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青在线2022年10月19日

以职教使命为担当 育新时代大国工匠

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简介: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了能使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一是重培养质量,扎实就业基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以及职业技术。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获得者从2015年前的3人逐年递增为2022年的124人;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数量从2017年的20项逐年增加到2021年的295项,在全省8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在第4位。学生“1+X”试点证书平均通过率从2020年的39.3%猛增到2021年的73.8%,最高达到98%。二是重引领引导,端正就业观念。以“四启”支部工作法,注重全过程引导。以就业培训为依托,注重学生就业引导。以“实践体验”形式,注重创业创新引导。三是重工作推动,落实就业措施。学校坚持以“立足地方,服务成渝,辐射全国”为就业导向,加强学校与省内外相关地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为相应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2022年3月至今,学校书记、校长带队联系百家企业104家,为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岗位。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为2022届毕业生总共提供了2.6万个岗位,岗位供需比为7.36:1。四是扶弱济困,实施精准就业帮扶。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生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就业服务,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助力困难群体毕业生成功就业。

根据第三方对学校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近三届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满意度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就业专业相关度连续两届高于全国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一大批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企业骨干、优秀企业家和各级领导。毕业生留在成渝经济区就业学生达70%以上,为成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职教使命为担当 育新时代大国工匠

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好才是真的好”2022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案例展示活动申报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近年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就业工作的指示批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双核并重、贯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六方合作”育人办学路径,坚持“科学指导就业,拓宽渠道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制度、完善就业创业工作和服务体系,积极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学校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成立的公办综合类高职院校,在校学生11300人。学校是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高水平培育高职院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2020年,学校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同年,学校“33566全景式思政教育”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思政创新示范案例50强。

学校近三年毕业人数均在3000人以上,根据麦考斯的调查显示,学校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一大批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企业骨干、优秀企业家和各级领导。

访企拓岗——党委书记任孝勇率队赴昆明考察调研

二、就业做法与经验总结

学校致力于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了能使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重师资建设,夯实办学条件

1.以赛促教,激活团队新能力。

以赛促教,让职业教育的脚步紧跟企业发展,大赛的变化又引领着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对接产业需求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截止目前,学校获得四川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3项、四川省“导航名师”高校创业指导大赛突破1项,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院级决赛20项。完善教师评价和考核标准,利用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评分标准有效指导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的设计。

2.双元开发,确保教材新内容。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多样化教学设计需求更新教材的内容。截至目前,学校申报了四川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部,立项了9部校本教材,结题验收了8部校本教材,培育2部省级、4部院级“双元”特色教材。

3.跨界融合,创新教学方法。

学院改变传统的单一教法模式,注重开展新一代学生学情研究调研,注重因材施教,创设学习情境,不断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与策略,依托活动、项目、情境等载体,探索实践案例分析、调查调研、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以超星、智慧课堂等为数据载体,建设专业的智慧学习平台,构建“虚拟+现实”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场景,打造高效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形态课堂。

(二)重培养质量,扎实就业基础

1.双核并重、贯通结合。

一是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为核心,提升职业素养。实行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提升计划,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获得者从2015年前的3人逐年递增为2022年的124人,近5年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前五(其中三年第一,两年第二)。

二是以培育学生职业技术为核心,提高就业技能。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数量从2017年的20项逐年增加到2021年的295项,在全省8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在第4位。

2.“1 + X”证书育人模式。

实行以树立学生“职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提升计划,学生“1+X”试点证书平均通过率从2020年的39.3%猛增到2021年的73.8%,最高达到98%。截至2022年6月,共申报试点X证书28个,涉及全校32个专业,参考学生1475人,通过学生776人,总体通过率为52.61%。2021年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单项考试通过率分别达到98%、97.26%。

3.“千分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于一年级上学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学生发展标准,找准个人坐标、确定获得等级、明确发展方向,制订个人年度成长计划和三年发展规划。主要围绕思想政治、学业成绩、人文素质、创新实践、身心健康和行为规范六个维度建立个人发展自测指标并采取“千分制”进行量化考核,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每一个“关键期”,进行持续性、贯穿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技术技能的提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重引领引导,端正就业观念

1.以“四启”支部工作法,注重全过程引导。

学校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学制为3年的实际以及职业教育特点,探索运用学生党建“四启”工作法,作为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突出教育和培养的职能,将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四项任务来实施。

一是政治思想“启蒙”。学生在校的第一学期,着重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学习,提高青年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下好政治思想教育的“先手棋”,做好政治启蒙。

二是理想信念“启明”。学生在校的第二、三学期,着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三是使命担当“启航”。学生在校的第四、五学期,着重加强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培养和考察,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四是出彩人生“启程”。经过五学期的政治思想、业务技术、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党员在第六学期带着理想信念进入顶岗实习,职业生涯启程。通过“四启”工作法将思政教育贯通学生入学至毕业、就业的每个阶段,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

2.以就业培训为依托,注重学生就业引导。

一是依托“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参加线上就业培训。组织学生观看就业公益直播课、举办职场训练、就业规划指导系列讲座等搭建多层次就业引导服务体系。

二是依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业、行业、校友等资源,举办线下就业讲座。讲座内容主要从就业形势政策与自身定位展开,同时,对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材料填写、就业系统登录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和周到服务。

3.以“实践体验”形式,注重创业创新引导。

一是创业平台建设上。自2015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以来,学校凝练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围绕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力度,探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大学生教育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投资60余万元,设有35间办公室、1个创业俱乐部管理办公室。自2015年到2021年期间,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创业补贴190个,共计190万元。

二是大学生创业实践上。以“实践体验”形式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2022年上半年,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主动融入内江市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2022年,组织1次创业项目路演,45个项目参与,入驻18个项目。组织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大赛内江市选拔赛,获得两个二等奖。在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10个项目进入省级复赛、2个项目进入决赛,获得2银2铜的优异成绩。

(四)重工作推动,落实就业措施

 学院坚持以“立足地方,服务成渝,辐射全国”为就业导向,打破地域限制,加强学校与省内外相关地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为相应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1.延展队伍,建立“三级联动”就业队伍。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任组长,同时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的就业工作队伍:一是向上延展,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分管领导联系对应的二级学院;二是向下延展,一个班配一个专兼职班主任,加强了对学生引导教导的直接性;三是中间层面,就业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总支、年级辅导员协同共进、上下联动。确立统筹协调、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

2021届就业工作总结表彰暨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2.强化服务,建立“12345”就业指导体系。

结合学科特色,立足学校就业信息网作为“一个网络”基石。通过整合招生就业处与教研室资源,开发专业就业市场,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作为开发就业市场的“两个渠道”。建立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据库、毕业生求职需求数据库、困难就业群体数据库“三个数据库”。开展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就业心理辅导“四个维度”的就业指导教育。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与学校学科特色,依托校园大型双选会、专场宣讲会、地方人才招聘、成渝经济圈人才招聘、教育部24365就业信息服务“五个平台”等,服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校园双选会

3.产教融合,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坚持致力于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现途径,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1)校企需求互通,达成共识。学校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对照市场产业布局将原有的55个专业优化为32个专业,积极提高开设专业与市场需要专业的吻合度。2021年至2022年,学校紧密对接成渝产业体系,立足服务各产业链,以产定群,组建了10个专业群;以群建院,成立了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与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对应,打造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两个专业群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同时,学校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合格产业工人的需求结合起来。2021年新增合作企业9家,2022年新增5家,截至目前,累计新开发就业岗位2000余个。

(2)校企资源互用,达成共享。学校与企业共建职工培训基地12个、校外实训基地114个,达成生产、育人在设施设备上的共享;学校与联通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和云计算专业,与金鸿曲轴建设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明泰电子建成“厂中校”,与励强汽修、双安驾校建设“校中厂”、与恒通动保等六户企业开设“订单班”“特色班”、与省内外五家酒店管理公司实行学徒制育人等,达成教学资源的共享。

(3)校企人才互派,实现共育。学校向省内外企业派出专职教师26名,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每年聘请30多名工程师、技师担任学校技能指导教师和“大师工作室”导师,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针对企业用人需求,统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2022届毕业生在成渝经济区实习就业的比例在70%以上,既缓解了企业用工的急难问题,又让学生在企业得到了锻炼,缩短了学生新入职的岗位适应期。

(4)校企平台互补,致力共研。学校与金鸿曲轴、恒通动保等11家企业合作,先后搭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等8个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由学校教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围绕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项目申报、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4.专场招聘,提供岗位推介。

学校先后与中国华西集团、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成都现代有轨电车公司、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等数百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2021年引进431家企业到校参加校园招聘,提供1.7万个就业岗位。2022年3月至今,学校书记、校长带队联系百家企业共计104家,为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岗位。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为2022届毕业生总共提供了2.6万个岗位,岗位供需比为7.36:1。学校不断访企拓岗,积极为企业和学生搭建供需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推荐服务,千方百计让毕业生减少求职成本,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5.扶弱济困,实施精准就业帮扶。

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台账,特别关心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生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就业服务,举办3次专题座谈会、3-5个岗位推荐,助困难群体毕业生克服就业障碍,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助力困难群体毕业生成功就业。

三、优秀毕业生代表

(一)基层就业优秀毕业生代表

1.洛绒曲穷,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学习成绩优异,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一、二、三等奖学金获得者。毕业后,任职中共稻城县农牧和科技局管理人员一职,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年度稻城县农牧和科技局优秀干部称号。

2.张可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现为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党政综合办工作人员、泸桥镇安乐坝村党支部副书记。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树立了“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号召结合起来,在基层的沃土上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就业价值观。 

(二)升学深造优秀毕业生代表  

姚智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浙江省嘉兴市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空间设计师,工作上,善于与同事沟通协作,勤奋好学,能独立完成作品。2018年升学考入内江师范学院,攻读环境设计专业全日制本科,期间获得NCDA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毕业设计一等奖,四川省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等。本科期间,积极学习设计学相关知识并积极学习英语、意大利语等相关语言技能,于2021年成功申请到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专业硕士研究入学资格。2022年7月在意大利威尼斯由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和创新计划资助下参加CIBO E LAGUNA TOWARDS AN ATALS VENEZIA LIVING LAB WORKSHOP项目,同年7月获得由Marta De Marchi博士颁发的研究证书。同年,在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的积极帮助下获得2项国家设计外观发明专利证书。

(三)企业优秀毕业生代表 

邓炼,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学生。该生于2021年5月进入厦门厦邬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最先从基层担任车间混料操作工干起,凭借积极肯干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该生进入企业3个月后就被评选为公司“优秀之星”,受到企业表彰。由于邓炼同学工作中爱岗敬业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邓炼同学于 2021年9月开始担任车间混料工段代理班长,2022年3月担任车间混料工段正式班长,现月收入超过1万元。

(四)创业精英优秀毕业生代表 

1.吴建,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现任四川怡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净水行业优秀创新企业家、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中国企业家创新智库首席专家、全国先进生产力优秀人物奖获得者、2019年被评选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吴建所创建的怡升科技集团,是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明星企业,其所涉及的产业包括: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及互联网应用,控股企业11家,总投资规模达8700万元,年产值2亿余元。

2.周俊,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现任成都卡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物联网产业联盟创业导师、“四川省物联网产业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密码行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及客座教授。先后荣获2018年“四川省物联网产教融合优秀企业专家”、 2019年“中国安防年度新锐领袖”。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9月8日

【责任编辑:唐红】

MV《突击雄风》,展现新型合成步兵营的崭新风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7 15:53:38

MV | 告白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7 21:30:00

秋将逝冬将至,一曲《木归山》品秋收冬藏之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6 10:13:14

这首歌,献给十年,献给明天!

新华社2022-10-23 20:41:55

青春故事汇|当那一天来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4 20:55:53

《追光》MV

央视网2022-10-03 21:05:27

观众穿戏服 演绎年轻态徽文化

中国青年报2022-10-21 08:13:57

河南漯河青年创作画卷《盛世谱华章》献礼二十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20 10:01:08

海滨城市大连积极盘活资源,激发文旅发展后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19 2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