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探索“公益+育人”少先队工作新模式
在公益实践中增强少先队员组织认同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陈丹丹 吴舒婕
前不久,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恭村完小建成了学校第一间少先队队室,这间队室将用于开展入队前教育、日常队会、红领巾主题宣讲等活动。恭村完小的少先队员拥有一间队室的愿望得以实现。这个“微心愿”的完成,得益于广西红领巾基金的一笔1万元的捐助。
新时代少先队工作与新时代希望工程工作深度融合
起初,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广西青基会设立“广西基金”是为了解决全区各地少先队经费不足的问题,通过面向社会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少先队校外少工委、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助力少先队社会化工作,及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促进少年儿童学习交流和开展基层辅导员素质提升项目等。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社会上的爱心企业捐赠,少先队员通过义卖等形式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也很高。”共青团广西区委少年部部长、广西少工委常务副主任陈丹丹介绍,为帮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广西青基会于2023年3月发起“红领巾壮苗行动”,这也是新时代少先队工作与新时代希望工程工作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红领巾壮苗行动”秉持“来自少先队员,服务少先队员”的公益理念,为基层少先队工作赋能,为少年儿童更好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
通过设置“红领巾公益市集”,让队员将在红领巾社团等制作的手工作品、在红领巾农场种植的瓜果蔬菜,以及闲置的物品进行义卖,把义卖所得进行捐赠,在参与公益实践锻炼中,培养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公益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在公益实践中增强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
10月13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举办了一期“红领巾公益市集”,这是该校第七次举办这一活动。“活动前,老师、辅导员、队员会设立活动小组,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和主题队会进行宣传动员,让少先队员了解活动的公益性质,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来设计摊位。”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陈永泰说。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的黄瓜和青菜!”在一个义卖摊位前,12岁的刘海涛正在大声吆喝,售卖采摘于班级劳动基地的蔬菜。在他的周围,同班同学有的上货,有的整理摊位,有的收银。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蔬菜很快售罄,筹得上百元善款。
“这次活动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学会和别的小朋友沟通、合作。当我了解到这些义卖的钱会拿去帮助困境小朋友后,我明白了少先队员的责任和使命,也对自己少先队员的身份更加认可和自豪。”刘海涛说。
陈永泰介绍,少先队员们通过活动,提升了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他们通过讨价还价、打折、设置赠品等行为,对金钱有了更深刻的概念,有助于养成健康的消费观,更加理解和珍惜现在的生活。活动场地内设置有少先队队徽,参与义卖的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对能够参与公益活动表示自豪。很多不是少先队员的小朋友来到现场后也表示羡慕,希望早日成为少先队员,参与到活动中。这也增强了孩子们对组织的认同感。
来宾市祥和小学大队辅导员、八桂红领巾巡讲团成员、来宾市红领巾巡讲团副团长梁丽妮介绍,与被动接受教育的活动相比,“红领巾壮苗行动”的形式能让少先队员亲身体验从筹备到义卖再到善款使用的整个过程,深刻理解公益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其爱心与社会责任感。同时,主动参与义卖活动能让少先队员切实感受到自己作为少先队组织一员的重要性,增强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最终达到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用少先队员自己的力量帮扶困境儿童
“少先队员们筹集来的钱,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南宁市兴宁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唐露璐说。
南宁市兴宁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超两万人,占比达整个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30.95%。2024年,兴宁区将广西红领巾基金援助的资金用于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计划项目,在安全、文化、科技、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另外还开展了“圆梦微心愿”关爱青少年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困境中小学生等青少年群体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据介绍,自2023年发起至今,“红领巾壮苗行动”已发动8.5万余名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筹集广西红领巾基金440万余元,支持14个市团组织在当地实施该项目。项目持续开展,帮扶困境儿童,推动少先队工作在农村学校巩固发展,为城乡少先队员种下爱心公益种子,得到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