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

来源:中青在线2022年10月20日

丰富“晋江经验”职教内涵,开创就业工作新格局

黎明职业大学就业竞争力综合展示

黎明职业大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之畔。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以福建排名第一入选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连续五年蝉联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第一名,在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五年总评中位居全省第一,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昂首走在全省前头、全国前列。2018年,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年,学校荣获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校建设单位;2020年,学校荣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学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100强工作单位。

深植“晋江经验”这片沃土的黎明职业大学,践行“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晋江精神,敢闯敢创,高起点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全面发展。黎明职业大学正和着新时代“晋江经验”的律动,扎根泉州、服务八闽大地、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办学新动能,提高学校的办学影响力,朝着形成“区域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黎明样本”迈进。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聚焦“一把手”工程,开设创新创业实体学院

2016年,学校基于可持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深刻认识,提出“创新为魂、能力为骨、实践为体”的理念,实施“一把手”工程,强化党建思政引领,融汇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开创性地组建创新创业实体学院,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四级联动、多部门协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为黎明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授牌

疫情大环境下,创新创业学院充分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学校就业信息网与学院就业信息平台一体联动、信息共享的校内就业信息网络,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工作落实情况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力保障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聚焦制度设计,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出台《黎明职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黎明职业大学毕业生招聘活动管理办法(试行)》《黎明职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办法》等制度,形成“人员、场地、机构、经费”四到位的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有效的保障就业创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求各专业必须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立足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按照“下沉一级”的要求,将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落实到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打造“学校-学院-专业-班级-教师”、全员参与的就业服务体系,既确保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又实现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就业。

图3: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一览表

三、聚焦充分就业,建立全校教职工360°考核

学校“全覆盖、全过程、全景式、全方位”构建多维立体、闭环衔接的二级单位及教工360°考核评价体系,构建起“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全程跟踪、全员参与的就业服务体系,以更精准的“就业组合拳”实现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就业质量的双提升。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不打烊——职业测评助力认识自我”“行业专家指导求职道”“优秀校友讲述成长路”等系列活动,帮助毕业生准确判断形势、全面认识自我、合理设立预期,最终顺利实现就业。


图4:就业课程培养体系一览表

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指导学生树立求职意识;大二开展就业指导课,让学生在体验模拟中培养应聘素养;大三组织就业实践活动,让毕业生在实战中提升求职技能。开设在线咨询服务,安排专业咨询师在线解答,为有需要的毕业生提供职业选择、简历诊断、求职技巧等“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强化学习生涯规划知识,提高求职力。

四、聚焦高质量就业,搭建校地人才对接平台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积极性,构建企业专场、行业专场和校园综合专场招聘会三位一体招聘体系,有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向合作企业(含人才中心)进行毕业生推介宣传;二是对接当地人才中心,引进专业人才机构,有效宣传、组织当地专业对口企业进校;三是充分利用校地、校企合作等平台,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业进校招聘;四是联合校内校企合作办、校友办、二级学院等单位,邀请校企、校友企业到校招聘。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积极协调,为单位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赢得了招聘单位的好评。

学校构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精选对口企业提供针对性强的就业岗位,最大限度提高招聘岗位的针对性和契合度,力争为每一位学生寻找到最合适的就业岗位。全校累计为2021届毕业生举办线下招聘会24场、线上招聘会6场,引入企业1258家,为学生提供岗位12346个。累计为2022届毕业生举办线下招聘会25场、线上招聘会7场,引入企业1371家,为学生提供岗位达到1.32万个。

五、聚焦“两典一线”工程,引导学生参与基层就业

学校依托“两典一线”(基于基层一线的就业典型和创业典型)工程,大力挖掘宣传扎根基层校友的典型事迹,营造毕业生“敢下基层、能下基层、乐下基层”的良好氛围。学校聚焦毕业生基层就业、返乡创业典型,组织采访、汇编成册作为教材典型案例,并通过泉州教育周报、学校公众号、就业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基层、返乡就业创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担当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锤炼个人品质和能力。

近年来,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欠发达地区等基层项目,报名人数履创历史新高。以2022年为例,基层项目的报名人数达238人次,先后涌现出多位基层服务先进典型。落实好预定兵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入伍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更多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2022年我校共为军队输送了177名品格佳,技能强的优秀人才。

六、聚焦发展性就业,开展就业指导精准帮扶

为精准推进疫情下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黎明职业大学在委托第三方开展分析数据、建立台账、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的基础上,还积极建立就业跟踪、数据统计周报制,按未就业、升学、出国留学等分类建立台账,摸清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进展。

同时,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就业困难等特殊毕业生群体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帮扶,建立就业工作台账,实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此外,学校还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打造出具有“区域性、专业性、持续性”的“黎明人才”品牌。近年来,学校开展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引导毕业生到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养老等领域就业创业,丰富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七、就业创业工作成效

一是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近年来,学校为八闽大地特别是泉州的繁荣发展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超过60000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8%;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过80%,初次毕业薪资超过4500元/月(远高于福建省的平均薪资)。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等关键指标位列福建省高职高专前列。近三年留在泉州工作的毕业生达到70%以上为管理或产品开发等人才,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专技名望。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数804个,参与人数1638人,占学生数的3.5%以上,学生累计获授权专利24件。高科技、高水平创业的学生人数达268人,占比达42.6%。涌现出泉州市高层次第三层次人才吴作诚,泉州工匠谢小凤等学生典型代表。

二是提升了学校品牌和声誉。近三年,留在泉州工作的毕业生达到70%以上,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专技名望。学校获批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单位、全国KAB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第三批高校创业培训基地等;近三年,学校获省级以上就业创业优秀组织奖15项。先后荣获全国微创业比赛优秀组织奖、福建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

学校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福建省电视台、《福建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毕业生工作典型案例,全国52家单位来校考察。

三是打造了一支优秀教科研团队。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创业类教材编写,出版教材《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参与职业教育“十三五”国规教材选题“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教材”的编写。在各类期刊发表就业创业类论文72篇,参与各级各类就业创业相关课题27项,其中《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需求与现有政策的契合性研究--以福建省为例》获得团中央省级一类报告,多篇论文在各类学会评选中获奖。

四是培育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典型。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标兵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代表。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彝族小伙----李国伟。他充分挖掘了家乡资源优势,积极选育优质农产品,诚信经营农家的种养基地。像李国伟一样扎根基层就业创业的黎大毕业生还有很多,比如,2022届毕业生毛艳青依托电商平台开展助农直播带货,将家乡的土特产推销全国,帮助当地农户解决产品销路;2018届毕业生卓明生深扎在农村金融的沃土,帮助明溪县95%的贫困高中毕业生解决贷款难题;2017届毕业生季帆发挥起养蜂特长,以养蜂人勤劳肯干的“蜜蜂精神”,带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是带动了区域职业院校改革创新。依托福建省石化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等机构,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经验,促进区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图5 辐射带动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佐证

六是推广应用海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与双喜集团等企业共建黎明海丝学院,实行“校企双导”的培养模式,为区域企业“走出去”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和海外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累计培养留学生64名,承接商务部南非鞋类培训班5000多人日。

学校先后选派49批次114人次教师及14批次390人次学生赴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开展校际访问、研修学习、学术交流,接待包括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院院长李怡章拿督等来自合作院校、科研院所、侨团侨社的领导及师生代表72批次600余人次,累计引进来自比利时、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外籍教师35人,与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19个国家签订了56份教育合作协议。引进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大学航空维修及机场管理两个项目,开展中美合作办学,共招收、培养178名学生,是福建省首个培养航空类技术技能人才、实施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的高职院校,填补了民航业大发展的国际化人才缺口。

【责任编辑:唐红】

走读老城:把历史从故纸堆拉出来

中国青年报2022-11-10 06:48:29

于和伟:看自己的作品会开弹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10 13:44:02

直播搭台,传统文化演出收获“新观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9:04:35

杭州五常两百“龙首”照汇成一幅保护传承画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9:04:21

非遗手艺寻找新坐标,前行的路如何行稳致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8 15:25:59

青年范儿·文化场|黑科技如何让文物化腐朽为神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21:25:45

立冬,看绍兴如何酿好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1:47:39

第七届栗山诗会颁奖典礼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09 1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