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强军永不褪色的国家队
最美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国防事业
金秋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一排排教学楼气势恢宏,巍峨的中式传统屋檐上雕刻着仰天的瞻望虎、纵马驰骋的将军、战姿威武的舰艇、军机、坦克……
校园中央,一座低矮的黄色平房,正是赫赫有名哈军工纪念馆。这座看似其貌不扬的平房内,镌刻着70年来哈工程走过的不平凡足迹,更蕴藏着一代代哈工程人传承下来的厚重的精神宝藏。
门前名为《受命》的雕塑,记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筹划成立“哈军工”的情景。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在此建立。“哈军工”前辈们胼手胝足,创造出“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第一艘试验潜艇”等诸多“共和国第一”。
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哈工程将逐梦星辰大海的足迹镌刻在蓝色国土上。一代代哈工程人,始终擎起“强国强军永不褪色的国家队”的旗帜,把最美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国防科技事业。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哈军工纪念馆考察。习近平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十年磨砺只为一秒蓬勃动力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
说起向总书记汇报时的情景,哈工程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副主任孙龙泉仍难掩激动之情。“那一刻我心潮澎湃,真切感受到,建这个实验室经历了10年艰辛磨砺,一切都是值得的!”孙龙泉不无骄傲地说,“我把最宝贵、最富于创造力的10年青春投入到这里,就是为了那一秒的蓬勃动力。”
航空器高速出水、进入空中,但由于真实环境中的冲击力,不一定能像在实验室那样,沿着设定好的轨迹航行,这有可能影响航空器安全。
为推动解决长期以来横亘在跨水空介质领域的工程难题,2022年12月,国内首个可实现“一次减压,连续实验”的大型水动力试验设施——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建成。
从2012年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到2022年完成调试验收,孙龙泉带领团队矢志攻关,“航空器出水只要一秒,但为了能顺利地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真实条件,这套实验设施我们建了整整10年”。
创新中心为了航空器“上天”而设,项目负责人、哈工程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姚熊亮却是研究了半辈子“下海”的水动力学理论“大牛”。最初,合作单位因看了哈工程的一本教材,发现其中所研究的流固耦合问题可应用于航天领域。这启发研究团队开启了国内最早的跨介质动力学方向研究工作。
哈工程的积累不只10年。70年前,我国的船舶水动力学科正是从这里诞生。
已故中国水动力大师戴遗山、研究船舶结构动力学的李维扬两位教授的肖像画,仍挂在创新中心的走廊里。
姚熊亮说,若没有戴遗山教授的势流理论、李维扬教授的流固耦合原理、黄胜教授的空化空泡理论以及徐玉如院士的高度智能化倡导等理论支撑,我们对航行器的运动和受力的测量就是一句空话。
如今,创新中心在学校牵头下,联合多家优势单位,共同建立了贯通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这是校内科研团队跨学科的协同,更是全国范围内跨行业的大协同,我们要更好地推进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以面对未来的挑战。”孙龙泉说。
“为船、为海、为国防”是人生第一选择
在复杂动力学与创新控制中心入口,刻着几个金色大字: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三个一”蕴含着哈工程几代人价值追求,历久弥新。
水下无人装备是新型战略装备的重要利器,是国家战略角逐的新焦点。它作为高技术复合体,背后有控制、水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哈工程水下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智能学院教授张伟带领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团队,深耕海洋运载器的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针织衫披在肩上,干练而洒脱,智能学院副教授杜雪是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出生在“光荣之家”,爷爷、奶奶、爸爸都是军人,这让她“爱红装更爱武装”。2006年报考哈工程的她希望能为国家战略锻造更好的装备,“战略装备不光是要能用,关键还要好用”。
让她义无反顾选择哈工程,选择追随大海的,是她眼中价值连城的“忠诚与信念”。
“哈军工”老教师、我国第一位女海洋学家刘恩兰,是杜雪的榜样。
刘恩兰是我国第一位获得牛津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的女科学家。上世纪50年代,刘恩兰在“哈军工”任教,带领学生完成了一幅万分之一比例尺的水深测量报告图,填补了国内该领域学科研究的空白。
“刘恩兰教授很瘦弱,却有着如钢铁般的意志。她坚强的品格一直激励着我。”杜雪说。
历经10多年耕耘,杜雪如今是相关重大专项的核心骨干。参与的试验时间紧、任务重,她常常没时间回家过节。
一年的中秋夜,她们在海上遭遇大风浪,试验船不断摇晃,险些把她从船舷栏杆的空隙中甩出去,“好在,旁边眼疾手快的学生拽住了我。”有惊无险,她没时间害怕,试验继续进行。
榜样的力量比比皆是。在哈军工纪念馆里,许多人都会被一份用日、德、英、俄4种文字记录的笔记吸引。这份笔记的主人是我国水声工程奠基人、哈工程水声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
上世纪60年代,在杨士莪等人的努力下,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在“哈军工”零起点创建起来。“心里要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如今,90多岁的杨士莪依然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坚持站着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杨士莪的学生、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杨德森院士,在学校潜心研究水声学40载,带领团队成功论证了矢量声纳这一开创性技术,重量、体积和能耗远低于传统声纳,目标侦测信噪比高于传统声纳许多,我国因此成为掌握这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他深有感触,“始终坚持‘为船、为海、为国防’,是我们不变的底色,也是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的永恒追求,更是我们助力建设国防现代化和一流海军肩负的永恒使命。”
哈工程水声学院教授刘凇佐是水声研究的新生代,专攻水声通信隐蔽性问题,“航行器通信时发出的声音,完全模仿海豚的声音,大大提高了水下潜器通信和航行的安全性”。
刘凇佐说得实在,“以国家需要为第一需要,是我人生的第一选择”。
在兴海报国的征途中破浪前行
在哈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智能学院博士生向晶惊喜地发现,他与团队E唯协会研发的智能水下机器人“钟小馗”被展出了。本科时,他和团队参加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团队蝉联冠军。
“总书记很关心年轻人才的培养,特别问到了哈工程的招生情况。”哈工程校长姚郁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报考哈工程,学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好。
近30年来,哈工程向“三海一核”领域和国防系统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学校70%以上毕业生投身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建设,载人深潜英雄、“改革先锋”等优秀毕业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哈工程“可靠顶用、拔尖创新”的人才培养品牌叫响全国。
“始终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始终坚守为军向战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始终弘扬严谨求实的治学传统、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始终拓展自信开放的世界眼光”,“哈军工”精神的“六个始终”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师生行动上的自觉。
“做科研要走得动、坐得住、想得通”,在船舶控制领域钻精深研是一段艰苦的路程,25岁的向晶记得,两年前自己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时,收到了导师、智能学院教授夏桂华的“正告”——“如果你没有‘忠诚’的信念,如果没有想好读博是为什么,那就不要来读我的博士。”
让向晶印象深刻的是,夏桂华的办公室挂着两幅地图,一幅中国地图,一幅世界地图。他时常告诉学生,要放眼世界,不能只局限于在国内与同行比较,更要让自己的研究处于国际前列。
当晚,导师的忠告与两幅世界地图在向晶脑海里挥之不去。他失眠了,也想通了,“我要继续做科研,我要在这个领域做出成果!”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哈军工纪念馆里的一幅油画,记录下“哈军工”第一任校长陈赓与1955年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对话的场景。面对“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之问,钱学森一句斩钉截铁的回答,开启了中国“两弹一星”的发展之路。
船舶工程学院博士生王春阳入学以来,就被这幅油画深深打动。博士研究的前几年,他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他深知,“哈军工”人都能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苦。
2018年2月,为了获得冰区载荷的第一手实验数据,王春阳与团队顶着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在俄罗斯诺维克湾进行冰力学性质的现场实验。“冻得上牙磕下牙,手也不听使唤,但我们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王春阳深入研究海冰裂纹产生和破坏过程,为极地装备在冰区运行时的载荷预报提供了更精准的分析方法,为我国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即将毕业奔赴远方的王春阳已立志在船海领域继续开拓,“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发挥青春的光和能”。
“欢迎自‘哈军工’以来的第65期学员入学!”今年9月,哈工程又一批新生入学。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姚郁都会如此表示对新生的欢迎。坚守“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这既是一种仪式感,也是对“哈军工”精神的传承。
“几代人只做一件事,一个人一生干好一件事。”哈工程党委书记高岩说,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哈工程人以“为船、为海、为国防”为使命,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在兴海报国的征途中破浪前行。
这些挺膺担当、逐梦星辰大海的青年一代,他们的样子,就是未来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样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崔丽 见习记者 刘胤衡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