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Hello,小北”口腔科普社团:守护你的灿烂笑容
“民间有传说,北京城曾遭遇瘟疫,嫦娥就派玉兔下凡,挨家挨户医治病人。于是,人们创造了江湖游医‘兔儿爷’的形象,为家人祈祷健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Hello,小北”口腔科普社团(以下简称“小北社团”)团支书陈一铭介绍起社团“小北医师”漫画形象的由来,“‘小北医师’也有守护健康的使命。此外,说到兔子,就能联想到‘兔牙’,口腔疾病唇腭裂也叫‘兔唇’。再加上‘兔儿爷’脑袋像一颗磨牙,衣领好似牙龈,它的形象既能体现出北京特色又能让大家联想到口腔,体现出我们的学科特色。”
2019年的五四青年节,肩负健康科普使命的“小北医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青年科普大赛上正式亮相。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团委、教育处的组织下,青年医师通过“小北医师”的漫画形象进行趣味科普,“我们会把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式,绘制成可视化、可读性更强的科普图文,定期在‘北大口腔青年说’公众号上推送。”小北社团社长史昕萌说。
2021年春天,“Hello,小北”口腔科普社团正式在北京大学注册成立。“下巴有弹响?小北来帮忙!”“哪些糖,对牙齿有害?”随着一系列口腔科普作品的发布,“小北医师”逐渐在燕园闯出名气。“我们社团每年招募,都会吸引很多同学报名加入。”社团宣教部负责人杨馥嘉说。
“公众号旨在以趣味的方式传播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每一篇科普文章在推送前都需精心打磨。”史昕萌介绍,社团编辑组会提前一年策划选题,基本保持每个月更新一篇科普图文,内容涵盖儿童和老年人常遇到的口腔问题等。
一些人对于口腔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相较于临床上接触的患者,线上科普的形式可以触达、服务到更多的人,让他们关注口腔健康。“比如说‘小孩的乳牙坏了,需不需要补’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乳牙本身就是要掉的,坏了也没关系,只要能长出新牙就可以;但乳牙如果有龋坏的情况,也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史昕萌说。
“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就更加严重了。”陈一铭介绍,除了线上科普之外,小北社团还会定期前往社区、幼儿园、企业、高校等开展线下的科普宣讲和义诊活动。“在义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比青年差很多。有的老人可能近5年甚至近10年都没有看过牙医,明明口腔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好了,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于是,每一次开展线下活动的过程中,陈一铭都会反复强调牙周炎问题的严重性。“口腔疾病最常见的有两个,一是龋病,就是我们俗称的蛀牙,另一个就是牙周炎。大家可能都知道预防蛀牙,但其实牙周炎才是患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超过90%。”陈一铭提到,严重的牙周炎会导致牙石的增长,进一步导致牙齿的松动、脱落,“而牙石是需要通过洗牙来进行处理的,很多老年人因为畏惧酸痛感而抗拒洗牙,那么牙周问题的严重程度就会加深,进而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为了方便社区的居民理解,社团成员还会制作通俗易懂的PPT开展宣讲,“拿牙周炎举例,我们的牙齿就像一棵树一样,有一半是长在外面的,另一半的牙根则是长在骨头上的。炎症导致我们的骨头被吸收了,牙根就会暴露在外面,就像一棵树的树根周围没有土壤,这个树一碰就倒。”陈一铭说。
“我们有非常多的动画辅助我们进行科普。”杨馥嘉提到,一些人不习惯张开嘴观察自己的牙齿,“当他很直观地看到这个动画时,他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杨馥嘉拿智齿举例,“比如什么叫阻生齿,为什么智齿倒着长容易积累食物残渣,它是如何侵害别的牙齿的……我们都会利用‘小北医师’的形象绘制相关的动画,描述牙齿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去解释一些口腔疾病的症状和病因”。
“手绘是我们社团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部分。”陈一铭解释了社团坚持做手绘的原因,“首先,很多临床的照片是不适合对外传播的;其次,通过漫画通俗易懂地讲道理,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快速理解一些基本的内容。”他提到,社团此前做过多期关于儿童口腔保健的内容,“比如说几岁换哪颗牙,每颗牙的作用是什么,我们都是通过漫画结合生活日常来展现的。”史昕萌介绍,“这些图大都是我们的原创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构建自己的专业图片体系,同时在科普内容上体现更多的中国特色。”
在青年医师的创意绘制下,“小北医师”陆续拥有了更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我们还围绕这个形象,做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在线下宣讲和义诊的时候发放给大家。”回想起2023年9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宣讲活动的过程,陈一铭记忆犹新,“我们专门准备了贴纸和文创玩具,小朋友很喜欢我们准备的礼物,所以都听得特别认真。”
“有一位妈妈还发来照片,说孩子睡觉时都要把拿着冰糖葫芦的‘小北医师’贴在身上。”史昕萌介绍起社团为儿童口腔科普制作的贴纸,“以往很多教育小朋友不要吃太多糖的漫画,使用的都是西方的棒棒糖,但我们画的是中国的冰糖葫芦、月饼。我们希望这些中国元素的科普小漫画,能够陪伴孩子成长。”
“线下宣教,我们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一个口镜,一把镊子,一盒手套……当全副武装的青年医师们在北京城穿行,总能引发热烈反响。“有个戴了矫正器的小朋友在接受完义诊后,对我说他长大后也想学这个专业,我也会鼓励他。”杨馥嘉说。
在杨馥嘉看来,区别于门诊治疗,社团的义诊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义诊主要是发现问题,不涉及治疗操作,所以我们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了解这个患者的生活习惯、就医困难等,设身处地去为他分析具体的情况。”与此同时,杨馥嘉提到,义诊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很多老年人讳疾忌医的问题,“有的人可能不愿去医院检查,但如果和他说在家门口就能看诊,他可能就去了。”
除了口腔健康的科普外,小北社团还会以漫画的形式定期推送一些医患交流的故事。“比如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和患者交流的内容,比如一些治疗唇腭裂、口腔肿瘤的病例。”史昕萌提到,“这个系列的初衷是将它作为一个桥梁,让大众也能看到医生在临床的所见、所感、所思,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
在北京大学团委推行的“学雷锋·做实事·进社区”专题志愿服务中,“Hello,小北”口腔科普社团已走过十余个社区;后续,社团还将围绕“大国重器”主题,对接工业、科技领域的相关院校、企业开展义诊活动。陈一铭说:“我们希望利用自己在临床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服务更多人乃至全社会,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作为社团成员很骄傲的一点。”
临近年末,社团的编辑组又将投入紧锣密鼓的工作,提前筹备2025年的科普选题。“无论是什么内容,我们最核心的理念都是传递口腔健康知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都能拥有健康口腔、灿烂笑容。”史昕萌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罗希 记者 范雪 通讯员 徐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