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冰面化妆师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2月19日


    何美霖在比赛场馆 受访者供图

    2月16日,是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的最后一个比赛日。这天晚上,冬奥会志愿者何美霖在驻地酒店,通过电视转播完整地欣赏了决赛。

    何美霖来自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是一名在首都体育馆服务的志愿者。从进入赛事状态起,何美霖这样“悠闲”地观看比赛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她的工作是补冰员。“虽然身处赛场,并不能很好地看比赛,因为我要随时完成自己的工作”。

    补冰员岗位对志愿者专业技术要求极高,他们是唯一可以跟运动员一样穿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的志愿者。很多补冰员也是曾经的运动员。据了解,何美霖所在的首都体育学院,就从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冰雪方向的学生中选拔了13人担任补冰员。

    补冰员的工作确实不简单。“我们的工作需要在运动员‘下冰’的间隙,用‘小刷子’将运动员跳跃和滑行留下的冰坑和冰道补平,因为我们与冰车同步工作,所以作为补冰员我们不仅冰上功夫要利索,手上功夫更要到位。”同样来自首都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补冰员李畅顺说,只有在冰车还没行进到坑洞之前就要把发现的坑道迅速补上,这样才能为冰车做更好的辅助。

    “我的工作就像冰面的美容师。”补冰员王烺说。

    这群志愿者的付出,才让冬奥会赛场的冰面维持最佳的状态。人气选手、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补冰员们工作过的冰面上滑过之后,称赞这里有“最美的冰”。

    为了让“最美的冰”总能保持完美的状态,早在赛事正式开始之前,制冰专家就已经给补冰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每一名志愿者上岗之时已经对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非常熟悉了。

    不过,而随着各国运动员开始进行训练和比赛,志愿者们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2月4日,是冬奥会开幕的日子,也恰好是何美霖的24岁生日,而那一天,也是何美霖和小伙伴们的第七个晚班接早班的日子。“因为是主赛馆,我们需要全力保证冰面的平整光滑,保证运动员在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何美霖说,那些日子,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日程非常紧凑,只要有运动员预约了训练或者有正式比赛,他们就要全程候场。

    而且,为了优先保证运动员顺利到场和离场,赛前一小时赛后两小时是不安排接送志愿者的班车的,因此,有的时候这些补冰员们最晚要24点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是次日凌晨3点就要起床出发去场馆“赶第一场冰”。“再算上班车路上来回的时间,我们休息的时间就非常短了,最短的一次我睡了不到3个小时。从场馆到达驻地酒店消杀洗漱后刚躺下还没进入梦乡闹钟就响了。”何美霖说。

    虽然很辛苦,但是志愿者都非常珍惜这次服务冬奥的机会,不少人表示能在学生时代拥有这样一个经历是一生的财富。“只要是站在了奥运赛场上不管是作为一名选手还是作为一名补冰员,都是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很荣幸能在这个位置上尽自己的所能。”王烺说。

    而且,不少补冰员以前就当过运动员,他们深知运动员的辛苦和不容易,“以前大强度训练以及紧张的备赛都挺过来了,怎么可以就被这些小困难打倒呢!”一位补冰员这样说。

    更何况“当看着运动员们在冰面上尽情地滑行时,我更能感受到自己最为补冰员存在的意义了。”王烺说。

    “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个大舞台让我们实现了冬奥梦,见证了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深刻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冬奥志愿者的意义就在于弘扬体育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何美霖说。

    在很多志愿者看来,自己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和学校,更是一张张体现中国精神风貌的名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责任编辑:曹竞】

郭相颖:守了大足石刻50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15 10:05:57

【青年范儿·心理课】拖拉一点也无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14 16:45:29

元宵节是如何成为“中国式狂欢节”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15 10:05:54

故乡年味来自舌尖上的记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07 17:28:06

中美音乐人创作冬奥公益歌曲《燃烧的冬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06 22:53:00

诗文画中国 | 一带一路上的温暖瞬间—《潮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27 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