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学期第一,清华这位班主任如何做到?
他“没有一点架子“
每个学期都会逐一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与每个学生至少单独见面交谈一次
他还在学生节中作为教师代表朗诵诗歌
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他一贯“亲力亲为”
为了让学生入学后
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提出建立全新的“知行”框架
为了能让更多学生参加到科研
亲自申请立项两个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
他带领的行健-车辆1班
连续5个学期
成绩位列同年级理工衔接班级第一
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优良学风班”
一次获评校优秀班集体
并被学校推荐到北京市
参评市级先进班集体
他就是2024年清华大学
优秀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
李显君
带领大家走好大学的每一步
对如何做好班主任这件事,李显君从学生们入学前便已经开始准备。
他不仅研究了近年来书院学生的情况,还和身边的学生主动交流,深入了解当代年轻人的需要。
如李显君所言,“三十个学生交给我,到底要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真正和学生见面之前,我就要有明确的框架与目标。”
也是因此,李显君在同学们入学5天后的第一次班会上就提出了明确的“知行框架”:具备战胜挫折的能力、树立自己的目标、注重团队精神、学会爱与感恩,希望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李显君和同学们开第一次班会后合影
在初入大学的同学们面前,李显君特别强调了“重视学习”这一点。
李显君发现,过去的经验证明,面对更高强度、难度的大学课程,许多学生可能会有不适应,格外需要师长与集体的帮助。
秉承着“互相帮扶、不落一人”的信念,李显君和班级辅导员设计了集体自习、学习小组等组织形式,营造大家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推动了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
同时,李显君始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刚开学的时候,李显君就针对大学阶段可能面对的竞争压力、生活烦恼等,为学生们打了“预防针”。而当学生真正遇到难以解决的个人问题时,李显君则会选择点对点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其考虑,为学生们出主意、解困惑。
李显君给同学们寄语
“会在开学初与同学约时间面谈,会在答辩时为我们记录下精彩瞬间,会在推研等重大事件中不遗余力地帮助同学们,提供宝贵的信息……”当被问及与班主任的回忆时,行健-车辆1班的柯泽泓同学一口气说出了一连串李显君为同学们做的事情。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李显君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常态。无论是集体的班会,或是单独的交流,他总是要花上不少的时间提前准备。
也是因此,他总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状态,精准地解决学生们的问题,让学生们的大学生活,更快乐、更充实。
中秋节到来之际,李显君和同学们聚会
这样的关怀是全面的,却也不是过度的保护。“与学生交流,泛泛地谈是没用的,主要是要摸准学生的需求。”相比于直接的说教,李显君更希望能通过引导,让学生们获得成长。
这样的尝试从第一次班会就已经开始,李显君向学生们介绍了“驱动力”的概念与案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三个问题:行健-车辆1班为什么而存在?行健-车辆1班应该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集体?什么对行健-车辆1班最重要?
继而,他鼓励同学们自己来寻找答案,正如他所说,“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最终认可的班集体的理念内核,才真正能够影响他们。”
在科研上,李显君也格外注重引导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和科研兴趣,通过赠书、推荐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们自由探索各种学术可能。同时,李显君自己也开设了SRT项目,为更多学生探索科研提供机会。
李显君和同学们开组会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家国情怀
在鼓励学生们探索科研、充实大学生活的同时,坚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李显君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定的最高目标。
在第一次交流带班事宜的时候,李显君便和班级辅导员共同确立了班级建设的使命和理念——不负“强基计划”,引导学生们成为栋梁之才。
在李显君看来,大学中的科研与爱国教育不应该是两条线,而应该拧在一起;班主任应该承担起“拧起这两股绳”的责任。
“学生只有树立起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才能不惧未来挫折和困苦,才有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同学们入学后第一个学期的“一二·九”主题党团日和与其他班团集体组织的联合主题党团日上,李显君都选择用生动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何为家国情怀、如何培养家国情怀。
李显君也不吝啬于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与科研思路。正是看到了我国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李显君明确了自己的学术目标:“只有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才能寻找到核心技术的突破机制,真正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国家的发展。”
李显君将自己的家国情怀,用平实具体的语言,传达给了更多的学生,以此鼓励学生们多做原始创新的尝试。这也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起与班主任相处的点滴,柯泽泓说:“李老师不止一次强调过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路线的意义,也时常在班会中鼓励我们做真科研、作真贡献,让我印象深刻。”
李显君在行健书院学生节上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同为行健-车辆1班的学生,马梓涵则对李显君在行健书院学生节上的诗歌朗诵《期待》印象深刻。“李老师在学生节上朗诵了他创作的诗歌,其中饱含对同学们的关切与期望,让全场的同学们都非常感动。”诗里,李显君这样写道:
“我期待
二十年后
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你们的汗水
挤满围堵的国家崛起的征途上,有你们的丰碑
布满荆棘的民族复兴的大业里,有你们的智慧”
作为班主任,李显君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尽数浓缩于此。最让李显君欣慰的是,这样的教导,真的进入了学生们的心坎。
这三年来,他收获了不少同学的积极反馈。同学们对家国情怀的思考,对未来理想的明晰,都让李显君无比高兴。
面向未来,他依然没有忘记总结问题,充分准备。在最后一个学年,“视野打开,思维打开,情怀打开,创造力打开”,成为他对学生们的新期待,班主任工作的新目标。而这,也将成为他班主任工作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