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首页 >滚动 >正文

送别黄旭华院士 有一种致敬是“不远千里,送您一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年02月11日

今天上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送别仪式在湖北省武汉举行,许多群众自发前来送别,其中还有很多人,是特意从黄旭华的广东老家赶来的。

送别黄老,有一种致敬是“不远千里,送您一程”。

黄旭华的六弟 黄绍赞:他对我的影响很深,给我很大的鼓舞,我的人生是跟着他走的。他是我的好兄长、好老师。

黄旭华家中一共有兄弟姐妹九人,黄旭华排行第三。今天来送别黄老的亲属中,有的人当年曾经不理解,老三黄旭华为什么30年没回过老家。转折发生在1987年,黄旭华把一期《文汇月刊》寄给了母亲,杂志刊登的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讲述了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事迹。

黄旭华的六弟 黄绍赞:我母亲当时已经90来岁了,带上老花眼镜一看,这个杂志就说了黄总设计师有姓无名,但是也说到了黄旭华妻子李世英的名字。我的母亲也是有知识的人,她一看就知道这是我的儿子老三,把他全身的精力都倾注到核潜艇事业,这个事情应该理解。

在百姓眼中,他是共和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1958年,黄旭华奉命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绝密研发,从此“人间蒸发”30年。1988年,62岁的黄旭华为了测试第一代核潜艇下潜最大深度,亲自随艇深潜,成为世界首位参加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

他曾写道:“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黄旭华本名叫黄绍强,黄旭华的名字,是他后来自己改的。

黄旭华的六弟 黄绍赞:原来叫黄邵强,我父亲跟他起的名字是要为祖国强盛。但是后来他说我一定要让我们的祖国像太阳一样旭日东升,所以叫旭华。中华民族,一定要像太阳一样旭日东升。

送别仪式当天,还有许多群众自发来到武昌殡仪馆为黄老送行。

连日来,送别黄老的鲜花汇成了海洋,鲜花上的卡片内容满是对黄老的不舍和敬意。

“黄总师一路走好,核潜艇36棵青松敬”,这束花的落款令人泪目。中国第一批核潜艇试航员被誉为“36棵青松”,他们隐姓埋名,每次出海前都要写下遗书,出航可能就回不来。

武汉市民 方女士:我认识黄旭华院士,他不认识我们,我看到他的事迹,我在家里哭了一场,我觉得我们要追的星就是这样伟大的人。我们要让年轻的孩子们懂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人为我们的国家挺起来。

有一种选择叫隐姓埋名,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黄老常说:

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送别、缅怀黄旭华院士。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杨潇 文为明 倪晶依 刘东立)

【责任编辑:曹金锋  编辑:胡庆章】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马东峰:良渚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

中国青年报2025-02-07 08:23:26

没有“镜头面具”,成就真实的《十三邀》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21

蔡皋:童年的色彩,传说般奇妙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19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马东峰:良渚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

中国青年报2025-02-07 08:23:26

没有“镜头面具”,成就真实的《十三邀》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21

蔡皋:童年的色彩,传说般奇妙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19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