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全链条精准施策,推动就业工作做实做细
简介: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谋划、全员发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和“三不得”工作要求,坚决杜绝“被就业”现象,严禁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建立就业数据统计标准化管理机制,制定“一人一策”就业工作方案,做实做细就业工作。扎实开展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对接。学校以双高建设为抓手,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职业能力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全链条就业指导服务为特色,以提高就业质量、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工作重点,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一、政策引领,打造就业工作新理念
(一)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院)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疫情防控期间,组建多支“党员先锋工作队”,由教师党员、毕业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帮扶优质就业合作单位复工复产,选拔优秀毕业生参与企业运营并推荐学生就业,开拓校企长期合作新领域;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将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学院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就业工作专题研究,制定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就业工作。建立“学校主导、部门主抓、学院主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推进招就联动机制建设,打造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
(二)系统培训辅导,持续加强就业队伍建设。系统开展就业培训,推动就业工作人员专业化能力提升。坚持下大力气“补短板”,结合学校实际,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就业管理专题培训,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推动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就业工作组织建设、就业信息化、就业特殊群体帮扶、学生职业发展延伸服务等多个专题研究,不断提升就业工作专业化水平;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提前研判就业形势,开展就业工作交流,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三)加强就业教育,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把学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对接“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政策宣传月”“百日冲刺促就业”等专项活动,通过“我为企业代言”“就业政策进校园”“聊聊行业那些事”“学弟学妹,我有话说”等形式多样的特色就业活动,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教育体系,分阶段分群体开展精准化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四)用好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行动”,落实好“两征两退”改革要求,做好毕业生参军入伍就业信息落实工作;做好专升本录取学生就业信息填报工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良机,分析并掌握重点行业人才需求,开展专项招聘活动;积极挖掘新产业新模式中的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多个领域灵活就业,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劳动保障权益。积极参与“宏志助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项目,引导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群体开展线上线下就业能力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台账,掌握未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思想动态、择业诉求和实际困难,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重点帮扶,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
二、校企联动,构筑就业育人新局面
(一)精准访企拓岗,开发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云对接”等方式,扎实开展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对接。开展2022届毕业生就业云端推介会2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230家企业云端“面对面”,为毕业生暖心“送岗位”7956个,700多名毕业生意向签约;线上开展“就选山东”省级集中招聘精品旅游专场2022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选会8场,为企业招聘和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1840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600余个;线下走访青岛国信集团、青岛啤酒文化传播公司、青岛银行、万科物业等企业,为毕业生挖掘岗位170余个。深入开展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推动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章程-规章制度-部门规范性文件”三级制度框架,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规章制度“废改立”。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校企合作专项规划,形成师生共同行动纲领。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推进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出台《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形成学校统管、专家指导、部门落实的系统化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优化机构设置,实施以群建院,提高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的精准性和聚焦性。
(三)深耕就业市场,深化政校企沟通合作。时刻关注疫情防控最新形势,制订就业工作应对预案,实现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招聘。培育和维护学院专业特色就业资源,协同做好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线上线下招聘会,入选2022年“就选山东”省级集中招聘举办院校,开展线上招聘会8场,统筹开展线下企业进校宣讲活动120场;新开拓优质就业(见习)基地15家;确保就业资源数量和质量持续稳定增长,扎实推进走访用人单位、就业资源拓展、毕业校友座谈等工作;落实做细与各级人社部门、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城阳区政府联合建立“阳光城阳人才服务站”,拓宽合作面、提高合作度,切实做好毕业生精准推介,力求人职匹配。
三、数字领航,激发就业工作新活力
(一)坚持数字领航,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学校顺应酒店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构建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训基地”数字化一体解决方案。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具有数字思维,能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并提高酒店服务和运营效率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重塑专业课程体系,新增《酒店大数据与新媒体》等课程,实现课程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与华住集团合作,根据数字化酒店建设理念,建成集无人前台、智能客房一体的酒店实训基地,植入华住实时经营数据,构建实训酒店模拟运营的数据闭环。数字化一体解决方案为兄弟院校专业数字转型提供了改革范式同时提升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二)优化就业平台,提升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部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云平台、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平台、学校就业信息网等四级招聘平台的联动作用,确保校园招聘不打烊,线上招聘不停歇。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线上服务联动,完善“海斯曼就业服务平台”功能,精确采集岗位需求和求职意向,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数5000余个;第一时间发布网上签约操作指南,及时通过网络、视频、电话、邮箱等方式进行“云答疑”,保障就业服务不掉线,保障毕业生特殊时期随时随地完成签约手续;优化完善网上签约、网上招聘、职业测评等就业服务,组织学生完善简历,提升人岗匹配精准度和实效性。
(三)依托网络平台,完善就业宣传引导机制。运用好“青岛酒店管理职院招生就业”微信公众号和“海斯曼就业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完善就业创业宣传引导机制,发挥新媒体优势,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依托我院就业信息网,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推荐毕业生就业。发挥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选树促就业创业典型,组织遴选一批优秀案例和优秀成果。运用各类媒体渠道,宣传推广促就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和优秀就业创业典型。
四、压实责任,凝聚就业工作新合力
(一)注重信息反馈,完善就业工作评价机制。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全面、准确地掌握我院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的适应和发展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评价和意见反馈,更好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招生、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开展毕业生电话回访工作,每周调研300名左右毕业生,了解就业需求,开展就业帮扶。完善校友工作机制,邀请部分校友回校讲座。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构建用人单位评价机制,由学校主导,从专业岗位匹配度、毕业生薪酬、食宿条件、企业文化、学生满意度、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企业发展等7个维度建立针对用人单位的评价标准,定期开展用人单位综合排序,对评价较低的用人单位终止合作。
(二)严格数据统计,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可靠。坚决落实教育部有关要求,从严落实就业工作“四不准”和“三不得”工作要求,严格审核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及材料的规范性、真实性、有效性。安排部署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联系每名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网内的就业去向进行再次确认,针对部分学生毕业后更换工作、辞职再就业、辞职暂未落实就业单位、放弃升学等情况,落实具体就业去向,督促他们及时更换材料,并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更新;加强就业状况分析研判,定期汇报就业进展情况,按照“一人一策”制定就业工作方案,帮助学生尽早落实毕业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