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妖物》:大话魑魅魍魉,折射清末浮世百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桂杰)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日前推出《何方妖物:点石斋画报志怪图谱》(以下简称《何方妖物》)一书,该书从清末《点石斋画报》中的五千幅石印版画中精选出三百幅志怪图像及相关故事,分为精怪、鬼魅、狐仙、异物、怪胎、妖术六卷,大话魑魅魍魉,折射清末浮世百态。
该书作者盛文强说:“我少年时代在海岛上度过,岛上的一切都与海洋有关,海洋生物的种种传说激发了我对于探索未知生命的兴趣,故近年来奔走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对渔夫的口述史、海洋民间故事进行了采集整理,后来开始关注古代妖怪图像。”
在创作《何方妖物》之前,盛文强已对“海怪”有了初步研究,这种对神秘事物的好奇逐渐引导他进入志怪领域,并因此创办了“志怪mook”的公众号。观察到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神秘、超自然现象的兴趣日益浓厚,他觉得这可能与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心理需求有关。他表示,期待通过这一场视觉图像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妖怪的世界,在移步换景之中,开启一场奇幻的中国妖怪之旅,带领读者解析晚清的志怪文化,感受民俗视域下的中式美学。
编辑窦晨菲认为,文中有些妖怪可能并不是单纯的恐怖异物,只是罕见的自然现象、稀有动物或是畸形生物,却因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民众认知受限而被认作所谓的“妖怪”,将人心所想喻之为“妖”,这也反映了晚清时期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幻想。
比如《水怪搏人》中的“焦山水怪”,是半人半鱼,而且是罕见的“鱼头人身”的形象,再比如《鳖怪迷人》中的“鳖怪”,上半身是一美丽女子,腰部以下却是鳖壳,这种组合也是前所未有。妖怪化形未全,介于人和动物之间。
谈起为何会在晚清时期“妖门大开”,盛文强认为,晚清处在新旧世界碰撞的时刻,欧风美雨吹进来,而大清的贫弱则使得古老的神怪形象在集体无意识中反弹,是剧变中的自我指认,也是对古典妖怪的集中总结,同样也是旧式志怪的回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