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哈佛归来,他在清华“带芯上岗”

来源:清华大学2025年02月11日


他,是芯片建筑师

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

前往哈佛大学读博

获得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终身教职

担任国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的咨询顾问

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

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为培养中国自己的芯片人才

解决中高端芯片技术难题

他选择从大洋彼岸归来

全心投入祖国的集成电路芯片研究

他就是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孙楠



本期的“归国清华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

孙楠与他的报国“芯”


“出国就是去学技术”


2002年

孙楠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本科期间,他成绩优异

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

在当时,中国的芯片很多要依赖国外进口

深知这一情况的孙楠认为

“要怀着开放的心态走出去

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团队学习交流 

学成之后,将所学所得回馈给祖国”



2006年,从清华毕业后

孙楠选择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为研究方向

深耕模拟和混合信号领域

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010年,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

孙楠前往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任教

着手组建起自己的科研团队

自此,他也踏上了学术道路上

一段艰难的岁月


即使深知“科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得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但在2012年到2016年

这长达五年

没有核心论文发表的“沉寂期”中

外界的质疑如潮水般涌来

孙楠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那段日子里

实验室中,孙楠全心投入科研

实验室外,踢足球以及陪伴家人郊游

成为了孙楠缓解压力的良方

凭借着对科研的热爱和骨子里的坚韧

他将外界施加的压力一点点地驱散


漫长岁月里的默默沉淀

是为日后的一鸣惊人积蓄力量

2017年起,孙楠带领团队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他获得了德克萨斯大学的终身教职

还担任了国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咨询顾问

这既是行业对他能力的认可

也是他不断挑战自我的里程碑



带“芯”归来,践行清华人的担当


芯片又被称为“工业心脏”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大到航空航天、高铁电网、新能源汽车

小到手机、电动玩具

芯片应用于智能时代的各种场景

在电子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

甚至可以决定电子系统的性能


芯片设计与制作相当于

用纳米级别的材料建造一座建筑

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属于难度最高的级别

即使近些年国内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

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中高端芯片占比却依然很低



此时身处国外的孙楠

在芯片设计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他在行业顶级期刊

《IEEE固态电路学报》(JSSC)和

行业顶级会议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发表论文数十篇

获得了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固态电路协会首次颁发的

新前沿奖(New Frontier Award)


他担任过IEEE电路与系统协会和

固态电路协会杰出讲师

培养的27名博士生中

有11人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等知名高校


负笈游学,学成而归

从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汲取国际前沿知识

到培养出一批活跃于

芯片产业与学术前沿的优秀人才

已在国外拥有成熟团队和丰硕成果的孙楠

仍记得留学的初心

“要为自己国家做点事情”

2020年,孙楠辞去海外终身教职

全职任教清华



回国意味着

放弃在国外积累的资源

搭建新的团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买仪器、搭实验室、教学生这都是要时间的

新招收的学生也要教上几年才能步入正轨

而我们的芯片从有一个想法

到建模、流片再到测试也有长达一年的周期

最后才能取得一些成果”


但孙楠始终认为

“如果有能力,还是要在国内发光发热

这是一个清华人应有的担当”

在他看来

除了知识,清华大学带给他的

更是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

信念和追求


培养“顶天立地”的芯片人才


“清华其实非常讲究‘顶天立地’

‘顶天’的意思是说你能够创造新的知识

‘立地’则是你能够把你的知识

变成一个产品、解决实际难题或者需求”

因此,孙楠一直坚持将

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利用双线并行



自从2020年回国以来

孙楠团队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所研发的多项高性能电路设计技术

已成功落地于五十余颗芯片产品中

在电网、高铁、工业测控

仪器仪表、电动汽车等

众多关系到

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

实现了对国外同类产品的进口替代

并在一些核心技术指标上超越了国外产品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全世界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

增长的势头都很快

这要求我们的芯片创新及

相关的技术转化要更快”


为尽快推进成果转化利用

孙楠与团队

在工业与科研双重视角的结合下

推进中高端芯片研发制造

“用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可靠更高效的芯片

满足自主可控的需求”



2023年

凭借在学术与科研领域的卓越表现

孙楠获得了“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2024年

因在芯片设计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孙楠入选了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会士(IEEE Fellow)名单



重回清华,在孙楠的眼中

与十几年前相比

一些肉眼可见的变化正在发生

教室翻新了

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了

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更丰富的培养资源

有能力的年轻老师

也能独立建立团队、招收博士生

拥有更多的空间去发展


谈及未来,孙楠乐观地表示在回国后

“想再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

同时,他也有着三个希望实现的目标

“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国家所需要的领域完成技术攻关

二是将技术化为应用,解决国内需求

尽快应用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破解技术难题

三是为清华大学、为中国

培养更多的芯片人才”



如今的中国

在高精尖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正在逐步缩小

实现技术追平、弯道超车

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芯片领域这条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上

孙楠和他的报国“芯”

将继续怀着科技强国的初心与使命

走向更为辽阔的未来与远方


更多归国清华人的成长故事

我们将继续为你讲述


【责任编辑:曹竞  编辑:毕若旭】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马东峰:良渚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

中国青年报2025-02-07 08:23:26

没有“镜头面具”,成就真实的《十三邀》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21

蔡皋:童年的色彩,传说般奇妙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19

伊朗姐妹花在天津“邂逅”中国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3:16

新一年,传统文化讲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11 06:02:45

青年眼中的年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5-02-10 08:20:40

马东峰:良渚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

中国青年报2025-02-07 08:23:26

没有“镜头面具”,成就真实的《十三邀》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21

蔡皋:童年的色彩,传说般奇妙

中国青年报2025-02-06 22:13:19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