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青在线2022年10月18日

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简介: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宜宾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拥有88年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学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级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双高”建设高等职业院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宜考察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省、市各级政府关于做好毕业生稳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采取三抓三对照三清单三核查的“四三稳就业”工作模式,统一思想、强化责任、校企协同、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动,用心用情做好做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学校每年向学生提供对口就业岗位2万余个,生均选岗机会超过5个,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在85%以上,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在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9%,80%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宜宾、成都、重庆等成渝双城经济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实现学校本地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逐年上升。

一、通过“三抓工作机制”,校院联动落实就业工作责任

通过建立“党政同责齐抓、总支和支部主抓、校企师生共抓”的就业工作责任制,提高就业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落实“领导主抓、部门和二级学院具体负责抓、教师全员参与抓”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形成“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联动。每年学校党政领导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出台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对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质量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对照“三个发展需求”,政校企协同助力就近就业工作落地

对照成渝双城经济圈行业和宜宾本地重点发展企业、对照专业服务辐射行业企业和对照学生职业发展需要,政校企协同线上线下助力毕业生成功就近就业。强化就业导向和职业发展导向,形成优先服务宜宾,建设服务三江新区的就业创业新格局。近三年毕业生留宜工作人数分别为2020年1167人、2021年1447人、2022年1641人,占毕业生总数30.45%、34.47%、36.62%,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主动对接各地人社部门和各类园区及合作企业,积极宣传四川省、宜宾市就业创业政策,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就业创业导师到校园开展政策解读和经验分享。近年来,依据企业的性质、招聘人数、薪资情况、学生稳岗情况等,按照区域、企业性质,遴选优质企业,持续推动“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每年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超600场以上,确保60%以上有就业需求的毕业生不出校就能获得第一个就业岗位。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宜宾智能终端企业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越来越青睐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2022年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学校书记、校长发挥“头雁效应”,率队深入走访合作企业55家,邀请61家合作企业来校洽谈深度合作。持续利用“24365”等校内外线上就业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推送就业招聘信息,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中小企业百日招聘、女大学生毕业专场招聘、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会。2022年7-8月针对离校未就业学生,收集、推送四川省内市州2022年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人员招聘公告13个,推送四川省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2个,其它类专场招聘会6个。引导学生参加网上应聘,实现毕业生“应就业、尽就业”,持续推进毕业生“线上线下不断线”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梳理“三个就业清单”,开展分类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1.梳理“就业指导清单”,有的放矢增强就业指导效果。一是坚持思政导向,将就业指导融入大学生发展全过程和专业学习全方位。强化就业思政教育工作,完善就业课程体系。学校始终将思想引领贯穿就业工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将就业指导融入大学生发展全过程和专业学习全方位,开设《职业规划与创新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程,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3个模块,并成功立项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构建专业群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融入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中,《“e+”创新创业教育》《电商4.0》《微小企业物流运营管理》等6门课程立项为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二是坚持服务导向,健全就业育人机制,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制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六进”方案》,通过就业指导“进支部、进宿舍、进家庭、进云端、进课堂、进企业”促进就业指导走深走实。建立就业指导队伍,开设就业讲座。结合“三全育人”试点高校创建,学院领导干部、辅导员、班导师、专业教师等全员参与,将职业发展指导及就业思政工作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引导和支持毕业生服务国家需求“大舞台”,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引导毕业生赴西部、基层、艰苦地区、重点单位就业。三是坚持“以赛促训”,精心组织参加就业创业类大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近三年,学生参加第六届、第七届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奖25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23项。2021年2名学生参加“点亮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省级复赛获“优秀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1名学生参加“智汇巴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届大学生模拟求职招聘大赛川南赛区复赛获“二等奖”。2022年1名学生参加“智汇巴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届大学生模拟求职招聘大赛四川赛区决赛获“三等奖”。

2.梳理“就业情况清单”,持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每年校园招聘活动开始,定期梳理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情况,持续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研,形成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回访用人单位,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意见。

3.梳理“就业困难帮扶清单”,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学校逐一排查梳理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毕业生学生就业帮扶清单,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工作。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由招生就业处人员、二级学院干部、专业课老师、人生导师、辅导员全员参与组成帮扶团队,通过线上线下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建立工作台账,主动跟进持续开展就业跟踪,持续帮扶加快落实特殊困难学生就业。同时积极做好与中共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宜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宜宾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联系,协同开展就业困难学生帮扶。2022年组织参加在宜高校大学生“助航”就业提升班培训进校园活动、“长江首城·乐业宜宾”在宜高校专场招聘会和“乐业宜宾”大学生就业冲刺夏令营活动,提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供就业岗位。

四、开展“三个就业核查”,做实就业统计工作真实性和准确性

严格执行教育部“四不准”“三不得”要求,做好毕业去向落实率的统计及核查工作。2021年10月采用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推进2022届毕业生求职、签约、登记、查询、反馈等“一站式”线上办理,加强了毕业去向落实率动态统计工作。为保证毕业去向落实情况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制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2022届毕业生就业核查的工作方案》,通过专业-二级学院-学校三级自下而上的开展专业自我核查,二级学院自我核查,二级学院交叉核查和学校抽样核查的三级三核查,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做实做细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五、凝心聚力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下行、毕业生总量攀升等多重因素叠加的新就业形态下,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将积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的重要精神落在实处,做实做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配齐配强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团队,从思想源头上影响引导学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创新就业创业思路,构建服务地方发展新格局。立足宜宾,服务区域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为宜宾“5+2”产业人才生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唐红】

中青教育 | 微观中国·五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20:53:44

青年工美匠人“玩转”传统文化|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12:26:12

会馆里的摇滚青年:让传统文化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2-12-01 08:09:48

听鞠婧祎唱《琢光曲》,讲述文物背后的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30 21:30:00

我相信贝雕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青年报2022-11-30 08:52:26

影片《征途》:以邓清明为原型,讲述航天追梦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9 2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