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青年:设计人民满意的轨道交通
11月3日,国内首条全自动运行跨座式单轨-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这一历时5年多打造的工程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纪录:国内首次采用换梁型、首个支持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跨座式单轨项目……
承担该工程设计工作的,是一支来自中铁设计集团的年轻设计团队,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占比超60%。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这让该设计团队的年轻人备受鼓舞。
近几天来,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设计项目总体负责人胡江民,正带领团队通过研讨、宣讲等方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经过这一重大工程的历练,胡江民深有体会地说,年轻设计师要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不竭动力,在工程一线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用青春汗水和智慧设计出更多精品工程。
“跨座式是一种轨道交通制式。传统地铁是让钢轮行走在两根钢轨上,跨座式单轨的制式特点是列车跨骑在一条轨道梁上,就像一个人跨坐在长条板凳上。”该项目副总工程师吴树强说,跨座式单轨的轨道梁墩柱间距大、景观效果好、性能优越,且梁体支座数量少、占地面积小。但相应的挑战随之而来,“在国内,没有全自动运行跨座式单轨的设计经验,国外也只有巴西圣保罗、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地有一些可借鉴的工程经验”。
该工程的设计涉及限界、结构、给排水、消防、轨道梁、通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正如吴树强介绍,“在跨座式单轨车辆全自动和运营自动化管理模式下,设计方案必须与信号、通信、环境与设备监控、火灾报警等系统吻合”。
这一年轻团队开始啃硬骨头。那段时间,设计师戴着安全帽、穿着绝缘胶鞋,带着打孔勘探钻机、测距仪等设备深入施工现场;从现场回来,又坐在电脑前忙碌起来,开始绘制一张张工程图纸。“设计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在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的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开通后,运营使用是否方便、乘客的乘坐体验是否舒适等。”吴树强说。
设计团队不断优化和完善整体设计方案,不断创新探索。高强度的设计任务,让团队年轻人压力倍增的同时,劲头也更足了,大家进行了一场场头脑风暴。临近通车之际,吴树强的身体“报了警”,但他继续坚守一线,在心里对自己说,“项目就要开通了,不能掉链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团队从技术先进性、工程经济性、乘坐舒适性、视觉观赏性、便于施工养护等方面出发,圆满完成各项设计工作。让胡江民欣慰的是,在工程设计中,团队大胆启用年轻人,采取“老带新、传帮带”的模式,涌现出了一批能独当一面、攻坚克难的青年骨干。
从事线路专业设计的李刚从中获得了成长。刚进入团队时,23岁的他是工程设计领域的“小白”。“晚上加班学习,白天再去现场勘探,很多年轻人周末都不休息,这种争先向上的氛围影响了我。”李刚说,在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当天,自己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自豪感,“那一刻,见证了一个城市的飞速发展,心中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无可比拟”。
线站院站场副总工杨欢研究分析适用于芜湖单轨的运营组织方式和站场设计原则,优化车辆段不同区域的路基填料等,节省工程投资超1000万元。他感慨地说:“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落脚在为群众办实事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建设者,要以建设人民满意的铁路为奋斗目标,汇聚青春力量,不懈努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实习生 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