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与英雄同行

作者:李云 关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12月19日

2024年8月13日,“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和战友们从训练场归来。张博禹/摄


  精品

  前不久,在南部战区陆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观摩会上,战区陆军精心打造的情景课“与英雄同行,我也成了英雄——杜富国与战友们的青春对话”进行了现场展示,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官兵们都在认真地聆听“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和他战友们的感人故事。

  “前有程俊辉、后有杜富国,再有冯俊、刘泽锋等英雄群体,在扫雷排爆大队,英雄从来都不是‘孤勇者’……”听着主持人的深情讲述,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远程观看的南部战区陆军某部二级上士闵宁对这个英雄群体感到由衷的敬佩,再看看身边同样被深深吸引的观众,他觉得这堂情景课一定会在广大青年中再一次掀起向英雄学习的热潮。

  闵宁回想两年前,在战区陆军领导的带领下,他全程参与创作了情景课“致敬英雄——‘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浴火重生励志分享会”,报告会真实还原了杜富国“浴火重生”的艰辛历程,真情讲述了杜富国感恩奋进的励志故事,让大家在走进英雄中受感染、在共情共鸣中受教育。

  励志分享会在战区陆军汇报结束后,闵宁作为主创团队中的一员,跟随杜富国来到北京,见证了分享会在首都高校学子中引起的强烈反响。

  “除了富国班长的英雄故事,情景课全新的讲述方式也是我们所期待的。”闵宁说,励志分享会综合运用影像、音效、灯光等技术,全方位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时代英雄。观众不仅被杜富国的故事深深感动着,也被报告会独树一帜的授课方式深深吸引着,“这也是战区陆军打造的精品课能够在广大官兵中频频爆火的重要原因”。

  “杜富国的英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担当,也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动力引擎。”北大硕士研究生代旸凡说。2019年,杜富国受邀为北大新生作报告,坐在台下的代旸凡还是一名刚刚踏入北大校门的新生。

  代旸凡忘不了,当杜富国走下讲台时,同学们簇拥过来,有的为杜富国献上鲜花,有的情不自禁举起右手向杜富国敬礼……报告会结束后,3700余名新生全体高唱《歌唱祖国》,气壮山河的歌声让代旸凡热泪盈眶。

  “杜富国是看得见的价值观。”受南部战区陆军精品课的启发,2023年6月,中央戏剧学院以杜富国为人物原型,创作了舞剧《没有硝烟的战场》。杜富国受邀来到舞剧首演现场,该剧编剧、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夏琰全程为杜富国作讲解。

  “与英雄面对面,我感觉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曾夏琰说。

  “杜富国这种英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也是新时代青年所需要的,应当成为社会前行的精神指引。”观看完舞剧,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徐永胜表示。2024年8月,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推荐下,舞剧《没有硝烟的战场》在“青春正当时”文艺中国毕业季主题展演中进行了展播。

  为何南部战区陆军的英模典型、思政大课能够频频引起强烈反响?战区陆军领导给出了答案:“杜富国是感动亿万国人的排雷英雄,我们以英雄事迹为素材打造的精品课,既点燃了当代青年的英雄梦想,也回应了他们的思想需求,广大青年越听越有味,越听越提气,走到哪儿都能激发大家的奋斗热情。”

  创新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着变。”回顾南部战区陆军这几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次次探索,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领导表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创新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开新向强的关键所在。”

  早在2019年,为了用好移动互联网,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就指导某训练基地探索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开展政治教育的任务,他们大胆提出:“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跟网络结合才能找到出路,让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

  “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打破常规,搭建移动教育平台,把教育内容平移到移动手机端,让教育课‘动’起来。”在随后的探索阶段,该基地研发了相关软件,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官兵就能在安全保密的情况下,畅享网络社交、网课直播、强军论坛等功能,他们为这款定位为网络教育的软件取名为“军旗飘飘”。

  后来,经过40多次优化升级,“军旗飘飘”“进化”成为包括通告、战友圈、课堂、活动、个人空间五大板块29个栏目的“软件综合体”,官兵们的所有用网需求几乎都能得到满足。

  “这是一次从观念到技术的大突破,也让更多官兵看到了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路径。”随着“军旗飘飘”App的创新运用,2020年10月,战区陆军举办了一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让来自战区陆军一线部队的广大教育者现场体验了云桌面系统、智慧纳米黑板、基层任务管理系统等10余件地方科技教育产品,并集中观看了“晒晒我们的传家宝”活动、“老山”儿女时空对话、富国陪你读好书等一系列特色教育成果。

  “原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如此多彩,群众的智慧力量可以如此潜力无穷,新技术新手段可以如此魅力十足……”一场卓有成效的研讨会让大家开了眼界,也让大家看到了教育创新的巨大潜力。

  “一堂有温度、有质感的思政教育课能够让官兵直呼很解渴、很震撼。”2021年,南部战区陆军把创新的重点聚焦在“穿越时空的对话”新老英模共话英雄精神交流分享课上。他们利用战区陆军英模典型多的优势,采取“穿越时空”的形式,邀请“滚雷英雄”安忠文、抗美援朝老战士石守德,以及“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时代楷模”王锐等新老英模同台讲述英雄事迹,让观众在共情中引发强烈共鸣。

  因为形式新颖、内容走心,这堂交流分享课在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集训上进行了现场展示,立起了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新样本,也激励南部战区陆军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的步伐。

  受交流分享课这种教育新模式的启发,仅仅几个月后,他们就利用“军旗飘飘”App,推出了“穿越时空的回望——军史馆里话军魂‘云课堂’”。“云课堂”采取网络联学的形式,带领官兵线上“走进”军事博物馆,帮助遥远的南疆官兵实现了“沉浸式参观军博的梦想”。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之路永远没有尽头。2024年12月,南部战区陆军举办政治教育创新观摩会,一批来自基层冒着热气、深接地气的教育品牌进行了现场展示,热闹的礼堂里不时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观摩会上,某合成旅利用执行任务时机,运用驻地红色资源,一路机动一路学习的做法引人注目。从滇南腹地到西藏天险,他们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广泛开展缅怀英烈、入连仪式、遗址宣誓等教育活动,利用浓厚的红色底蕴,精心选派优秀政治教员与红色故事讲解员伴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提笔成画、绘出军人风采,落笔成诗、诉说赤子忠诚……”观摩会成果展示环节,某边防旅运用墙绘小作品勾勒军营大图景,利用小漫画讲清大智慧的做法赢得了观众的“点赞”。该旅以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系统形成60余幅不同风格、富有哲理的绘画作品,让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融情于景、润物无声的效果。

  榜样

  “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奔着‘真理真情真实’去,教育创新才有出路有办法。”军事科学院熊杏林教授表示,不论是“穿越时空的对话”交流分享课、杜富国浴火重生励志分享会,还是“杜富国和战友们的青春对话”,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面对面的真实讲述、心与心的真情交流、历史与现实的真理透析,才使得这些思政课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这样的思政课走进北京高校,既是军地携手弘扬英雄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号召广大青年感恩奋进的一堂青春励志课。”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说,“我们邀请杜富国作报告,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学习英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信仰,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乐观向上、不畏磨难的钢铁意志,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听完杜富国的报告会后,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表示:“杜富国排除万难重返战位,树立了自强不息、矢志奋斗的青春榜样。北大师生要向杜富国学习,向更多的英雄模范学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担大任、勇毅前行。”

  “富国班长的事迹曾是我们的作文素材,当他站在我面前时,让我突然感觉英雄照进了现实,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新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级新生吴丝寒有幸上台面对面给杜富国献花,她表示,“我一定要向英雄学习,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最好成绩。”

  “时代在变化,教育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形式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就会本末倒置。”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领导指出,“为什么很多专家教授讲课,虽然形式简单大家却喜欢听?这说明,求‘变’的同时,讲好思政课的初衷不能变;无论技术怎么改进,坚持内容为王不能变。”

  “在筹划设计精品课时,我们坚持简约不奢华、平实不拔高,让最真实、最生动的内容走近官兵、感染官兵。”战区陆军宣传处领导说,“嘉宾们讲的都是朴实无华的话语,说的都是通俗易懂的道理,他们都‘自带流量’,有天然的说服力。”

  刚刚结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观摩会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点赞,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此次创新观摩会的重点在‘创’,亮点在‘新’,每一个单位的成果展示都是别出心裁、极具代表性,也更贴基层、更带热气、更有温度。”

  “思想政治教育起点在基层,落点最终也要在一线,只有用最简单最朴实的内容走近官兵,才能达到感染官兵、教育官兵的效果。”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领导表示,观摩会指导广大基层单位深研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责任编辑:赵飞鹏,龚阿媛  编辑:朱宏利】

国风大典邂逅时尚古镇

中国青年报2024-12-17 09:31:55

王英或许很多,但扈三娘少有 | 文史杂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5 16:49:05

家在中轴最美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3 12:45:52

我在协和医学院修文物

中国青年报2024-12-13 06:48:18

比头发丝还细的金银线,如何变身为绝美工艺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2 22:32:23

当农学硕士遇上非遗木偶戏

中国青年报2024-12-13 07:47:11

复旦学生团队用AI打造“彩云小镇”,传播苗族文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1 13: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