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精雕细刻 冰雪生辉

作者:郭晓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2日

本报记者 郭晓龙 文/图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里的冰雪雕。

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上的群马雪雕。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里的冰雕。

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上的悟空雪雕。

入冬以来,“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再次迎来文旅热潮。为迎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哈尔滨在多处设置了主题丰富、形态多样的冰雪雕作品,广受市民游客欢迎。

从1963年兆麟公园首届冰灯游园会,到如今享誉世界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雪雕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今天,冰雪雕刻师在创作理念、主题、形式、材料等方面不断创新,冰雪雕艺术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外形与内涵,成为严寒中一道美的风景线。

艺术与科技的交融

蓝紫色、浅橙色、藕荷色……一组莫兰迪色系冰块做成的青铜器、玉龙、玉璧等彩色冰雕作品,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阳光下显得色彩缤纷。

“这是新研发的‘植物有色冰’,我们从木材、树叶、花朵里提取植物色素,用于彩色冰雕制作。”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鑫捧起一块彩冰说,它不仅环保无污染,而且色彩更加柔和、耐看,还不掉色。

传统彩色冰块大多由丙烯颜料和食用色素制作而成,容易掉色,且冰块融化后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为此,张鑫联合其他学科专家,共同研发出“植物有色冰”,其成本比食用色素制作的彩冰还低约1/3。

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创作过程需通过去除材料以达到艺术效果,被称为“减法的艺术”。冰雕重在雕刻,美在晶莹剔透;雪雕注重塑形,美在洁白朴实。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冰雕面临着材质、造型等方面的瓶颈。从业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科技冰雪应运而生。所谓科技冰雪,即结合现代科技,对冰雪雕艺术进行适应时代的更新升级。“这也是新质生产力在促进冰雪雕艺术发展方面的表现。”张鑫说。

例如,传统冰建筑多由天然冰经切割、砌筑而成,但天然冰强度较低,冰建筑的造型和规模难免受到限制。近年来,一些团队通过在水中按比例增加纸屑、纤维等物质,形成更具黏合度和拉伸力的复合冰。复合冰不仅无味无色,而且硬度能达到混凝土的80%,可以制作出跨度两三千平方米、内无支柱的立体造型。

“由此更新了冰雕的创作材料,催生出新的艺术风格与形态,也为大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冰雪文化体验。”张鑫指着一张照片说。画面是上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备受游客喜爱的“天空之舞”景观,其中的冰餐厅、冰酒吧、冰酒店都是由复合冰材料打造而成。

除了材料创新,冰雪雕工具和技法也因科技助力而大为丰富。据悉,20世纪60年代,国内还没有专门的雕冰工具,当时的冰雕师在创作中摸索出了常用的几十种工具,也研究出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如今,电动工具日益普及,多种形状的直磨机钻头能够快速打磨冰块。“原本手工打磨需要一天,使用电动工具后,半天都用不上了。”张鑫说,电动工具还帮助他们研发出了背面雕刻、正面欣赏的“反雕”技法。

科技助力,让冰雪雕艺术在创作材料、工具、形式上不断更新,进而产生出新的冰雪视觉艺术景观。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也采用了许多“黑科技”,如多普勒雷达、音频传感、投影技术、柔性洗墙灯技术等声光电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冰雪雕艺术的观赏性、体验性、互动性,展现出自然与人文、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之美。

冰雪世界流光溢彩

傍晚时分,夕阳为冰雪大地披上一层温暖的霞衣。随着夜色降临,五彩斑斓的灯光亮起,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犹如黑夜里的“水晶宫”,似琉璃仙境般流光溢彩。

“我儿子特别激动,连走路都在蹦蹦跳跳。”俄罗斯游客安迪第一次带家人来哈尔滨,首站就直奔冰雪大世界,“特意前来感受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的风采。”

本届冰雪大世界的主题为“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是即将在哈尔滨举办的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口号。“园区的主形象大门‘冰雪同梦’,以冰雪与心形相互交织的形态,象征亚洲各国各地区有着同样的冰雪梦想。”冰雪大世界市场营销部副部长孙泽旻介绍。

走进园区,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憨态可掬,传递着“哈尔滨欢迎您”的信息。抬眼处是由错落有致的冰柱簇拥而成的主塔,名为“亚洲同心”。“主塔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官方会徽为设计灵感,塔心为太阳形态,代表亚洲及亚洲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两侧环绕着巨龙和鹰,冰柱自底部向上渐次内收、逐级攀升,表达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愿景。”孙泽旻说。

中国的天坛、日本的大阪城、韩国的崇礼门、蒙古国的国家宫……园区内将亚奥理事会成员42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地标景观,用冰雪雕的形式进行艺术再现,让游客“足不出园游亚洲”。

“哈尔滨太浪漫了,这里的冰雪建筑很神奇、很壮观,来到这里仿佛置身童话世界。”参加第六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采风团的巴西青年导演佩德罗·尼希被眼前的冰雪仙境深深震撼。

“借着亚冬会的东风,我们致力于打造沉浸式冰雪运动体验,让冰雪大世界不仅是游玩胜地,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纽带,让世界各地的朋友感受中国的热情与友好。”孙泽旻说,园区还提供了多语种志愿服务。

红帽子、红围脖、圆滚滚的雪白肚子上有两颗红色的心……自落成以来,群力音乐公园“大雪人”雪雕受到游客热情欢迎,日访客量近万人次。

“‘大雪人’高18米、宽13米、厚约10米,用雪量有2000多立方米。”哈尔滨市道里区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大雪人”以纯净洁白的姿态现身,今年,他们提前建了沉淀池,对江水进行沉淀净化处理,从源头把控雪质,使用先进的造雪机进一步提升雪的纯度,并严格做好拉运雪坯车辆的清洁工作。

不仅用雪考究,“大雪人”的“配饰”也细节满满,其红帽子、红围脖和两颗小红心并非染色,而是用红色绒布制作而成。哈尔滨市道里区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我们专门找来服装加工厂为其定制,仅围巾就长22米、宽2米。”

雪雕大赛高手云集

“这是本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的一项重点展示内容,名叫《冰雪之舞》,造型是3位花滑运动员,这件作品也是为了迎接亚冬会制作的冰雪艺术主景观。”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对面的工学桥上,校团委工作人员田文佳介绍,这座长8米、高4米、宽4米的雪雕作品由10多名学生耗时三四天完成。

“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是一次实地练兵的宝贵机会。”带队制作主景观的教师杜兆群说,为迎接本届比赛,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队员们已经在油泥和黏土上做了许多练习。

“我们这次的参赛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名《万象更新——蜕变》,塑造了一条银蛇蜕皮的过程,也是为迎接农历蛇年新春而作。”谈及比赛和作品,杜兆群信心满满。据悉,杜兆群已经带过40多支队伍、200多名学生,获得过众多雪雕大赛奖项,仅世界和国家级冠军就有23个。

顺着工学桥往前走,眼前是一片“雪立方”的世界——50多块长、宽、高均为3米的雪块规整摆放,10块较小的雪块散落其间。这是本届大赛参赛团队将要用到的雪块。

起源于2009年的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目前已是第17届。作为承办方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将独特的冰雪文化与自身办学特色结合,打造出集教育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十几年来,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87所高校、6200多名中外大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他们在寒冬里心怀热爱,挥洒汗水,累计创作了700多件雪雕作品。

“除了国内40多所院校,本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还有泰国、俄罗斯、英国等9个国家的20多支队伍参加。”田文佳说,本届大赛的国际参赛团队数量创下历届新高,促进了中外雪雕艺术的交流,也加强了中外青年学子之间的对话。

每次大赛结束,哈尔滨工程大学都会迎来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雪雕作品。“我想这也是我们传承冰雪文化的一种表现。”24岁的张永明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天生喜爱冰雪,刚刚成为机电工程学院设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参赛了。“我的专业会接触一些雕塑类的练习,因此上手比较快。”张永明一边介绍自己练习雪雕时制作的油泥,一边说,参加比赛可以和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交流,共同精进技艺,他非常期待正式比赛的到来。

【责任编辑:李丹萍  编辑:郭韶明】

在非遗中跨年,文化激活青年的创造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49:54

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2:46

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中国青年报2025-01-02 05:53:45

一场被公益宣传打断的乡村春晚

中国青年报2024-12-30 06:55:24

回声

中国青年报2024-12-30 06:49:24

原创舞剧《乐和长歌》首演,全景呈现楚式浪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25 23:01:40

探寻文化中国的青春密码|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12-24 09:37:45

我们的青春 不舍“二人转”

中国青年报2024-12-23 0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