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南大,他和父亲成为同院校友
旧忆新篇,缘聚南雍
“97年入学的时候我们在浦口校区,当时那里是比较偏僻的,几乎每两周就要过江去补充生活物资。难得碰到校门口有卖烤羊肉串和新鲜橘子的小贩,那种美味直到现在还令人唇齿留香。印象最深的就是99年的那次徒步大游行了,当得知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同学们群情激愤,大家聚拢在大平台前,徒步去鼓楼游行,途中还碰上了东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同学,返回已是深夜。第二天上旅游地理课,一位五六十岁的老教授在课堂上情难自抑,教诲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南大人要自强,落后弱小就会挨打受辱!20多年过去了,他那鬓角花白的头发,掷地有声的嘱托,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激励着我坚持努力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
这是1997级城市与资源学系毕业生张毅回忆中的南京大学。他对学生时代的南大印象是美好的、闪亮的。绿意盎然的爬山虎,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书香四溢的图书馆,人声鼎沸的足球场……印象中镌刻的都是他们这一代人流光溢彩的青春。
“在南大求学的氛围很好,晚上常常要去自习室抢座位。那时候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新知识、新信息都是南大带给我们的,让我们打开了眼界。在南大学到知识是一方面,它的历史、人文、情怀同样重要。当初不觉得,现在回过头看,南大的文化深深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它质朴、厚重的文化点亮了我的人生。”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97级本科生毕业合影
春秋代序,时隔26年,当2023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张明泽考入南京大学,父亲兼学长的回忆与眼前的南雍园交叠重合,他看到了父辈的来时路,也看见了自己的新起点。 在2023暑假期间,这对“南二代”搭档父子对于如何在南大学好地理这个问题,进行了反复交流探讨。一有机会,张明泽就拉着父亲交流,询问他的求学经历,请教他的学习心得,倾听他的生涯体验。这是父亲的谆谆教诲,也是学长的殷殷期望。经过沟通、反思与归纳,结合自己在南京大学一年多的学习经历,张明泽有了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张明泽与父亲在北大楼前的合影
正心而立,笃行致远
“与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相比,最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姿态上好大学!”当年父亲张毅和他们系92名学生也曾迷茫、徘徊过,特别是在一人发一把小锤去野外考察时,有的同学兴趣浓厚,也有一些同学感到无法接受,认为这并不是他们理想中的专业。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自我调整,摆正心态、端正目标,扎根南大校园,苦读专业知识,渐渐重拾对地理的热爱。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各自的领域躬身耕耘,不懈努力,都闯出了一片天地。
实如父亲所言,地理是一门全面而综合的学科,一年半的时间里,张明泽登临黄土高原、游历江南水乡、攀上巍巍黄山、远眺浩浩长江,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加深了对自然与人文现象的认识。地理为他看待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更深入的眼光,他会在旅游时思考自然风光的成因与演化,也会在出租车上看着窗外的大街小巷,思考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世界于他而言变成了一部可以翻阅的书,随时随地都能阅读与思考,俯仰之间,皆是学问,令人入迷。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也没有白走的路,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学业、专业、职业、事业、志业“五业”贯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达成人生目标。
张明泽参加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实践活动
渠清缘何,广见慎思
张明泽选择地理科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当年的专业方向是土地管理与房地产管理,毕业后进入国土系统。生涯初期,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他迅速熟悉业务、上手工作起了至关重要作用。但随着工作岗位变动,需要卫生、文旅、财政、审计、市场监管、国资运行等各方面知识, 依靠的就是大学里所领悟的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除此以外,地理的学科特质与他的思维模式多有契合之处,这是张明泽选择地理的一个重要原因。父亲常对他说,地理是一门全面而综合的学科,研究时需要将宏观和微观的视角结合起来。既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也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地理,既要有高度,把偌大的地球缩小成一个小巧的地球仪;也要有深度,一个岩层、一个岩层逐步分析,解读岁月沉淀的故事。
同样的,在各个领域里,不仅要向广度延伸,纵观全局,也要向深度拓展,刨根问底。地理学习的经历,始终启示父子俩把宏观视野与微观求真相结合,更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弘毅求索,松柏自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父亲是在西北边陲小镇接受的教育,基础和底子与其他同学相比较为薄弱,但他用自己的经历证实,只要胸怀信心,拼搏奋进,就能够迎头赶上。父亲告诉他要始终牢记“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这句话,这是每一个南大人忠贞不渝的信仰。无论处于哪个人生阶段,身处何种工作岗位,都须把“南大以我为荣”作为目标追求,勇毅前行,勇猛精进,做无愧初心、不亏德行的南大人。
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张明泽感到,在南大,平台十分宽广,机会良多,容错的空间也很大,你我不必局限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不必非要有十足的把握才开始行动,要敢于从零开始挑战自己,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自信,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在他眼中,身边的同学都十分优秀,有自己的小兴趣和新想法,欣赏、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令他受益匪浅。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那就“让玫瑰成为玫瑰,让松柏成为松柏”,勇敢、坚定地做好自己,做独一无二、闪闪发光的南大人。
张明泽与24级新生交流分享
与父亲张毅年轻时的南大相比,如今的南大在食宿条件、教学设施以及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但南大的精神底色始终如一,“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句话被每一位南大学子铭记在心,不那么张扬,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一个人的精气神,在那些奋进的日子里给人激励,在那些平淡的日子里令人安心。
在南大求学,不仅是张毅、张明泽之间的父子传承,更是两代南大人之间的精神传承。 父亲循循善诱、以身作则,使张明泽对自己的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更让他领悟父亲身上的南大精神。学在南雍,是一路上下求索,汲取学识涵养,亦是品悟先辈历程,铸就自身灵魂。而今,父辈的他们如今已经走上各行各业,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张明泽感叹,我们作为南大青年,承载着南大的梦想,让明日的南大以我们为荣,这是前人的圭臬,亦是吾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