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志愿者接力 “鼓劲儿干到底”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赵婷婷
“两个不同国度不同年龄的人,借着奥林匹克的桥,跨过差异、拥抱共鸣,这是奥运的魅力,更是文化的魅力。”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周笑同的冬奥志愿服务任务是陪同美国奥组委主席苏珊女士完成她一天的行程。
为了减少差错,周笑同把行程画成流线图一遍遍熟悉,设想每个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为了避免苏珊女士听不懂中文而感到困惑,周笑同会在与司机、其他志愿者沟通后立刻向她解释刚才的谈话内容……
苏珊女士和周笑同(受访者供图)
据统计,首都高校有1.4万名师生作为赛会志愿者,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等人士提供保障服务。一场场比赛、一枚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他们默默地付出。
“小雪花”带着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飘向冬奥
“金牌!金牌!”2月8日,当谷爱凌最后一跳成功逆袭,夺下中国第三金的时候,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闭环内的志愿者们沸腾了。23岁的刘志鹏回忆起这一幕时,依然非常激动。
刘志鹏是北外团委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冬奥闭环志愿者。1月20日,刘志鹏和北外的800多名志愿者一起投入到冬奥闭环志愿服务中。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闭环内的志愿者们每天都坚持着从酒店到赛事场馆“两点一线”的生活,工作忙碌的时候会从早上6:30工作到第二天凌晨。闲暇之余,闭环内的志愿者们会一起观看赛事转播、组织跳广场舞等活动。“尽管不能去比赛现场感受氛围,但我们和冬奥的距离近了。”刘志鹏说。
刘志鹏不仅要深度参与到志愿者工作中,统筹协调人员、交通住宿等工作,也需要明确知道每一位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状态。闭环内的学生志愿者们很多都是00后,难免会面临工作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这时他会认真和每一位同学交流,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工作技巧,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
正在国家会议中心工作的刘志鹏(受访者供图)
出征之前,北外举办了“冬奥大讲堂”主题演讲活动。运动员、优秀志愿者的讲述让刘志鹏受益匪浅,“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奥运精神,希望自己可以像他们一样‘鼓劲儿干到底’。”
“青力冬奥”主题团日活动(受访者供图)
“破冰,融入”,每一位参加冬奥会的北外志愿者就像一片片雪花,带着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飘向冬奥。张佳琛是北外欧洲语言学院荷兰语专业教师,在本届冬奥中,她作为国家速滑馆语言服务助理和北师大昌平驻地志愿者带队教师进入闭环工作。剪纸是什么、大熊猫有什么故事、春节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张佳琛会向荷兰运动运动员们介绍中国文化,荷兰运动员们会向中国志愿者们讲解荷兰北部的速度滑冰历史。“我们是一片片燃烧的雪花,让温暖无惧闭环的阻隔,缓缓流动。”
张佳琛正在和荷兰运动员交流(受访者供图)
坚守语言服务的“大后方”
“喂,请问是多语呼叫中心吗?这里有一位运动员受伤了,我们需要翻译。”晚上11点,一通来自延庆冬奥村的电话让北京2022年冬奥会多语言呼叫中心线上英语口译服务志愿者、北外19级外交学专业杜丛竹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有一位运动员腿部骨折,需要把中文医疗报告翻译给他们国家的队医,而且内容涉及非常复杂的专业术语,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杜丛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是会心跳加快。接到电话后,她匆忙打开在培训期间就准备好的医疗清单,对照着单词、快速组织语言,一对一翻地译给国外医疗队。后来,运动员及时就医,杜丛竹终于放心了。“成功解决上岗后遇到的第一次紧急任务,我真的非常自豪。”杜丛竹说。
正在多语言呼叫中心工作的杜丛竹(受访者供图)
这是北京2022冬奥会多语言呼叫中心的日常工作。早在2008年,这里就曾作为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多语言服务中心,提供44个语种的语言翻译服务。如今,呼叫中心全面升级、再次出发,活跃在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中,这背后的“外语翻译官”们就是北外的96名师生志愿者。
北京2022年冬奥会多语言呼叫中心运行主管、北外团委书记黄伦伦黄伦伦在多语言呼叫中心(受访者供图)
22岁的颜紫伊是北外俄语专业的一名本科生,目前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多语言呼叫中心线上俄语口译服务志愿者。去年,颜紫伊为准备考研,近一年没有回家,
“如果这次参加冬奥志愿者工作,就意味着年三十吃不到妈妈做的年夜饭。”颜紫伊坦言,不能回家过年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后来,她看到学校播放的一段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北外志愿者们默默奉献的影片,有了很大的触动,“我们要从顾全大局、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看问题,她决定留校做一名俄语口译服务志愿者。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者群体里,多语言呼叫中心的志愿者们是十分特殊的一部分,一只鼠标、一个耳麦、一支笔,便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他们虽然没有活跃在各个场馆内,也没有活跃在大街小巷里,但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既要求强大的语言翻译能力,又要有一颗真诚奉献的心。
“这条围巾连接了全世界”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条写满101种语言“你好”的围巾火速“出圈”,这是北外OFA志愿者卢艺璇送给国际奥委会乌克兰委员瓦列里·鲍尔佐夫先生的北外“多语种”围巾。
卢艺璇没想到鲍尔佐夫先生在冬奥会开幕式中戴上这条围巾,她的志愿服务热情也由此被激活,“这条围巾连接了全世界”。
瓦列里·鲍尔佐夫先生和卢艺璇(受访者供图)
“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我看到很多人高举着国旗、高喊着加油,我的奥运之情也由此点燃。”北京2022年冬奥会多语言呼叫中心志愿者带队教师何腾腾说。那时,他还是北外马来西亚语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到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主要工作是在学校附近的“蓝立方”为行人提供引路服务。
如今,作为冬奥会志愿者带队教师,何腾腾的角色在转变,但对国家的热爱日益加深。“为了让志愿者们快速上岗,适应工作节奏,不休息也值了!”自参加冬奥工作以来,何腾腾已经连续4个月没有休息。再次为奥运会提供志愿服务,对他来说,不但弥补了14年前未能深度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遗憾,更是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的契机。“之前,我们靠着手中的一份圈圈画画的北京地图帮人指路;如今,我们有了冬奥通、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等‘黑科技’。中国真的在越来越强。”每每谈到这些,何腾腾的眼眶总会湿润。
何腾腾和多语言呼叫中心的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冬奥志愿服务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传承。”北外俄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卓,目前是北京多语言呼叫中心的一名哈萨克语翻译志愿者,她的导师黄玫曾在这里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俄语翻译志愿者。当得知刘卓也成为这里的一名志愿者后,黄玫向她讲述了自己奥运志愿服务经历。
在刘卓的记忆里,2008年她还是一名小学生,当看到鸟巢上空燃起烟花的时候,她立志要学好一门外语。如今,多语言呼叫中心和奥运对刘卓有着一份特殊的含义,“这是一种缘分,是师生之间的传承,是奥运精神的传递,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