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新竹何以高旧枝

作者:于国鹏 来源:大众日报2024年10月23日

本报记者 于国鹏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京剧院通过老戏新排,让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担纲主演,通过经典之作的常演常新、名家坐镇的“传帮带”,推动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传承什么,怎么传承,又该如何创新?一代代艺术家有自己的探索,也有自己的回答。

教戏与学戏,皆竭尽心力

王勇介绍,今年,国家京剧院复排的京剧《苏小妹》上演,这个戏是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亲授指导的,刘长瑜20世纪80年代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学习该剧,如今,在复排时,又多次来到排练场为青年演员说戏排戏。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出演的京剧《白毛女》,也是国家京剧院重要的复排剧目。此番复排,将在剧情、唱腔、舞美等方面推陈出新。

前不久,今年70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在参加庆祝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时说,从演出中看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成长,感觉到了中国戏曲的后继有人。同时,也寄语新一代戏曲演员“像大运河河水一样延绵不断、滚滚向前”。

京剧艺术的茁壮生命力,正来自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与创新。要做到传承与创新,首先在于能取人之长以成就自己的艺术,然后才能结合自己的演出实践与思考实现创新。

2010年5月,在济南举行了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的学术研讨与文艺演出系列活动。出席活动的山东省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翟萍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到老师张君秋的严格要求时说:“当时我学《二进宫》时,跟着录音机学。自己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录了音,拿去给老师听。结果老师说,有一个腔不到家,唱得音不准。他告诉我,学习态度一定要认真。要多学学票友,有的票友都掐着秒唱,多一秒都不成,要多学习这种态度。这件事让我记了一辈子。”这段话也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张君秋先生对翟萍因材施教。学者荆晖在《菊苑佳卉又一枝》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张君秋先生让翟萍把一些张派戏的中心唱段先行演唱,而后挑毛病,讲原因;有些唱段逐句教唱,有的唱腔一字一音地讲解传授。还破例让翟萍把他讲的录下音来,有些示范动作进行拍照。翟萍提问,逐一解答,可谓竭尽心力。还嘱咐翟萍说:‘要用你的嗓子,学我早年的唱腔。’”

作为京剧张派艺术的优秀传人,翟萍在艺术上的成就可圈可点,享誉梨园。近些年,她又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到培养青年演员方面。“翟萍艺术名家工作室”项目启动后,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艺术与心得传授给年轻人,助力青年演员的成长。

但有取法处,则唯唯受教

京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与创新。那些开宗立派的大家名家,之所以能在艺术上自成一家,无不虚怀若谷,对别人的一技之长也一定要俯身学习。

杨小楼享有“武生宗师”的美誉。他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正在于能集众家之所长。

学者沈苇窗在《武生宗师杨小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杨小楼短打学杨隆寿,长靠学俞菊笙,他出科之后,正赶上俞菊笙的极盛时代,像‘挑滑车’‘金钱豹’‘铁笼山’‘艳阳楼’等戏,都是宗俞的;又跟他的师兄张长保学了‘安天会’和‘麒麟阁’,老伶工王福寿教过他的‘状元印’,全是以重金相酬得来的。后来在上海又从小孟七学‘冀州城’,向牛松山学‘林冲夜奔’,学无常师,只要他认为足以取法的,无不唯唯受教。”

除了概述杨小楼的学无常师外,文中还特别记了另外一件事。沈苇窗回忆:“有一件事为我所目击的,上海有位票友沈田莘先生在杨小楼面前大谈武生戏,其实是在关老爷前舞大刀,杨面带笑容,‘者者’之声,不绝于耳,这个‘者’音代表‘是’字,足见其虚怀若谷之一斑。”

票友在杨小楼面前大谈武生戏,如同班门弄斧,然而杨小楼依然持谦恭之态,绝未因自己“武生宗师”的身份而有讥讽或不敬之色,充分显示出他愿意倾听各方观点、大气包容的胸怀。

上文中提到的沈田莘,其实也是一位有故事的人。据记载,沈田莘曾和另一位资深票友王晓籁合演《空城计》,沈饰孔明,王演司马懿。演至后半段,孔明唱:“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楼听我抚琴!”演司马懿的王晓籁一时兴起,竟然大喝一声,操着绍兴官话喊:“侬叫我来,我就来哉!”然后,率领大队人马,一起杀入城中。饰演孔明的沈田莘猝不及防,吓了一跳,以至从城楼跌落下来。这可能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例孔明施“空城计”被司马懿杀进城的演出了。

王晓籁一直提倡娱乐的艺术化,在这件事上,倒是把艺术娱乐化了,为剧坛留下了一段趣事。

成为一个整体,才能相互成就

但凡有成就的演员,首先需有天赋,行话说“祖师爷赏饭吃”。当然只靠天赋还不行,还要有机会学习和锤炼精湛的技艺,同时还得具备一种与别人相互成就的大局观。

2007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来济南演出,赵秀君、张克两位“梅花奖”得主领衔主演新改编的《楚宫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他们都谈到整体配合的作用和效果。

张克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研究剧本,不仅仅要考虑自己的角色,还要研究其他人的角色,尤其是有对手戏的那些角色,“这样才会把握住节奏,相互配合起来才会默契,不搅戏,否则一不小心就容易让观众感觉出戏了。”

前辈们也特别注意这一点。例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领衔的梅剧团吸引了天南海北的众多名角,其中包括同享盛誉又都是演小生的姜妙香、俞振飞。一个剧团拥有两位顶尖小生,是令人羡慕的好事,是实力强大的体现,但事情还有另一面,如果处理不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容易引来麻烦。试想一下,如果因为调度不利,处理不当,这两位小生较起劲来,互相不服气,互相拆台,那么他们不仅不能给剧团涨名声、打票房,反而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在梅兰芳的调度安排下,两位小生之间形成了既有竞争但又相互成就的好局面。这样的局面是多赢的。

梅兰芳在谈到与京剧老生演员王凤卿的合作时,也曾专门提到相互成就的重要性。他说,在演出《文昭关》一剧时,饰演伍子胥的王凤卿在唱“俺伍员好一似丧家犬”一段时,唱腔与人物感情的变化融合无间,行腔与尺寸的掌握可谓炉火纯青。

梅兰芳特别提到:“在这一段里,胡琴的衬托是非常重要的。琴师王少卿托得巧妙灵活,所以几十年来凤卿就离不开少卿的胡琴。”

梅兰芳在评价王凤卿之艺术精湛的同时,特别称赞王少卿的胡琴精妙,赞赏二人之间的完美配合。梅兰芳感叹:“总之,唱、做、打、拉必须成为一个整体,才能收到应有的舞台效果。”

传品德、传技艺,传承相互成就、彼此成全的气度与胸怀——一代代京剧人的传承,使京剧艺术得以不断创新,推动京剧艺术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又何尝不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传承。

【责任编辑:李丹萍】

苏州核雕:盈寸之间见天地见匠心

中国青年报2024-10-22 06:45:33

叶兆言:好的小说让人带着笑含泪读完

中国青年报2024-10-17 23:22:14

为什么偏要去一场“有故事的旅行”

中国青年报2024-10-18 06:44:00

当作家走进网络直播间

中国青年报2024-10-17 23:21:27

二〇二五年旅游商品开发趋势展望

中国青年报2024-10-18 07:45:43

漫展:城市文旅魔法阵

中国青年报2024-10-18 07:46:30

不建古城建水城 清徐文旅如何打出差异化

中国青年报2024-10-17 06:46:57

受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应该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10-17 08:01:01

邂逅清徐 为啥“来了就不想走”

中国青年报2024-10-17 0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