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大 “英雄城市”的幸福底色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5周年。5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为民情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人与城双向奔赴,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央广网特联动上海等10地党委网信办策划推出“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足迹,走进城市深处,访街巷看变化,带您共同见证各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展现的万千气象。
央广网武汉12月14日消息 “我父亲当年是青山区、是武钢的建设者之一,我10岁就随父辈来到武汉生活。”今年78岁的原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退休职工胡昇,见证了青山区棚户区蝶变新型社区的故事。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考察时指出,“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
“当年,总书记来到青山考察时,我作为第二位发言人,以《我所见的青山城市环境变迁》为题作了汇报。”胡昇说,他不仅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建设者,还要将青山的故事、武汉的故事讲述下去、传播开来。
以人为本 “垃圾山”蝶变为青山绿水宜人画卷
“青山区是武汉城市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一路走过来,我见证了它的工业转型发展、居住环境改善和周边环境治理的历程。”胡昇说。
原先,胡昇居住在青山区最大的棚户区。因为是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卫生条件较差,好多户共用一个公共厕所,特别不方便。遇到大暴雨,低洼的地段还会淹水。胡昇回忆,当时吃饭都在外面,一刮风,空气中弥漫着煤灰与矿渣,大家出于本能,都端着饭碗往家里跑。
为了实现群众“居者优其屋”的安居梦,历经十年攻坚,2016年7月,青山区工人村街棚户区改造正式完成,共建成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等多个现代化小区,棚改居民全部回迁安置。居民从以往7-20平方米的平房,搬进了面积40-90平方米不等的电梯房,过去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
伴随棚户区改造,青山区工人村周边的戴家湖改造于2013年开启。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粉煤灰清理、生态修复、水质恢复及景观改造等系列工程,成为武汉首个建在工业废弃物原址上的城市综合公园,实现了从污染之地到生态绿洲的华丽蜕变,周边居民有了健身休憩的好去处。
如今,胡昇已成为戴家湖公园义务讲解员,他常将这段故事讲给游客听,“当年青山热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煤灰,由于缺乏妥善处理方式,粉煤灰在戴家湖堆成了‘ 煤灰山’ ‘垃圾山’。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也让这里实现了翻天覆地大变样。”
戴家湖的美丽蝶变不是个案。武汉依水而生,长江、汉江在此交汇,到江滩放松休闲,是很多市民的首选。位于长江南岸的青山江滩,作为湖北首个以“海绵城市”为理念建设的江滩,被誉为长江之畔的“一颗明珠”,引来游客无数。
谁能想到,11年前,这里滩涂被30多座砂场和码头占据着,运砂石钢材的车辆往来不断,路面被轧得坑坑洼洼。
为了还江景于民,2013年以来,武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对青山江滩进行一体化改造,从拆除搬迁、腾退滩地,再到生态修复、系统布局,将其打造成武汉市首个集“江、滩、堤、路、城”五位一体的景观江滩,成为热门打卡地。
“我住在江边60多年了,从家里到江滩步行仅需几分钟。现在来青山江滩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都不知道这里美丽蝶变背后的历史。我讲得也多了,十来年大概讲解了两三百次。”胡昇说,在江滩散步遇到游客时,常会主动跟游人讲起青山区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见证变化,更感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如今,胡昇对小学生重在科普,给孩子们讲解“海绵城市”概念;对青年人重在传递生态文明理念,讲青山从“黑白灰”到“山清水秀”的蝶变之美;对老年人更多是交流分享故事,一同回顾往昔岁月。“通过互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胡昇说。
如今的青山江滩沿岸还保留有五粮库码头、一冶重件码头和红钢城码头等三处工业码头遗址。这些工业遗迹承载着青山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也讲述着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办好群众大小事 有困难找“红马甲”解决
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奶奶,您要吃药啦。”身着“红马甲”的青和居社区“天天敲门组”成员陈娜敲响了独居老人张丽娟的家门。
见到熟悉的“红马甲”,张丽娟热情地邀请他们进门,并向记者介绍,“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十分幸福,有困难找任何一个‘红马甲’都可以解决”。
“总书记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做好居民服务工作!”陈娜表示,6年来,青和居社区致力于解决每一位居民的实际问题,“是党派我来为您服务的”这句标语印在“红马甲”背后,这也是社区工作者们的服务宗旨。
青和居社区是武汉市的大型公租房小区,社区内老年人多、低收入人群多,治理难度大,像张丽娟这样的独居老人在社区内有近千人。
为此,该社区成立“天天敲门组”,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联合志愿者、社区警察、物业管理员等组成,覆盖了社区内的15个网格,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将矛盾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机制延伸至每一栋楼。
“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十分幸福。”张丽娟介绍,“红马甲”们自己家里事情也多,却把社区居民大大小小的事都放在心上,优先解决。有一次张丽娟因心脏问题住院,社区工作人员专程到医院慰问,看到她独自一人,还特地为她煨汤。
“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在办,渐渐地,居民跟我们的关系比亲人还亲。”陈娜说,定期上门慰问独居老人是“红马甲”的日常工作之一,此外,为患有基础病、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垫钱买药,代缴水电费、煤气费,换水管、换灯泡等小事,也能“一站式解决”。
一声声问候、一次次帮助,“天天敲门组”不仅敲走了群众烦心事,更敲来了社区治理新秩序。
电动车乱停乱放,是很多社区面临的治理难题,而在青和居社区,记者看到一排排电动车整齐停放在车棚内,道路整洁通畅。
“之前小区没有停车棚,大家的电动车会停到楼道和楼栋大厅,既阻塞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青和居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美丽介绍,在“天天敲门组”上门走访时,常接到居民的投诉与建议,后来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居民议事会,与小区业主单位多次协商沟通争取支持,最终拿出5个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出该社区第一个电动车停车棚,供居民免费使用。
如今,通过政府惠民项目资金扶持,以及共建单位的支持,青和居社区已建成35个停车棚,大大改善了社区内的道路交通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会仔细倾听居民的需求与建议,真正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张美丽说,社区经常召开居民议事会,听取居民意见、收集居民诉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促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双向奔赴”。
“朝夕”惠民 打造“一老一小”温暖家园
“一老一小”是老百姓的家事,更是民生大事。青山区坚持问需于民,不断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政策体系,优化助餐、托管、文化娱乐等服务供给,用心用情打造“一老一小”温暖家园。
每到饭点,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南苑社区“好味到”大食堂的打饭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队,窗口内,各类炒菜面点一应俱全。
70岁的熊建平是这里的常客。“在这里吃饭方便又便宜,菜品多,饭菜也很合我们老人的口味。”说起社区食堂,熊建平赞不绝口。他说,很多像他一样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都会来这里吃饭,不仅方便实惠,还能一起作伴,心情也愉悦了不少。
南苑社区党委书记喻振杰介绍,由于老人口味需求不一致,专门组建膳食委员会,每个月组织开展会议,听取老人们的意见并改进,让菜品更贴近他们的需求。同时,针对60岁以上老人,食堂会有优惠政策;针对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群体,还会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一餐热饭,既是老年人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
如今,武汉加快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像“好味到”大食堂这样的“幸福食堂”越来越多,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全市街道(乡镇)幸福食堂、中心城区社区老年助餐点、小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好味到”正成为老人舌尖的美味,心中的温暖。
“夕阳”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朝阳”也在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这是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认可。”青和居社区 “四点半学校”专职社工南蔓琦一边向记者展示着家长送来的锦旗,一边自豪地介绍。
“四点半学校”是2005年青山区为解决武钢、一冶等单位职工子女放学后、没人看管难题,在全国首创的。2022年起,“四点半学校”从最开始单一为学生提供写作业的场所,延伸到寒暑假、周末日间托管,全天候服务职工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成为集心理辅导、亲情陪伴、实践体验、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该经验目前已在武汉全市推广。
“托管时间拉长了,从原来的下午2点至5点半,到现在的早上8点到下午6点。”南蔓琦介绍,如今“四点半学校”拓面提质,围绕6岁至14岁青少年,组织在职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社工、社区“五老”等,全面参与教学管理,在周末和寒暑假,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持续不断。
青山区是武汉牢记嘱托、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构建和谐宜居社区的一个侧影。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人与城的双向奔赴绘就了温情幸福的动人篇章。
从棚户区改造的华丽转身到“一老一小”的温情关怀,武汉不仅正在一步一步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在细微之处传递着温暖与关怀,让每一份期待都有了回应,让每一位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