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郧西,武大学子带你邂逅“宝藏县城”
“小伙子,来跟我们一起跳嘛!”9月23日,郧西县七夕广场华灯初上,伴着动感的音乐,大大小小的广场舞队伍热闹了起来。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陈震宇,被一支拉丁舞队盛情邀请,加入了其中。
“这里的人太浪漫了。”一支舞后,陈震宇感叹道,这是他跟随2024年“青春无限好 浪漫郧西见”——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寻访活动,来到湖北郧西的第一天。浪漫,是队伍20名大学生对这个“七夕文化之乡”共同的印象。
9月23日,寻访队伍来到了郧西文体中心,在天河乞巧织绣体验馆,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郧西手工织布非遗文化。
“都说岁月如梭,要是岁月如我手中的梭子一样,起码得慢两倍。”大家互相调侃起来,初次接触手工织布,动作难免生疏,梭子磕磕绊绊地穿行在丝线间,却一点儿不妨碍大家兴致高涨,几位男生甚至织得十分忘我。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阳阳格外专注,她觉得手工织布“朴实又浪漫”,既有农耕文化的传统积淀,又和郧西当地的七夕文化结合紧密,“织女也能将云锦织成天衣,感觉神话故事走入了现实。”
放河灯是当地七夕节的传统活动,在非遗文化馆,学生们捏着红纸,跟随老师一点点折出河灯的底座。河灯造型虽然简单,折起来却十分复杂,“多折一分,少折一分都不行,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做,不能太浮躁。”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的李亦铖说。
受到馆内非遗作品的感染,同学们决定用自己的作品留下郧西记忆。大家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制作了一幅剪纸画,鲜艳的红纸被裁刻成牛郎织女与喜鹊的样式,精致细密,在圆形图案内,是用满天星粘制拼贴的“郧西”二字。参与制作的刘文澍说:“来到郧西后我一直很兴奋,特别是当地的民风民俗,浪漫自由,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灵感,真是一座‘宝藏县城’。”
来自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徐雨舒也有同样感受,在接受郧西县广播电视台采访时她说:“郧西是一个将自然风光、历史底蕴和民俗文化平衡得恰到好处的‘宝藏旅游地’,我们青年人常说,生命就该浪费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郧西就是这样的地方。”
在观音镇双石沟民俗文化村,学生们观看了当地的“十里红妆”婚俗表演,来自武汉大学的黄茜感触很深,“我也是县城孩子,小时候在老家也经常看到传统婚礼,但这种文化渐渐流失了。今天的表演展现了传统文化之美,应该被传承下去。”黄茜说,未来她也想有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
除了体验郧西浪漫的七夕文化,前来寻访的大学生们还在行走间感受了郧西的产业之美。
在涧池乡下营村“湖北淘宝第一村”,大家目睹了该村如何将绿松石“点石成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黄茜感受到了返乡青年的力量,“‘淘宝村’发展得好,年轻人就愿意留下来;也正因为年轻人能留下来,‘淘宝村’才发展得更好。”
陈震宇则对该村的“七夕美人茶”品牌印象深刻,该品牌推出了“睡美人”“瘦美人”等不同配方和功效的茶叶,但无一例外,都与郧西七夕文化紧密结合。这些产品中“蕴含着巧思,是郧西人民的智慧”。
曾寻访过多地、有着丰富暑期实践经验的黄茜,对郧西之行非常难忘,她感受到了七夕文化赋予这座小城的强劲能量,“因为有文化、有认同,政府打造得好,人们就愿意留下来;而留下来的人,也会让这里的文化生生不息,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黄茜说。
在活动结尾的分享会上,她和徐雨舒一起,用一场生动沉浸式的模拟直播,向大家展示了可以在郧西实现的青年喜爱的旅游打卡攻略,精心制作了自然之意、民俗之韵、历史之光三条“郧西慢游路线”,为郧西文旅发展贡献了青年智慧。
据悉,“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系中国青年报社文旅类重要原创优质品牌,曾在2007年成为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12个部门联合主办的“寻找美丽的中华”项目的组成部分,当年即有超1600万人次参与,曾连续成功举办8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