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国家60位艺术家共聚大凉山,展开跨文化“戏剧对话”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11月8日至19日,2024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如约而至,在四川西昌开启大幕。今年,共有11个国家近百部剧目在戏剧节上演,剧目涵盖法国、德国、爱尔兰、保加利亚、俄罗斯、日本、巴西、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拉克、中国等国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齐聚在中国西部的大凉山,沟通对话,交流互鉴。
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国际戏剧对话”也再度展开。
11月11日,西昌听涛谷的谷剧场阳光满溢,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重要活动“国际戏剧对话”在这个泸山脚下的自然剧场举行,今年的主题是“戏剧连接世界”,这场论坛交流活动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剧作家李亭主持,来自 22 个国家的60 位艺术家、近百位场内外观众,在2个小时的分享中,共同探讨戏剧如何跨越国界连接人心,并展望了戏剧艺术的未来愿景。
戏剧本身就是一种对话
“用戏剧连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们,文化机构甚至政府、大学之间的交流,戏剧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昂科尼在活动伊始就强调,戏剧作为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不仅承载着文化的传承,更在不断创新中展现着希望与潜力。“实现这样的连接,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戏剧人特别值得尊敬?”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也是剧作家的陈涌泉认为,其实我们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愿望,那就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类变得更加和谐,让人的内心自我能够更加走向一种平和,让天地之间,让人与自然之间能够达到一种更高境界的和谐。
“今天我们这个地方就像是希腊的一个剧场一样。”国际戏剧协会格鲁吉亚中心秘书长莱文·科塔古瑞演讲开场时赞叹。他认为,戏剧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戏剧人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用表演艺术作为文化交流方式,“让不同文化的人真正理解彼此”。
国际剧协巴西中心主席杰夫·法根斯从遥远的南美洲来到中国大凉山,他动情表示,“戏剧是有生命的,它有触动人心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歌声和鼓声能够把亚、非、阿、美洲联系在一起。它让我们相互连接、相互尊重、相互感受到彼此温暖。” 他希望大凉山戏剧节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了解到我们的过去,并期盼我们的未来。
国际剧协摩洛哥中心主席雷塔法·阿尔认为,艺术是超越国界的,戏剧是对人性和日常生活的一种升华。他强调,在数字时代,戏剧仍然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它让人们彼此靠得更近。
大凉山戏剧节的发起人之一、日本著名导演中岛谅人强调了戏剧在传递生活希望和展现戏剧之美方面的重要作用。“剧场是一个空的空间,可以转化为任何可能的空间,让人从中去感受戏剧之美。”
“戏剧交流,从根本上是要打破很多障碍。”著名诗人,文化学者,也是大凉山戏剧节发起人之一吉狄马加认为,“戏剧最重要的还是要反映普遍的人性,必须回到人性,跨过区域、宗教、文化的局限,彼此能通过戏剧交流来加深理解。”
多位国内重要戏剧人也来到这场“对话”。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遇见’‘碰撞’‘交流’‘影响’,这不仅是相互深入了解的有效渠道,更能产生新的艺术解读、新的演出样态和新的文化意义。”著名导演王晓鹰认为。
“大凉山戏剧节是一个散发着艺术家精神的戏剧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冯俐对大凉山戏剧节点赞。她特别提到了开幕大戏《星回》的创作过程,她认为这本身就是一次世界性的连接。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这次带着他编剧导演的《不可说》受邀参演大凉山戏剧节。他认为,戏剧不仅连接世界,更能改变世界。它让观众变得更加平和,在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中,慢戏剧成为了一种对抗观众习惯、对抗记忆、对抗时间的艺术力量。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说,“大凉山戏剧节是一个开放的舞台,让不同文化的族群、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能够在大凉山绽放出不同花朵。”他认为,这个戏剧节有着与其他戏剧节不同的魅力,它让观众能够跟着戏剧去旅行,体验不同的戏剧人生。
资深文化记者、中国文化报原副总编辑赵忱表示第一次来大凉山,短短两天时间就让她看到了文化的多元性。她认为,戏剧的宗旨就是用现在的,古老的,融合的,与众不同或者常规的等等,把已经发生的,将会发生的故事讲清楚,用戏剧去连接世界。
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除了国际对话,今年的戏剧节上,“跨文化”成为关键词,多个活动都关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在大凉山戏剧节城空间火把广场的荞麦森林,暖阳高照在草坪,11月10日,一场中阿戏剧交流项目-阿拉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展示活动在这举行。
活动由中国剧协和国际剧协一起发起,今年邀请到多位阿拉伯国家的戏剧艺术家、管理者来到中国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来自摩洛哥、约旦、伊拉克、苏丹、阿尔及利亚五国的戏剧艺术家和中国的昆曲、京剧、秦腔、豫剧演员,举行了同台表演交流。
跨越山水、跨越民族。从约旦、伊拉克的传统舞蹈到中国的传统戏剧,从阿尔及利亚的戏剧探索,到苏丹冲突地区和平戏剧的深刻内涵,从摩洛哥哈克艺术的讲故事之趣,到京剧等中国戏曲的程式之美,不同地区和族群的艺术家们,展示了各自文化底蕴下的独特艺术风貌,也用各民族的故事,对文化多样性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诠释。
约旦女艺术家Sarah Emad和Senthia Tokajian在约旦传统音乐中表演了达布卡舞蹈,展示了约旦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伊拉克艺术家Bashar Oleiwi、Mohammed Muayad交流了伊拉克街头艺术表演。舞者在身体的节奏变化中,传达了对伊拉克古老文明的追忆。
摩洛哥艺术家Latefa Ahrrare和Khalid通过讲解、视频,介绍了摩洛哥的口头艺术——哈克艺术,说书人文化在摩洛哥自古盛行,作为一种戏剧艺术被继承了下来。人们在圆形空间中讲故事交流感情,能量彼此动态传递。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导演及艺术家 Cheikh 、Sidi Ali 及 Zakaria呈现了 Cheikh 导演的戏剧作品《出生》的片段。伴随着悠扬的阿尔及利亚传统音乐,作品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乎生命的故事。
苏丹艺术家 Ali Mahdi Nouri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长期关注戏剧的社会人文价值,推动戏剧在冲突地区呈现。他介绍了自己和同伴在冲突地区推广戏剧。中国剧作家陈涌泉对此深受触动,“在那一刻,我们戏剧人知道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的伟大。”
今年,大凉山戏剧节开幕大戏《星回》同样是一部不同文化之间深度对话的作品,这部具有探索性的当代作品,由国际戏剧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凉山文旅集团联合出品,邀请了来自萨摩亚的杰出艺术家雷米·波尼法索创作,作品根植中国民族文化,以现代视角创作的艺术作品。诗人吉狄马加的参与,让全剧蕴含着丰盈的哲思,贯穿整部作品的诗性表达。彝族的文化元素体现在诸多细节上,特别是剧中选用的民歌,引领观众在宇宙观中感知体验自我,及自然、生命和宇宙的不可分割。
“《星回》是 ‘戏剧连接世界’的具体标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对这部作品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中外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星回》,其创作过程本身已完成了一次世界性的连接,作品本身则是深层挖掘传统的成果,也是先锋戏剧理念和当代舞台手段表达的展现。”
在冯俐看来,认识自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来路。“《星回》的彝族演员们个个如此自信从容自在,演出如此有魔力,因为他们是从‘应许之地’生长的,因为他们在这个舞台上找回了自己历史传统和文化,也找回了自己。”
托比亚斯·比安科尼说,“当我们在看《星回》演出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见证传统如何以最为前卫的方式加以呈现。这个演出是对表演艺术创作的一种全新探索,接下来这个剧目将会在世界各地巡演,从而为艺术家和观众打开全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