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经略贵州开发西南,直把他乡作故乡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2024年12月20日

编者按: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迹”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明初,明朝廷遂行“北守南进”“调北征南”的国家战略。明太祖朱元璋一纸政令,傅友德、沐英等率30万大军挥师南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揭开了贵州屯田练兵、建立行省的序幕。

经略贵州以平云南

位于安顺市北门外的马桑坡,是梅氏入黔始祖梅忠随明朝征南大军攻克普定(今贵州省安顺市)时军队扎营的地方,后来成了梅家祖坟茔地。

贵州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安顺市作协主席梅培源,是安顺梅氏的第二十一代后人。他介绍说,据《梅氏宗谱》记载,入黔始祖梅忠原籍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于明官校慰镇抚司。明洪武二年(1369)即在朱元璋麾下南征北战。明洪武十四年(1381),梅忠随“调北征南”的大军攻克普定(今贵州省安顺市),即奉命驻扎于城北马桑坡,从此落籍黔中。

明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为完成全国一统,先后七次派使劝降盘踞在西南的元梁王未果。次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夺取对西南的统治权。当时,盘踞西南一隅的云南,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隔着千山万水。连绵起伏的山脉逶迤延伸,如同天然的屏障,使明朝军队南下的路途极为险峻和不易。

在《边缘与中心——历史格局下的屯堡文化研究》一书中,学者吴斌指出,“湖广地区在蒙元以后逐渐繁荣,从湖广经贵州入滇也逐渐成为当时的首选。”因而,作为西南腹地的贵州连接西南数省的通道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更加凸显。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下令兵分两路,北路由都督郭英、胡海洋、陈桓等率兵五万,由永宁(今四川省叙永县)趋乌撒(今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东路由傅友德等亲率大军由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沅州(今湖南省芷江自治县)趋贵州普定(今贵州省安顺市)、普安(今贵州省盘州市)。

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七星村的七星关古驿道,为明初大军经过之地。

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在调北征南之初是通道和军事据点。在平定云南之后,则为控制西南尤其是云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明史记载,梁王败死、云南收复后,为长久控制云南,朱元璋命令整修通往西南各地的驿道,将西南诸省相互连接,贵州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展露,并在驿道沿线遍设卫所,有重兵驻扎。

征南战争以前,就设置了贵州卫、永宁卫、黄平所,置时俱隶四川都司。征南期间,设置了平越卫、普定卫(置时俱隶四川都司)、乌撒卫(置时隶云南都司)、贵州都司、毕节卫(置时即隶贵州都司)。征南以后,又广设卫所。经过调整,18卫及2直隶守御千户所隶贵州都司,“东六卫”始终隶湖广都司。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分会副会长、安顺学院博物馆馆长吕燕平认为,屯堡文化为明代卫所军制下的产物。“明代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贵州地域的24个卫所,作为明王朝在贵州的军伍系统,建置兴废、治理变迁,军官选拔、考评、升迁、袭任,军事训练、征战参与,为其常态。”

广置屯田开辟家园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鲍家屯后有靠山,前带流水,侧有护山,远有秀峰,住基宽坦,水口紧锁。每年春天,成片油菜花盛放,总是会吸引无数游人徜徉其中。

鲍氏入黔第二十一代后人鲍安凤介绍,鲍家屯是鲍氏入黔始祖鲍福宝为屯田驻守开辟的家园。《鲍氏族谱》记载,安顺鲍氏自明初入黔,始祖鲍福宝,原籍徽州府歙县新安卫棠樾村太和舍人,因“调北征南”入黔。为安置家小,擅堪與观风俗的鲍福宝于黔中得一邑,询其名曰杨柳湾簸箕凹,遂定居于此。

明初,都司卫所建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屯军的进驻。明代的卫所军制,以5600名军人为一卫,卫下设5个千户所,千户所下又设百户所,一般以百户所辖军人为驻军屯田单位,一边戍守,一边耕种,久而久之,就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个“屯堡”村落。

“征南”之外,明王朝又发动“调北填南”,令百姓从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区“移民就宽乡”。跨越山川的大规模迁徙,为贵州带来了大量先进生产力与屯守力量。屯堡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落地生根,推动贵州开发。

已故屯堡文化研究专家范增如在《明代贵州卫所屯田比较谈》一文中指出,明洪武年间所置卫所,都在“调北征南”时南、北两路大军进军云南的路线上,亦即湖广、四川进入云南的孔道上。可以说,贵州广置卫所是征南战争的产物和延续,设置目的不外通道和“控夷”。

屯田的分布,则与卫所分布呈密切相关。2021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屯堡考古调查,以府州、卫所遗存为“干”,以屯堡、墓葬等为“枝”,驿道、碑刻等为“叶”,主次分明地开展考古工作,这是贵州首次从考古的角度,对屯堡及相关遗存展开系统的调查工程。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闵凯介绍,考古队围绕“一线路”进行,主要围绕卫所分布展开,目前已完成贵阳市、安顺市各区县以及锦屏县、天柱县、黄平县、镇远县等地初步实地调查。

“屯堡村落选址与卫所城址的选址有一定相似性,主要考虑水源、地形、平坝三个特征,以便于生活、屯种,一定程度考虑到了防御需求。”闵凯介绍,屯堡的分布格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贵阳至安顺一带,屯堡围绕卫所呈片状密集分布,这得益于该地区中低山丘陵地带的河流和平坝较多,非常适合生活和屯种。而在黔东地区,如镇远卫等卫所,由于地形多为大山和峡谷,屯堡分布相对分散,穿插于周边州县,甚至延伸至湖广地区。

落地生根开发贵州

走进安顺屯堡村落,一屋一墙,一街一巷,令人仿佛置身于石头的世界。推门而入,隐藏在外表粗犷的石头房屋内,却是精雕细琢的木制雕花窗棂和门廊垂柱,隐约透露出江南的灵秀之气,是屯堡人垂眸可及的乡愁。

随着一幢幢带有江南印记的屋宇拔地而起,大批来自两江、中原地区的将士及眷属、农民、商贾、工匠,于千里以外的他乡落地生根,使贵州人口急剧增加。

在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军看来,屯堡人在开发贵州的过程中,也在建构他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将祖籍地文化和生计方式原封不动地移植或复制过来,与生存环境一致的变异乃是必然的。“而屯堡的文化生态、生活方式(江淮地区农耕技术、手工业)在当时无疑是最先进的,自然让屯堡居民油然而生自豪感、优越感,并固守自己的文化认同。”

作为农耕文明时代先进生产力地区而来的移民,屯堡人将引以为傲的水利智慧、牛耕技术及丰富的作物品种引入这片土地。被水利专家誉为“黔中小都江堰”的安顺鲍家屯古水利工程,黄平县内崇山峻岭间层层叠叠的梯田等屯堡人匠心独运的杰作,于每个四季轮转守护着“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至今仍引人赞叹。

器物层面的因地制宜,是屯堡人生存繁衍的现实需要。儒家的字字珠玑,则让沿袭耕读传家的屯堡人,于日复一日的戍边生活中,铺就向上的阶梯的同时,更在心中筑起了一座价值的堡垒,维系着族群的文化认同。明王朝在贵州设有47处儒学,其中,卫所是贵州文教的集中地,带动了贵州科举的兴起。清著名学者莫友芝曾言:“黔自元上而五季皆士官世有,致汉唐郡县,几不可寻。英流鲜闻,安问风雅。逮有明开省增学,贡士设科。文献留诒,乃稍可述。”

自此,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重构,主导着屯堡人于悠长岁月中,步履从容、生生不息的生活。由此,也带来村落的聚集和人口的增长,为城市的兴建奠定了基础。

“明代卫所设置分布在驿道沿线,除贵州卫、贵州前卫及个别的卫、县同城外,其大多数卫所都是单独的,当时都不具备城市的条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祥光分析,卫所设置后,屯堡围绕卫所星罗棋布。随着历史的发展,卫所变成为一方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到明末清初,在贵州所设的卫所几乎都发展成为城镇。“由此可见,卫所移民对贵州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遥望江南三千里,家国情怀六百年。”宏观的国家战略背后,是芸芸众生的人间烟火。600多年间,屯堡人以为国戍边崇高的自豪感、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悠远的乡愁,走过一轮又一轮四季更替,直把贵州作故乡。

【责任编辑:陈思阳  编辑:何欣】

“心”辰大海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8:16

非遗传承人热衷“评级”?关键还在“内功”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6:54

网络流行语:最强“嘴替”还是语言污染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7:18

首都青年共绘花园城市蓝图:期待与行动并进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9:40:55

国风大典邂逅时尚古镇

中国青年报2024-12-17 09:31:55

王英或许很多,但扈三娘少有 | 文史杂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5 16:49:05

家在中轴最美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3 12:45:52

我在协和医学院修文物

中国青年报2024-12-13 06: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