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中国式现代化一道成长、一道奋进。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5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根本前提,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各项工作中,都活跃着人民政协的身影。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以后,人民政协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主题、职能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人民政协理论发展、履职实践创新和工作制度完善,取得积极成果。锚定新的历史方位,人民政协正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政协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展现出旺盛生命力。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更好保障最广大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经验构成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新征程上,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要求人民政协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完善党领导政协工作制度。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人民政协制度传承发展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政在养民、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既展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也体现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有助于最广泛地反映民意,最充分地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更好实现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人民政协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支撑力量。新型政党制度打破西方话语对政党制度的片面评判,是引领政治文明不断前进的成功典范,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池步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