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体重150公斤,没有身材焦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年10月04日

“谁说‘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我可以!”

“我的青春老沉了!从12岁摸杠铃到现在,我举了12年!”

在巴黎奥运会上,李雯雯夺得举重女子81公斤以上级金牌,成功卫冕。在她看来,宇宙的尽头不在老家辽宁鞍山,就在杠铃旁。那是见过她最多汗水和怒吼的地方,是给她最多挫败、最多信心的地方,也是教会她最重要东西的地方。

央视新闻《中国UP!》国庆75周年特别策划,李雯雯分享了她在“杠铃宇宙”学到的人生信念。

01

哪有什么横空出世的天才,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从18岁进入国家队起,李雯雯参加过大大小小很多比赛,其中有两次至今难忘。一次是刚出道时,得了亚军;一次是去年9月世锦赛时,右肘意外掰伤退赛,没有成绩。

“在竞技场上,只要失败一次,就很难记起另外99次成功。你越不想失败,越会记起那一次失败。”李雯雯说。

去年那次受伤后,石膏拆了,阴影还在。巴黎奥运会时,李雯雯很怕再现受伤退赛的一幕,压力大到窒息。赛前一晚,李雯雯甚至生出了想退役的念头。她说这是打小练举重以来,唯一一次想放弃的时刻。

李雯雯跟教练说了自己的想法,这位夺金后被李雯雯举高高的教练吴美锦,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出了最“狠”的话——

教练:你这是急,太急了,你急有用吗?

李雯雯:没有用。

教练:急能帮到你比赛吗?

李雯雯:不能。

教练:急你是不是还要等?

李雯雯:是。

教练:那你还急吗?

李雯雯:那我先不急。

教练的话让李雯雯清醒了过来。“我一天一天稳扎稳打练过来的,硬拉200多公斤,蹲腿200多公斤都不怕,日积月累的实力就是我的底气,为什么不看好自己呢?”

李雯雯心里暗暗发誓:必须支棱起来!

此后如大家所见,像举起杠铃那样,李雯雯把可能压倒自己的东西也都举了起来。从巴黎比赛台上走下来的是Pro版李雯雯,更强了!

“凡是压不垮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就算被压垮了,别急着放弃,正好躺下歇会儿看会儿星星。等蓄足力气了,再举一把。相信我,再举一把,更容易见到奇迹!”李雯雯说。

02

“胖”放对了地方,它就是强。

李雯雯回忆,自己学举重是被爸爸“气”的。12岁时,身高1.7米的她,体重快90公斤。家人让她练体育,再不济也能强身健体减减肥。

没想到因为太胖,体校的举重教练拒绝了李雯雯。爸爸知道后激她说:“你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练体育人家也看不上。”

听到这话,李雯雯一怒之下跑去找了体校校长。巧合的是,校长以前也是举重运动员。这一次,李雯雯终于找到了欣赏她、接纳她的组织。

大级别运动员为了满足参赛要求会刻意增重。身高1米78的李雯雯,体重150公斤,没有“身材焦虑”,“这个体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是我自律的结果。”

李雯雯的个性签名是——做“一个灵活的小胖子”。

当然,并不是越胖,就越占优势。举重的技术含量极高,发力和支撑需要全身肌肉协同作战一气呵成,很注重瞬间爆发力、协调性与灵活度。

为了给祖国争荣誉,她说,“我还会继续又胖又美又强下去。也谢谢有网友帮我说话——你那不是胖,是实力在荡漾。是的,我不是胖,我是强,我举起的,是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力量!”

看到李雯雯穿汉服的照片,有网友留言“这姑娘长得国泰民安的”,李雯雯说作为运动员,传递的不仅是体育强国的自信,也是深爱这片热土的文化自信。“希望更多海内外小伙伴,因为我喜欢上举重,喜欢上我们的国风国潮!”

03

追着那抹红,才能所向披靡。

李雯雯坦言,奋斗,光是为了自己,走不到今天。为了热爱的举重,为了祖国,那就不一样了。“我的使命就是,金牌在我的手里不能丢,我在役一天,中国女子举重大级别的夺金传统,就要一直捍卫住。”

李雯雯希望作为“00后”,是能扛起大旗的一代,是能续写中国夺金史的一代,是能传承前辈用汗泪伤病换来的宝贵经验的一代,是能尽情享受运动之美的一代,也是能给“10后”做好榜样的一代。

有网友好奇,每次试举前,李雯雯特有气势地喊出一长串的“咒语”是什么?李雯雯说,“根据当时的状态,喊的内容也不一样,有时喊完自己也忘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负荷要高高举起,李雯雯想说的是:“做自己最忠实的铁粉,在最需要能量的时候,给自己喊两嗓子提提气:顶住!加油!”

监制丨李浙

编导丨王天语

撰稿丨王若璐

摄像丨桑腾飞 马仕勇

剪辑丨刘卜杰

调色丨魏欢

包装丨徐云峰 崔圆圆

视觉丨毕野 蒋秋飞

统筹丨贾泽辉

微信编辑丨张琪

鸣谢丨总台福建总站

【责任编辑:唐红】

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浪漫郧西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25 22:52:04

“山乡巨变”后,清溪村还有多少可能

中国青年报2024-09-24 08:04:34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6:47:18

喝下这副“电子中药”,民乐青年也新潮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6:47:51

青春版《牡丹亭》,20年生生不息的青春

中国青年报2024-09-19 20:16:44

读书不为写作,但需要写作的反向滋养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8:00:52

除了“情绪价值”,书市还提供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