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报道,从10℃蹲到40℃?
“深耕基层,蹲点记录”,一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庆总站秉承的新闻理念。
2024年,“背篓专线”成为重庆颇具辨识度的符号。今年1月起,总台重庆总站团队历时半年多,蹲点记录,聚焦重庆超大城市治理的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实践,报道“背篓专线”人物故事,形成《跨越城市的“背篓”》《防空洞“背篓”菜市开市》《“背篓”进城》等深度报道。
在众多采访对象中,83岁的老夫妻冯忠福爷爷、包绍怀奶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半年采访,我们5次相遇,每一次都让我感受到重庆人坚韧顽强、豪爽耿直的个性和这座城市日益增长的包容与温情。
(一)
今年1月中旬,在重庆最冷的季节,我在《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的摄制中结识了冯爷爷、包奶奶。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地铁上。一上地铁,老两口就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免费公交卡。“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很高兴,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冯爷爷脸上挂着淳朴憨厚的笑容。
冯爷爷的果园种了一万多斤橙子,由于每次只能背七八十斤,预计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全部卖完。
夫妻俩是白手起家,年轻的时候,他们“要担120斤的担子去鱼嘴菜市场”。这个菜市场中,固定摊位居多,像冯爷爷这样的“流动商贩”,要给市场管理方缴两块钱,才能找一个角落铺地摆摊。
我们跟着采访的这天,不到一小时,冯爷爷和老伴背来的橙子和豌豆尖就销售一空。冯爷爷乐呵呵的,笑得合不拢嘴。
图个乐呵、不按常理出牌,是冯爷爷快速卖光的秘诀。
“前两天在龙头寺菜市场豌豆尖要卖七块八块一斤,今天是五块六块就卖了,非要卖高价钱怎么卖得掉呢,卖完就愉快啊!”
不过,冯爷爷的低价销售引来了市场上其他摊贩的不满,在我们拍摄期间,还有几个商户前来交涉。
能否开辟一些新的空间,让普通市场和“背篓老人”的需求都得以满足呢?
带着思考,我们找到了重庆已有50多年历史的人和场农贸市场的负责人,想试试能否协调出一块地方专供“背篓老人”售卖产品。
惊喜的是,该市场负责人不仅表示支持,还主动提出不收老人任何费用,并请来清洁公司打扫卫生。
这个市场入口聚集着许多“背篓老人”,已经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给背篓菜农留点空间,毕竟他们也很辛苦的。”负责人的话简单又温暖,让我记忆深刻。
地铁本身体现不出四季更迭,但这群背着背篓的老人,却用一捆捆椿芽、一把把豌豆荚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
(二)
今年4月5日,我们在人和场农贸市场再次见到了冯爷爷、包奶奶,他们虽然还是在摆地摊,但不用再和那些固定摊主“挤地盘”了。
菜农多,竞争激烈,老两口的橙子和生菜一上午也没卖完。我们担心是因为拍摄耽误了他们的生意,便在采访结束后,愧疚地把全部农产品都买了下来。
几天之后,老两口竟然给我们送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记者们的举动,让我们特别感动。”
其实,两位老人的勤劳淳朴更让我们感动。
近一个月后,我们又在地铁里偶遇了两位老人。彼时,随着“背篓专线”受到更多关注,“背篓老人”愈发受到菜市场的欢迎——他们为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客流。
我向老两口介绍了重庆最大商圈观音桥一个市场所设置的“背篓专区”,在那里,老人们不用在地上摆摊了。听完这话,老两口临时放弃了本要去的人和场农贸市场,转道前往“背篓专区”。
这一次老两口和我们更交心了。冯爷爷说,子女非常反对他们出来卖东西,担心他们一把年纪,一不小心受伤,去医院还得花更多的钱。
但是老两口有他们的执念:“虽然家里吃穿不愁,但忙碌了一辈子,哪里闲得下来?总想有点事情做,心里才踏实。”
在此之前,我也觉得老人家就应该在家里“享清福”,但这只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刻板印象。只有深耕基层,真心真意对待群众,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真切的感受。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这是我践行“四力”的最有获得感的一次尝试。
(三)
第四次和老两口相遇时,重庆已经进入炎热的夏季。石船镇因“背篓专线”出圈后,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一家爱心企业免费为菜农们提供了防空洞作为卖菜场地。
那天一早,我们抵达防空洞菜市场,等待菜农们的到来。冯爷爷、包奶奶是头一批到防空洞的,这一次他们卖的是凌晨采摘的四季豆——几天前,他们刚刚卖完了果园里的一万多斤橙子。
“洞子里下雨也不怕,今后还要来!”冯爷爷说。
听到这句话,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社会各界的每一个微小帮助,对老人而言,都是极大温暖。
没过多久,在今年重庆40度连晴高温的那几天,我们和两位老人又相遇了。
见面时,老两口正在收割地里最后一点儿玉米,打算之后休息一段时间。老人说这个玉米品种很好,一定要我们带几个回去吃。
告别前,老两口热情地为我们翻找老照片。他们说,在城里做保姆的女儿带他们去看过更大的世界。
湘西凤凰古城、珠海、澳门……老两口在不同照片上穿着不同风格的服装,甚至尝试过年轻人喜欢的cosplay风格。他们说,忙过了今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还有外出旅游的计划。
从冬到夏,从卖橙子到卖蔬菜,两位老人始终相互陪伴。历经了外面的山水,家乡的背篓永远是他们割舍不掉的情感。
像冯爷爷、包奶奶这样的“背篓老人”还有很多,虽然他们经历不同,境遇不同,但是他们却有相似的坚韧、乐观和豁达。他们是记忆,是传承,是一个时代曾有的符号和山城永久的念想。
前后半年的蹲点记录,让我多了一份人生体验:新闻作品的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脚踏实地、俯下身子,才能收获水灵灵、湿漉漉、冒着热气的鲜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