾时代与气候新常态”为题的主旨演讲中提醒说,“人类活动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大气圈、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在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保护好地球环境、避免发生系统性气候灾难,是人类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气象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上了解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气象局构建并推出了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当共建国家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时,可向世界气象组织申请启动这项应急保障机制。届时,中国气象局可调动值班的风云气象卫星,对受灾区域开展每5-6分钟1次的区域观测,并向申请方提供气象图像和数据等服务。
例如,北京时间2022年3月14日14时,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5-6级东南大风、阵风9-10级,并伴有明显吹沙天气,随着风速增加,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蔓延至该国东北部,当时最低能见度仅为200米。中国风云三号D星监测到这一情况后,利用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及时为该国分析出了沙尘影响面积。
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航天技术也在助力对共建国家的气象服务。2018年6月,应世界气象组织及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要求,为有效覆盖共建国家及印度洋和大多数非洲国家,中国将发射风云二号H星的定点位置,由原定的东经86.5度更改为东经79度。5年来,这颗“一带一路星”一直在为共建国家无偿贡献“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星’预报精准,持续加强了中国与共建国家气象机构的联系合作。”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王劲松说,现在,以统计和经验为主的传统天气图预报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天气预报的发展要求。今后,中国将继续用数学物理学方法,客观定量计算未来天气演变,将“区域/全球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作为世界气象中心(北京)门户的主要支撑,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产品;同时,加强与共建国家气象机构的联系合作,联合推进“全球/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发应用,提升对共建国家的气候预测与评估水平。
“未来,区域/全球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发挥仍面临挑战。”中国气象局华南区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冯业荣表示,中国气象部门要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充分利用数值预报的国省合作机制、泛珠三角区域数值预报合作研发和粤港澳气象科技合作交流等机制,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精细化的数值预报服务和基于位置和需求的气象服务,推动热带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提质增效。“‘丝绸之路’为中阿架起了经济文化沟通桥梁,气象国际合作同样至关重要,可以共同降低气象灾害风险,要完善多灾种早期预警服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也是中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之一。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周述学在论坛上介绍说:“近年来,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快速发展,作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农业生产、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重大应急和重大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国共组织飞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8000余架次、地面作业36万余次、人工增雨(雪)影响面积覆盖522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保护面积覆盖65万平方公里。
周述学表示,中国气象部门将持续派出人工影响天气专家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双边人工增雨试验研究、技术业务交流和人员培训,帮助共建国家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为其防灾减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保障水资源安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