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坚守与创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11月11日


    做一块永远成长的“木板”

    高山

    我走进中国青年报社总编室(现为报纸总编室)的第一天,带我的编辑老师就说,总编室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排雷员”“守门员”,容不得半点疏忽。就像一个木桶,你这块木板短了,报纸最后的防线就失守了。

    那时我想,要做一块永远成长的“木板”。

    做成长的“木板”就要不忘初心,保持对职业的热爱,守住政治安全底线。夜班是报纸的“总装车间”,夜班编辑是采编流程中的最后“把关人”。20多年来,我把自己“钉”在夜班岗位上,从一个编辑“小白”成长为报纸的“守门人”。初查、复查、审查、核查,确保每一个细节无误;核对稿件、核对版面,确保版面语言准确到位;统揽稿件,作好政治判断,确保落实意识形态责任。

    做成长的“木板”,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创新新闻编辑形式。按照中央改进文风的要求,中青报一版大幅压缩会议新闻报道,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的报道在一版刊发的比重大大增加,过去很难上一版的“小人物”现在出现在一版,甚至是头条。视角小,触点小,以小衬大,表现力更强,努力做到接地气、察民声、达天听。

2022年3月10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隽辉在北京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拍摄北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比赛。王钊/摄

2023年年底,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引发青海局部地区发生泥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赵丽梅在青海省民和县金田村上万立方米的泥流之上采访。王琨/摄

    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特别注重版面设计、标题制作和图片的运用。在版面设计上,丰富版面元素,提升“可视化”程度,努力使版面既有表现力,又有冲击力。努力做活标题,使之灵动起来,简洁、口语化、多用动词。在选用照片时,我十分注意照片的新闻性、细节性、感染力、冲击力,努力做到坚持一个核心:以新闻价值为标准选用照片;讲求两个辩证关系:注意照片视觉冲击力与版面的平衡,选用照片“求美”而不“唯美”。

    做成长的“木板”,就要积极拥抱融媒时代,创新版面编排,从“文字匠人”转为全媒体精兵。近年来,在重大日子、重要节点,夜班编辑要和美编预先筹划版面,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美编已全流程参与到报纸的编辑出版中,成为报纸的“美容师”。一些重要时点,《中国青年报》都要重新设计报头,庄重热烈;报纸用大幅照片、图表、海报,富有冲击力、感染力;很多报道配了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看视频、H5、图表等融媒体产品,让读者能从容地在多媒体中穿梭。近年来报社“全员下厨”,我作为一个“文字匠人”,也在这时代洪流中,蹒跚学步,转型成长。

    近年来,中青报报纸总编室85后、90后编辑已成为中坚力量,多人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年轻的力量成长起来了,这些新的“木板”继续把守着报纸“五关”(政治关、导向关、政策关、文字关、技术关)。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第18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

—————————— 


2024年9月20日,河北廊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国(右一)、胡春艳(左一)采访60年前参与组装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黄克骥老人。中青网·中青网记者 郑萍萍/摄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金光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鑫昕(右)采访90后种粮大户徐杰。李永鹏/摄

    互联网时代文字报道更应“可视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刊载于2023年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1版的《中美乐团上演“茉莉香飘<茉莉花> ”》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回忆起这篇作品的采写经历,既有编辑部对重要线索的精准把握,也有采编人员对可视化表达的长期积累。

    2023年11月14日,正值习近平主席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中美元首会晤之际,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抵达苏州。此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时曾强调,“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看到这个线索,编辑部一致认为,这个事件不可多得。于是,我们尝试使用“可视化”的报道思路,让这一事件可看、可闻、可感、可听。

    历史背景具有“可视化”条件。当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特意选择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压轴曲目。巧的是,50年前,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时,他们也演奏了《茉莉花》。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茉莉花》曲目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接近性。茉莉花是江苏的文化名片,数十年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都起到了重要的文化连接作用。

    编辑部认为,同一支交响乐团、50年的时间点以及茉莉花“开放之花”“包容之花”“友谊之花”的美好寓意,令选题具有感性化、具体化、细节化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的用户思维,体现在通过接近用户、走进用户,从而引领舆论。这个选题,便具有把重大主题软化细化的可能性,能够唤起青年的共鸣。

2023年8月12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千军台村,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之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尹希宁跟随医护人员在村里走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2024年8月15日,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数字发展主题论坛在重庆举行,中外青年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技能与产业”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故事发展自带“感性化”冲突。演奏开始前,美国乐手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茉莉花手串。戴着清香四溢的茉莉花手串演奏《茉莉花》的场景,也成为此次演出中最动人一幕。

    编辑部抓住这一细节,在苏州广电等当地媒体的支持下,详细采访还原了制作茉莉花手串的过程。其间跌宕起伏,有悬念、有紧张、有欣喜。报道白描式呈现了茉莉花手串制作的一波三折,既凸显了中国人善良好客的待客之道,也让读者感受到“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的温柔力量。

    重立体化情感表达,塑造仪式氛围。早在2021年,为推动媒体融合改革,中青报就提出,没有“可视化”,就没有报人的明天。其中专门指出“可视化重塑”的10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让文字“站”起来说话画像。

    让文字报道“站”起来,是我们这些年探索努力的方向之一。茉莉花选题给我们提供了试验的机会。消息一开头,报道先在戴茉莉花手串者的嗅觉、视觉体验上做文章。大提琴手约翰·科恩在戴上茉莉花手串的那一刻,就情不自禁地凑上去闻了闻。演奏时,他手腕上的茉莉花手串随着音乐一起舞动:“我能闻到的全是身边的花香!”

2024年10月28日,位于北京交通大学的思源·青年书店,大屏幕里正在播放“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数字人视频。当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青春中国·拥Bao未来”特别节目首场“书香·点亮”篇章开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2023年10月,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柏锋与机器狗互动。汪龙华/摄

    不仅如此,文章有意节略了观众的感受。但不难想象,看到演奏者手腕上整齐划一的茉莉花手串,嗅到演奏大厅淡淡的茉莉花清香,听着熟悉旋律,观众的想象通道被打开,与演奏者共同形成了一种仪式氛围,也共享这一美妙空间。写作过程中,编辑部有同事提出,为何不用通讯体裁?篇幅增大,能展现更多细节故事。但互联网时代,用户已习惯碎片化阅读,消息体裁的“断裂式行文”,反而因其短小精悍,能让信息量更丰满。同时,文字适度“留白”给读者带来的想象空间,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可视化”呢?

    这篇消息的写作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读起来令人深感沉浸,回味无穷。报道刊发后,许多同行表达了肯定。一位资深的电视媒体前辈专门发短信说,(报道)把一场剧场室内乐,变成了“新闻交响曲”。当然,我们对“可视化”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未来在内外宣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深入第一线践行“四力”,要以更大力度创新话语、改进文风,把这样的好听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

2023年10月25日,在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内,“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中)带领两名来自台湾的青年李建勋(左)、范怀方一起捏熊猫面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看见小店是AI时代记者的真诚陪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重塑着新闻业,不变的是,记者笔下的真实与真诚。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了不起的青春小店”系列报道就是力证。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我们的脚步踏遍祖国“四极”,走进上百家小店,写出了最热乎、最鲜活、最有力量的小店报道。这也是中青报对“青春小店”、对青年的一份真诚陪伴。

    我们想要知道,小店是怎样努力生长或者更换方向的。它们怎样保持活力,又可能遇到哪些问题。那些几平方米内的决策,经过了何种粗略或细致的打算。

    我们看见从借钱开复印小店,到创立文创公司的延安小店店主。“开在背山也一样红”的山丹丹花,不仅是产品图案,也是烙在她心中的图腾……经营小店的年轻人,他们勤恳奋斗,不光为谋生,更为撑起梦想。

    我们看见曹县马面裙、义乌星宝伞、“最北表妹”的山货店……年轻人激活传统文化中的潮流元素,用新技术链接世界广阔舞台。

    我们看见沙县小吃、缙云烧饼、化隆牛肉面……地方政府倾力托举产业发展,用行动彰显对青年创业者的重视与尊重。

    小店乘风破浪的精神,同样激励着记录下这些故事的我们。他们身上“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生命力,汇聚成中国经济的信心源泉。

    我们还对小店店主和大众展开问卷调查,扎实定性、定量研究,用数据全面、立体、清晰地描绘小店画像。

    建设性是我们一直秉持的新闻理念。一方面通过深入调查,多方面了解小店店主的痛点难点,摸清小店经济的窘境困境;另一方面,多渠道收集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多方意见,促进公众针对小店议题的参与和讨论,为问题解决提供掷地有声的行动方案。


2024年9月21日晚,天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著名演员林永健扮演“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讲述了郭永怀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小店以多种形式集体亮相。报道与时俱进,融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介手段,并打造出衍生产品——报社首款3D交互式融媒体产品《奔跑吧,青春小店》,集成3D建模、VR、AI数字人等数智技术。

    有关小店的话题在报社官方抖音平台已超过20亿播放量。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报道的关注点为小店经济的蓬勃发展建言献策。

    看见小店,不是一时、一年的起念。

    近年来,报社推出若干调查研究报道,描摹出当前青年最真实的生存发展状态,还直接促进了诸如政府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的调整等,希望推动问题解决,为广大青年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未来,中青报计划联合相关单位搭建“青春小店AI服务”平台,为青年创业者的线上小店提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AI服务。

    “了不起的青春小店”寻访一直在路上。通过这份一以贯之的“真诚”“陪伴”,让更多小店被看见。

——————————

2024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社举行2024青年国潮品牌共创大会,中青报数字人“辰辉”(左)、文化数字化宣传大使“小羲”同场亮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我们有共同的名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柏锋

    今年是我做记者的第6年,这些年,我和同事共用一个名字——青蜂侠。

    这几天,我正踏上“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的征程。每当分享那些关于采编的故事时,作为“青蜂侠”一员的那些瞬间就会不断在脑海中闪现。

    2000多个日夜里,我从一名对新媒体充满好奇的理工男,成长为一名坚守真相、勇于担当的记者。

    在新媒体环境下,“青蜂侠”不断探索真相,赢得年轻受众的心。

    在“青年满意度”系列报道中,我们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深入追踪多个热点话题,力求每一篇报道都能触动人心,激浊扬清。

    这些新闻背后,有水军的围攻谩骂、有采访对象的不解,甚至还有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在对涉赌直播间的曝光中,曾有水军反复嘲讽我们“小小蜜蜂可笑可笑”,还好,团队一直彼此支持,每位“青蜂侠”都更加成熟坚韧。在涉赌主播被判刑的那一天,我们的评论区变了,网友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配得上你这个侠字”“青蜂侠能处,有事他真上啊”。

    作为“青蜂侠”团队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要做青少年的守护者。未来,我们将继续用新闻的力量为更多青少年发声,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

    青年的关切一网打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华

    中青报·中青网“大思政课”云平台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三等奖,这背后是近年来中国青年报社在融合改革中运用技术创新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的努力。

    作为亲历者,我时常感受着“大思政课”云平台在青年中赢得的口碑。最近的一个例子是,9月21日在南开大学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活动上,演员林永健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故事,现场青年学子给平台留下了真挚感言:“这才是我们青年人该追的星”“民族楷模,中国脊梁,永远怀念,永志不忘”……

    面对平视世界的一代,我们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桥梁,更好地团结引领青年群体?中青报的答案是“打造青年人专属的思想引领网络传播阵地”。2022年11月25日,彰显青年特色、融合创新、协同发展理念的中青报·中青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正式上线。

    平台的形式如何创新是大家思考的第一个问题。秉持“报就是网,网就是报”的深度融合理念,平台贯通了报、网、端,中青报客户端“大思政”模块、中青报报纸专版“大思政周刊”“思想者”、中青网PC端三者内容共享共创、互联互通。

    内容如何创新是大家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立足青年需求,在平台上汇集了共青团系统、全国高校、新闻网站等各方面精品思政内容与资源,既有“青年团课”“思政慕课”,也有青年参与的“三下乡”“KAB创业教育”等社会实践,还有“强国课堂”“青年榜样说”等有趣有料、有声有色的云思政作品。在这里,就业创业、教育、婚恋、健康……青年关心的问题一网打尽。

    我们还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中青报、中青网已连续4年参与承办“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活动,同步打造出一批有青春热度、情感温度、传播力度的融媒作品,在云平台上即时呈现,持续影响青年。

    应用创新是大家思考的第三个问题。为此,我们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突出交互性,用鲜活生动的视听语言、前沿的媒体技术手段,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融媒体作品。

    善用“大思政课”,让青春更能拔节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与青年同行,我们的平台也将陪伴青年一起成长。

【责任编辑:刘世昕,程璨,陈剑  编辑:朱宏利】

《饺子编织冬日序曲 | 我的节节·立冬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1-07 21:00:00

图知道|寻找语文课本里的绝美:郁达夫《故都的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1-07 13:21:06

图知道|今日立冬:落水荷塘满眼枯 西风渐作北风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1-07 07:00:00

四川茂县:花式庆羌年 “纳吉纳鲁”道祝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1-05 22:25:34

青春校园诗剧《诗仙李白》将开启全国巡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1-05 10:56:58

当年轻人在交友软件中寻找爱情

中国青年报2024-11-04 09:46:00

“只差一名保研成功”,如何重新出发

中国青年报2024-11-04 09:45:58

三国人物脸谱化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 文史杂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1-03 19: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