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作家焦虑了吗?文学的尊严何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如今AI技术已渗透进我们的写作、阅读乃至文学生活。那么,AI时代,作家是否还有存在于世的理由?文学还有哪些新的可能性?文学的尊严又在何处?
在11月21日于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上,包括五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在内的数十位作家、人工智能专家、文学评论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讨“AI技术和文学的现实走向”。
论坛一开始,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戴新宇就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目前AI技术的前沿情况。据戴教授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是语言智能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系统、产品,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AI对生活的无力感知就注定它在短期内无法超越人类,还只能是我们的助手。
但即便如此,AI还是给文坛带来很多困惑。《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困惑于无法分辨人机合作的论文和文学作品;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则困惑于“一个人类读者对一部AI作品的阅读兴趣会在什么地方?评价标准是什么?”
未来AI技术在文学领域是否有可能完全取代人类?这也成为与会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认为,“人有更加深邃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只要我们人是完整的,只要我们人是全面的,任何东西、任何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替代那个人的完整性和人的全面性”。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认为,“AI跟文学之间的区别也许就是它有数据,但是它没有思想。只有思维还没有心灵,或者只有技术理性没有道德理性。我觉得文学之所以还有尊严,一是可以创造语言,二是可以创造现实。这两个都是无中生有、从无到有的。对不存在的语言如何创造,对不存在的现实如此着迷,这就是文学的尊严的走向,也可能是AI永远不可能打败我们的地方。”
每次到南京,谢有顺都会想到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今天,四百八十寺还存在多少个寺,它们在哪里,已经不重要了,它们就作为一种语言现实存在。这种‘创造现实’的能力,AI没有,以后也未必会有。”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一方面觉得AI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疑惑,“是不是取消了一个作家存在于世的理由呢?我对此非常怀疑。”他举例说,“我们现在看月亮,计算机也会给我们一段描述月亮的文字。但我们看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所显露出来的是对自然经验、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的把握,我非常怀疑AI能够做到这一点。”
作为评议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光芒说,“文学本质主义”是建立在文学必须有“人类”的想象力和情感基础之上;“作者中心主义”建立在文学的写作是和作者作为一个“人”的存在相对应的。AI和人类文学写作之间的矛盾给我们提出一个启示,也就是重新理解这两个概念。
作为江苏“扬子江”文学品牌活动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此前已成功举办六届,每一届都围绕当前文学最热门的话题,纳八面来风,展诸家之言,共同走进纷纭多姿、生机勃勃的文学现场。本次论坛由江苏省作协与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以“AI技术和文学的现实走向”为议题,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希望“通过现场专家、学者热烈和深入的探讨,能为新技术条件下,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的现实路径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认为这个议题紧扣当下时代发展的脉搏,敏锐捕捉到科技浪潮对文学领域的冲击与影响,极具前瞻性,为我们展望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