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馆长来了

张旭云:云冈石窟的“末梢”藏着一个“小博物馆”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佳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01月03日

  在大同云冈石窟工作的34年里,张旭云做过景区的讲解员,跟财务科的账本打过交道,也背相机记录了石窟佛像和景区建设的变化。如今,她已是云冈石窟博物馆的副馆长。

  张旭云管理的是一个6640平方米的“小博物馆”,藏在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最“末梢”,只有7个工作人员、5个保安和8个保洁员,研究、收藏、保护、展示着与云冈石窟相关的文化遗产。

  不是所有来到云冈石窟的游客都会走到这里,但张旭云一直在她的岗位上。

  中青报·中青网:你在云冈石窟博物馆的工作日常是怎样的?

  张旭云:从每天进馆开始,检查开馆准备,与夜班保安交接、确保展品安全与文物状态稳定,巡视展厅,保持环境整洁,消除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接待游客,及时处理投诉、建议,参与布展及宣传教育活动……总之,日常工作繁杂,且日复一日,甚至可以说有点枯燥无味,但我依然觉得有意义,在这里我有存在感。

  云冈石窟有着约1600年的悠久历史,但云冈石窟博物馆是2011年才建成开放的。这里主要展出云冈石窟窟前、山顶考古发掘的文物400多件。游客进入大景区后,先看石窟,参观到最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博物馆,从这里了解石窟背后的故事。这里的文物虽已脱离了石窟母体,但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向我们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你1990年就来到云冈石窟工作,当时这里是什么状态?

  张旭云:云冈石窟是大同的“名片”,我又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从小就知道城西有座“大庙”、里头有“大佛”。初中的暑假,我和同学们一块去过,骑了两个半小时自行车。

  云冈石窟距离城市比较远,交通不便,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在当时不是什么“好单位”。但“大佛”的形象很吸引我,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云冈招聘讲解员,我就来了,也没想太多。

  当时的大同是“煤都”,云冈石窟就在109国道旁边,每天有两万多辆煤车从这儿经过,尘土飞扬,路两边都是煤渣。当时佛像身上覆盖着厚厚的“黑纱”,我们也很脏,鞋面上、鼻子里都是黑的,石窟对面的十里河水也变成了黑水。环境可以说比较恶劣。

云冈石窟博物馆。视觉中国供图

  当时的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积极呼吁改变这些问题,拟定了《云冈石窟保护规划》上报;1996年国家文物局正式下文,规划获批实施。1998年,109国道云冈段的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全长26公里,耗资2.3亿元,才解决了云冈石窟的煤尘污染问题。此外,大同市发布了《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了维修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石窟的生存空间与保存状况。

  中青报·中青网:最初做讲解员是什么感受?

  张旭云:当时能在云冈石窟当个讲解员,是很自豪的,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们一批招了5个人,到石窟后,不知道这么复杂的石窟该咋看,更别说给别人讲。单位邀请了很多专家学者给我们讲课,我记得有佛教史、建筑史、北魏史、石窟艺术等课程,半年后考核,成绩合格才能上岗。我觉得在讲解接待工作中能体会到做“桥梁”的快乐。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来云冈石窟参观时,尽管我只是跟在后面,也觉得很荣幸。

  中青报·中青网:这些年来,观众是不是越来越重视讲解服务?我们讲解的形式和内容会有一些变化吗?

  张旭云:确实,随着时代进步,整个社会已经步入一个持续学习的阶段。进入大景区的游客会主动购买讲解服务,对讲解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整个景区日常有80多名讲解员,到了旅游高峰期,还会增加200多名季节性讲解员。

  过去的游客只是觉得来云冈了,看了,拍张照片,走了。现在的游客不再满足于静态的观赏和表面的基本介绍,而是渴望通过多角度,例如历史、美学、建筑、保护等领域的深入讲解,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和更深刻的文化体验。很多游客来之前都是做过攻略的,想要了解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们的讲解员也有被问住的时候。

  因此,我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每年都会对讲解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教材也在变化,不仅要讲解展品的基本信息,还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日常讲解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增强讲解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今游客的类型越来越多元,还有很多专业人士、研学儿童和国际游客。讲解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云冈石窟博物馆。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2000年你调入计划财务科后,主要参与了哪些工作?从这个角度了解到的石窟是怎样的?

  张旭云:我是在成人自考读了山西大学的财务专业之后进入财务科的,每天面对的就是数字了。当时主要是为申报世界遗产做准备,还有资金的筹措、专项经费拨付等工作。

  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利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2001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升了云冈石窟的国际知名度,政府也加大了对云冈石窟的保护力度,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抢救性保护措施,包括加固石窟崖体、清理石窟内积土与杂物、修复壁画与造像等。这些举措的实施得益于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与实施,以及当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理念。

  中青报·中青网:2005年你进入数字化室工作,为石窟和石窟保护的历程拍摄了大量照片,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张旭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工作经历。2003年云冈石窟就启动了数字化保护项目,对石窟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记录,可以实现石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云冈石窟博物馆外景。受访者供图

  我刚开始是整理照片档案,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摄影知识和技巧。2008年至2010年正值云冈大景区的建设时期,大同市对云冈石窟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我就在周边的一镇六村间奔波,背着相机记录拆迁前后的场景。那时周末和节假日也无暇休息,就想着多拍一些,否则这些历史痕迹就没有了。我把村庄变化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留下了很多档案资料。

  到了2013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开始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出版20卷的《云冈石窟全集》,我也参与了其中洞窟拍摄的工作。

  由于佛像位置较高,我们搭了脚手架进行拍摄。刚爬上十几米高的时候,我还很害怕,感觉脚都抽筋了,直冒冷汗。等看到了佛像,恐惧就根本不是问题了。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与佛像对视,尤其在四周寂静的时候,真的能体会到千年前石匠们开凿石窟的那种虔诚与匠心。我还惊奇地看到了一些小佛像身上的鎏金。这种心灵上的震撼与满足,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张旭云(左一)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这几段经历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以前,我可能更关注石窟本身的艺术成就,而现在,我会更多地思考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变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视角的转变,让我对石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中青报·中青网:2017年你成为博物馆的副馆长之后,看到的又是一个更宏观的石窟,有哪些新的观察呢?

  张旭云:随着石窟保护、学术研究、对外宣传各项工作的深入,云冈石窟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现在是旺季更旺,淡季不淡。2023年,云冈石窟年度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是截至当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而2024年到8月,入园人数就已经超过300万人次。

  现在的节假日,我们都是加班加点,全员上岗,应对客流高峰。往年是小长假游客增多,但是2024年从暑期到8月底,游客量一直很大,但基本在我们可承受的范围之内。2008年改造后,景区比过去大了10倍,接待能力也在提升。我们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检票口和讲解员,包括对景区内卫生间进行智慧化升级,增加移动卫生间,设置女士专用卫生间……各方面都在动。

  中青报·中青网:云冈石窟博物馆目前在做哪些工作,未来还会有哪些活动呢?

张旭云为云冈石窟拍摄照片。受访者供图

  张旭云:目前我们的基本陈列在升级改造中,只开放一个临时展厅,正在展出“高致:五岳系列艺术展”。

  云冈石窟博物馆因临时展览较多,目前还没有语音导览器,这方面随着基础陈列升级改造会逐步改善。我们计划开发一系列智能导览系统、互动体验;还将建立一个云冈石窟数字博物馆,通过互联网向全球观众展示石窟的全貌。

  现在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展览,引进展览,也对外交流展出。2024年我们共举办了16场展览,与各大博物馆及高校进行联展,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联展,反响都很好。

  最近,我们在台湾举办的“芥子纳须弥——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开展,台湾民众可以近距离欣赏云冈石窟的艺术珍宝,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两岸人民在文化层面的深度互动。

  2025年我们会有更多、更丰富的展览,也计划走出国门,让更多热爱石窟艺术的观众认识、了解云冈石窟,让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真正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蒋肖斌,王国强  编辑:侯歆钰】

在非遗中跨年,文化激活青年的创造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49:54

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2:46

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3:45

一场被公益宣传打断的乡村春晚

中国青年报2024-12-30 06:55:24

回声

中国青年报2024-12-30 06:49:24

原创舞剧《乐和长歌》首演,全景呈现楚式浪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25 23:01:40

探寻文化中国的青春密码|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12-24 09:37:45

我们的青春 不舍“二人转”

中国青年报2024-12-23 0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