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走出来的敦煌壁画”再现千年风华

作者:汪卢川 范昕 来源:文汇报2024年11月24日

本报实习生 汪卢川 记者 范 昕

现场“敦煌使者”身着敦煌研究院专业复原的壁画服饰,演绎服装秀。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都督夫人、西夏供养人、回鹘女子、异国王子……18位敦煌使者身着敦煌研究院专业复原的壁画服饰,仿若从千年前的丝路走来……昨天,中华艺术宫的东方之冠朱檐下迎来“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一眼千年 梦回敦煌》“汉服周”主题观展活动。其中于馆外南广场上演的“走出来的敦煌壁画”服装秀尤为引人注目,再现千年风华。

      

      服装秀透出丝路文化交融


敦煌石窟中精彩纷呈的历代服饰元素,以其丰富的内涵,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昨天下午,现场款款朝观众走来的敦煌使者们,格外绚烂生动,令观众们目不暇接。


来自莫高窟第98窟的曹氏家族女眷,身穿翟衣,广袖外披,齐胸襦裙,图案以山雉和花草纹样为主,头戴彰显身份和地位的凤冠和花钗。代表莫高窟第130窟的都督夫人,上身穿宽松的半臂和上襦,下身红色及地齐胸襦裙,再现天宝年间唐代贵族女性的优雅和审美。身着圆领袍的两名唐代青年腰系革带,头戴幞头,脚蹬靴子,展现出洒脱干练的唐代男性形象。头戴桃形金凤冠,身着右衽窄袖通裾长袍的西夏女性供养人双手合十行礼,一举一动间都是独特的西夏风情。与其他壁画人物相比,回鹘女子由织锦制成的服饰质地较为厚重,她们身着通体翻领窄袖长袍,桃形头冠,锦袍翻领和袖口华丽的绣花纹样、腰间的抱腰及锦带装饰,彰显着高贵与优雅。来自丝绸之路上的突厥、回鹘、吐蕃等地的各国王子则身着袍服,各戴本民族帽冠,他们的服饰不仅展示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更体现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


“亲身体验和感受壁画上看到的人物和服饰,感觉很棒!”扮演西夏公主的模特王女士很激动,“这是最鲜活的文化自信,所以吸引了这么多观众来看大展和汉服秀现场。”小周是一名自媒体博主,今天在汉服秀cos“莫高窟第45窟菩萨”形象,她坦言:“这是一次非常有新意的尝试,创意很赞,也有意义!”


      新玩法让敦煌文化深入人心


“在上海,看敦煌”,连日来“何以敦煌”大展促成文化爱好者的盛大聚会。昨天,众多汉服爱好者广袖飞扬、襦裙齐腰、金钗步摇……或优雅独行,或三五结伴,与壁画里千年前的人物同袍,在大展现场掀起风雅、浪漫的气息。


“汉服的美是多元的美,它会包容不一样的身材,不一样的风格。”汉服爱好者厉女士今天特意身着带有敦煌元素的紫色汉服来到现场,她认为,此次“汉服周”活动是一个宣传艺术展览和传统文化的有力形式,能吸引像她这样的年轻汉服爱好者来到大展现场,让敦煌文化深入人心。


“走出来的敦煌壁画”服装秀这一新玩法不仅吸引汉服爱好者前来参与,更让许多普通观众对敦煌文化、汉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女士今年86岁了,在电视上看到“何以敦煌”大展信息后,让外孙女上网订票,并在昨天和外孙女一起来到现场。她骄傲地表示:“上海的文化氛围就是这么好,能让我们感受古老文明和文化的力量。”服装秀活动结束后,一位来自塞尔维亚的游客久久停留在原地不愿离去,跟随旅游团一起观展的他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服饰的深切喜爱。


据悉,《一眼千年 梦回敦煌》“汉服周”主题观展活动期间,“何以敦煌”大展还准备了诚意满满的“敦煌礼物”:即日至29日,穿汉服及各民族传统服饰前往观展者,有机会获赠限量版礼品,并可在部分体验活动中享受优惠。而“汉服周”之外,展览还通过更多创新玩法,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在中华艺术宫,多款“何以敦煌”主题咖啡甜品套餐及以敦煌艺术为灵感的文创陆续上新。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的这些创意产品,将敦煌元素与中式之美融入日常,让生活充满意趣。围绕“何以敦煌”大展这一核心资源,相关文旅企业积极推出新潮“文博+旅游”产品。这些创新玩法不仅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惊喜,更让他们对敦煌文化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责任编辑:李丹萍  编辑: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