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构建“六导”型就业育人服务体系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简介: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是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和优秀院校,曾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工作中构建完善“思想引导、压力传导、渠道疏导、方法指导、心理辅导、工作督导”六导型就业育人服务体系及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我校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居高位。
学校在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同时,还在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近些年毕业生薪资水平均超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2019-2021年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均在98%左右。用人单位对我校2019-2021届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评价均在98%左右。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始于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之一。学校1952年开始主要面向石油工业服务,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2021年1月经教育部批复,整合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转设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公办本科职业学校。学校是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和优秀院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教学资源50强”“育人成效50强”等荣誉称号。
一、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情况。学校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社会经济下滑、企业需求量减低、学生懒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就业工作无疑面临巨大挑战。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我校科学应变,变中求进,通过建体系、找方法、拓岗位、重指导、强帮扶、信息化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坚持“就业路上,不落一人”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思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全校上下艰苦努力,我校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居高位。
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学校在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同时,还在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校依托石油石化专业特色和行业优势,积极对接500强企业,每年都组织众多优质企业到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教育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每年以各种形式至少走访上百家优质企业,坚持深耕优势行业资源,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展多元化就业渠道。2020年、2021年毕业生500强企业就业率均为25%以上,2022年毕业生500强企业就业率提升至42%,在全国高职院校500强企业就业人数排行榜中排名第16位。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正式职工录用率在逐年提高。近些年毕业生薪资水平均超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2019-2021年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均在98%左右。
三、学校毕业生社会工作表现情况。我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对我校2019-2021届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评价均在98%左右。其中,在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14项个人能力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三个方面为“执行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在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8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三个方面为“专业应用技能”,“专业理论基础”,“社会实践经历”。这体现了我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及成绩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高度吻合,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实地走访,对我校毕业生给出的评价可总结为十五个字:吃得苦、下得力、学得实、用得心、干得稳。
四、学校就业工作特色。学校积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工作中构建完善“思想引导、压力传导、渠道疏导、方法指导、心理辅导、工作督导”六导型就业育人服务体系及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思想引导,鼓励学生尽快尽早实现高质量就业。教育部就业工作会议多次指出,当代大学生懒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这在我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也有所体现。学校通过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要求各系、各毕业班召开“就业育人”主题工作会及班会,积极组织学生收看“24365 互联网+就业指导”系列公益直播课,辅导员一对一的进行就业动员和思想指导,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同时,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制订毕业生离校前专项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就业指导活动,鼓励学生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建功立业。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和地方的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新疆籍学生返疆就业。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2、落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确保压力逐级传导不衰减。学校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始终坚持落实校、系两级“一把手工程”。对于学生就业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全力抓好、抓细、抓实。校、系两级都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作为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建立了家校互联机制,家校联合开展就业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择业,顺利开展学校就业工作。
3、积极探索市场需求,促进多渠道就业。学校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促进就业;紧紧盯住市场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以就业工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出发点,多粗并举做好就业工作。工作中,坚持“两融合、三联动、四结合”工作模式,稳步提升就业质量。“两融合”即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相融合。三联动”即校-系-班三级联动机制;“四结合”即校、系专场招聘相结合;就业与升学相结合;就业与应征入伍相结合;就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4、探索方法指导,激发就业活力。我校采取“四期联动”的分段谋策方式,逐个击破就业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即:在发动期,全面宣传,准确研判形势,精准摸清需求端和借给端,建立“一生一档”“一企一档”工作台账;在推进期,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实行大数据管理,做到“每日一填报,每周一通报”,校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各系就业工作;在攻坚期,通过实施联系人制度,做到精准帮扶。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全力实现就业;在决战期,对未及时就业学生做到“一对一服务”,进行个性化求职指导,实行就业帮扶包干制度。
5、开展心理辅导,消除就业恐慌。面对就业心理存在的择业期望值过高,“慢就业”现象严重等问题,学校积极拓展就业指导形式,结合就业工作实践,研究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为基础,以专家做讲座为辅助,积极探索寒暑假期间学生到企业体验活动;辅导员根据不同情况,通过个别交流、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方式,大力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心理帮扶;另外,学校组织毕业生参加模拟面试、简历制作大赛、就业动员等活动,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6、开展就业工作督导,促进就业工作落实。工作中,及时制定并完善《就业考核办法》,定期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建立健全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针对就业率、就业真实性、就业指导等多项指标进行细化修改,规范各系就业工作,强化过程管理,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分年级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稳步提升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同时,学校还严肃就业核查,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学校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要求,多次开展就业数据核查工作,逐步建立起“班级自查+系部核查+学校抽查”的三级联动机制,在确保学生就业数据真实有效的同时,挤出水分,实现学生充分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就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我们的工作原则,坚持“六导型就业工作机制”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河石大的就业工作人员将一如既往地以饱满的工作状态继续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