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常怀慕峰葱岭,丝路共迎祖国华诞 ——北大师生2024年暑期赴塔县登山科考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8月11日

缘起:

为迎接祖国75周年华诞,传播北大体育精神和教育理念,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服务边疆发展和建设,2024年7月1日-25日,北京大学工会、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联合组织了北大师生暑期赴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登山科考社会实践团。该团队由北京大学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具体组织,体教部户外探索课教学团队提供专业支持,秉持“向自然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历史学习,向基层学习”的指导思想,分为专业登山队、教工登山科考队和师生社会实践考察团三个队伍,开展了攀登慕士塔格峰、考察“一带一路”沿线、赴帕米尔高原地区进行对口交流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加强团队组织、保证活动效果,实践团自发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来自党办校办的蒋广学、体教部的钱俊伟、校医院的魏芳震共同组成支委,团结带领和服务保障团队全程的学习交流和登山科考。

活动期间,专业登山队与教工登山科考队克服了高原的严寒与极端的不稳定天气,战胜了陡峭的山路和险峻的陡崖,总共17人分别于2024年7月12日、7月25日登顶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沿途不仅见证了冰川的壮丽与雪山的巍峨,更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生命的坚韧,深切阐释了“向自然学习”的真谛。

师生实践考察团则深入塔县乡村,与当地塔吉克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参观历史遗迹,体验民俗风情与文化传统,加强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互重,理解了“向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们通过对西域地区与祖国历史的密切联系以及塔县地区在“丝绸之路”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的学习体会,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更好的领会了“向历史学习”的巨大魅力。此外,临时党支部还积极与当地村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就教育支援、医疗援助、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向基层学习”的深刻内涵。

第一部分:7月12日登顶及专业登山队活动情况

此次实践活动出发的第一支队伍为专业登山队,团队由5名北京大学教工、1名北大校友和3名学生组成。队伍中的北京大学教工们,不仅是学术领域的佼佼者,更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作为队里唯一一个有过慕士塔格无氧登顶经验的方翔老师成为了团队中的中流砥柱,他通过对这座山的深厚情感和对路线的熟悉程度,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学生们则满怀激情与好奇,紧跟前辈们的步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无畏,勇于攀登”的登山精神。

由于天气变化的影响,团队不得不将原定的冲顶日期提前,在未进行山上营地住宿适应的情况下,取消二次拉练,直接冲顶。在冲顶的过程中,一期队员们遇到了各种阻碍:一天内经历三场暴风雪;团队半数以上成员在山上出现拉肚子的高原反应;大多数队员由于未经提前适应,在Camp1营地便开始出现头疼、食欲不振等身体的不适;地形复杂的冰川是他们直接冲顶的必须道路......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空气变得愈发稀薄,气温也急剧下降。但团队成员们没有退缩,他们相互鼓励,彼此扶持,用汗水和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登山故事。即使遇到了极大地阻碍与困难。即使面对风暴威胁和体力的透支,专业登山队仍选择迈出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沿途,他们欣赏到了平时难以见到的壮丽景色:云海翻腾,山峰如剑指苍穹,冰川在阳光下闪耀着银白色的光芒。这些美景,无疑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奖赏。最终,在7月12日凌晨,一期队员向慕士塔格峰顶发起最后的冲刺。风在耳边呼啸,雪粒不时打在脸颊上,但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登顶!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顶峰之上时,他们终于出现在了梦寐以求的最高点上。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艰辛都化为了无尽的喜悦与自豪。

这段既充满挑战又意义非凡的旅程仿佛是大自然对勇士们无声的考验。他们肩并肩,脚步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对未知探索的决心。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体验到了登山的艰辛与乐趣,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一期队员在登顶途中

一期队员在慕士塔格顶峰举起北京大学旗帜

一期专业登山队在慕士塔格顶峰的合照

第二部分:7月25日教工登山科考队及活动组织情况

7月9日,在一期专业登山队冲顶的时候,二期教工登山科考队到达慕士塔格大本营,开启他们的登山之旅。二期队伍由10名北大教工、2名校友及1名学生组成。此次攀登,不仅仅是对身体机能的极限挑战,更是对意志品质的深刻磨砺。队员们身着特制的保暖装备,脚踏冰爪,在皑皑白雪与陡峭岩壁间穿梭,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山间风起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在大本营附近拉练的时候,来自城环的郑成洋老师认真、细致地观察沿途的各种植被,详细解答队员的问题,为大家进一步了解高原地带的生态系统提供了第一手知识和信息,加深了对环境变化的认识。

二期队员在登顶途中

行进途中,队员们相互扶持,共同克服了高寒缺氧、复杂地形等重重困难。他们利用休息间隙,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梦想,那份属于北大人的智慧与情怀,在冰峰之巅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夜幕降临,星空璀璨,他们围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地中,仰望银河,畅谈理想,将这份独特的经历化作心中永恒的记忆。

二期队员冲顶时刻

在追求团队梦想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本次二期队员在冲顶关键时刻,收到了来自登山大本营指挥中心的救援指令,C3营地有一名失能人员发出求救信息。北大二期教工登山队和同在C2营地的另外一支登山队组成立联合救援小组,在两队向导的合力救援下,凌晨4:30成功将失能者拖回二号营地,并在早上6:30分救助到大本营送医。成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二期队员用行动诠释了对于生命救援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山高人为峰”的攀登精神。他们的名字已经与这座巍峨的山峰紧密相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勇往直前,无惧风雪。

救援团队出发前合影


7月25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慕士塔格峰顶时,第二支队伍也迎来了他们的胜利时刻。在欢呼与拥抱中,他们成功登顶,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艰辛都化为了无尽的喜悦与自豪,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北大精神,也为祖国75华诞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二期队员秉持互帮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互相鼓励、理解,携手同行,全部登顶,安全下撤。郑成洋、田越、赵小斌更是成功实现无氧登顶。他们超越了自己的极限,了无遗憾地实现了自己的登山目标。下一个目标,是更高的山峰,更远的路。

二期队员冲顶时刻

二期队员和部分一期队员合影留念

第三部分:7月11至21日师生社会实践团活动情况

在一期二期登山队向更高的海拔和山峰迈进之际,师生社会实践团于7月11日也开启了更远的探索之旅。在此次十二天的实践过程中,师生社会实践团起步于位于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前山区博孜敦柯尔克孜民族乡境内的温宿大峡谷,在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驿路木扎特古道的必经之地,感受“库都鲁克大峡谷”的惊险与神秘。在路上,师生社会实践团还置身于喀什老城内,穿梭于纵横交错的、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徒步于位于帕米尔高原之东、昆仑山之西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在石头城看红日从山间升起,感受这一千峰万壑相隔的洁净世界的美好;走入被誉为帕米尔高原雄鹰的塔吉克族村落——托格伦夏村,在牧民家中感受当地人结婚办喜,体验不同人文风俗的婚礼;与慕士塔格大本营的老友重逢,送去最真挚的温暖、支持与祝福,见证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及公格尔九别峰三山耸立的壮阔与威严,体验慕士塔格登山之路,置身于冰川之间感受历经时间长河,大自然雕刻的壮丽;在红旗拉甫见证国门的庄严与肃穆,徒步于高原之上的中巴友谊之路感受中巴友谊的源远流长;在天山山脉中段,驱车行驶在宛如一条蜿蜒巨龙的盘龙古道,穿梭于高耸入云的山峰和深邃的峡谷之间,心中默念“今日走过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途径白沙湖、班迪尔蓝湖、喀拉库里湖,感受帕米尔高原冰川之水汇集后的湛蓝和碧绿;在新藏公路、沙漠公路的穿越过程中见证祖国发展之强大,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马干沙漠,感受沙漠之路凝聚的智慧与力量,油田开采的艰辛。

温宿大峡谷徒步

红旗拉普

体验牧民生活

慕士塔格冰川合影

4500米高海拔徒步

沙漠公路零公里处

沙漠公路徒步

南疆最大的夜市-和田夜市

塔县盘龙古道

塔县托格伦夏村体验当地的婚礼表演


在塔县考察期间,北京大学赴塔县登山科考社会实践团临时党支部与塔县托格伦夏村党支部开展了共建活动,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海关驻村第一书记王虎代表村两委和工作队对北大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托格伦夏村近年来的特色旅游发展进行介绍,谈到特别是民宿产业的兴起,不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还为农牧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2023年以来,托格伦夏村发展旅游民宿、牧家乐15户,接待游客2450余人,累计增收29.8万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500人,创收预计增收10万余元。在听取介绍后,北京大学蒋广学等一行结合赴疆及来塔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交流探讨,对“村党支部+农户参与”的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并就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也提出了专业建议。

登山科考社会实践团临时党支部与塔县托格伦夏村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

经过与北大团队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全体干部在托格伦夏村对未来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北大社会实践考察团内的老师们还分赴不同领域,有的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有的走进学校,与孩子们共度美好时光,传递知识的火种;有的聚焦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塔吉克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遗产;还有专业的北大医护人员进行义诊,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帮助塔县人民获得医疗帮助。他们的足迹遍布塔县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北大精神。

期间教师代表钱俊伟、宋玺等一行还特意赴塔县看望了北大校友、现任塔县县委书记毕鹏,并就塔县户外旅游产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

医疗团队为当地村民义诊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中,登山队员们以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极限的挑战,展示了人类勇于探索、不断超越的精神风貌;师生社会实践团则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社会实践,增进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以其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为塔县乃至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专业建议与支持。

从整体意义上来看,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的连接与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它让团队成员更加珍惜生命、敬畏自然,更加坚定了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信念。同时,这次活动也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成绩方面,三支队伍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登山队成功登顶慕士塔格峰,展现了北大人的勇气与毅力;师生社会实践团通过深入调研与实践,为塔县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参与者共同努力与奋斗的结果,展现了北大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北大精神在新时代下的生动体现。它让北大师生更加坚定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信念,也为祖国的民族团结与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大本营合影

大本营打欢乐太极


附:个人感想和体会

蒋广学(党办校办副主任、网信办主任)

携师将友赴轮台,疏勒去京一万里。宝月登楼望西域,葱岭慕峰盖孜水。密市梨城追库车,寻玉天山火焰催。冰川雪麓犹有尽,天涯神都共此时。——2024.7.17于喀什

钱俊伟(体教部主任)

北京大学具有勇攀高峰、壮游天下的优良传承,再次参加由北大师生、校友组成的登山徒步联合队,成功登顶“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很是荣幸。登山运动就是一项忍受痛苦的艺术,人生亦如此!队员们主动放弃舒适安逸的暑假时光,向上而行、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淬炼身心,汲取正能量的体育精神,为日后生活工作学习科研注入新动能。此行也看望了我曾经的学生、北大优秀校友,他们扎根边陲,用青春奉献祖国建设的实际行动令人动容,这当是新时代北大人该有的样子,为他们点赞!向他们学习!

田越(工会副主席)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登山,是去攀登慕士塔格峰的一个起因。拉练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登山的意义,因为此前已经攀登了一座5000+、一座6000+的雪山,那么这次攀登雪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拉练过程中,我也充分体会到,这次登山更艰难、更野外、更困苦。当我决定无氧冲顶的一刻,我释然了,当我发现我有能力无氧登顶并为此发出冲击时,我内心的力量被释放出来了,我知道我是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全新的高度,每前进一步,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这种超凡的勇气和力量也会一直鼓舞和陪伴着我,遇到困难时激励我坚定执着地走下去。

郑成洋(城环老师)

壮丽的雪山对我来说,既熟习也陌生,因我研究专业的关系,我见过西藏和云南很多雪山,对自然一直怀着敬畏之心,生态学研究只需要到生命禁区的海拔高度,未曾动过太多念想去攀登她。2024年7月9日初来慕士塔格雪山,在大本营初见慕士塔格雪山的全景,心情格外轻松与好奇,觉得慕士塔格雪山海拔虽高,总觉得这是一座容易征服的雪山,远望一条山坡直通顶峰。随着不断接收到攀登信息,艰难程度在脑海里不断加码。在体验艰辛的一拉和二拉之后,能否成功登顶的希望产生怀疑。2024年7月22日开始攀登,心里总有一股意念支撑自已,一定要成功,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用脚印去丈量雪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也时常想起年轻时常听说勇攀科学高峰,需要经历千辛万苦,只要努力和坚持,最终一定会成功。终于7月25日11时成功无氧登顶,不仅涮新个人攀登新高度,也是人生新起点和新高度!!!

崔博华(医学部药学院老师)

南疆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此次户外协会的南疆行,让我有幸和大学本部的老师们携手走近旷美深邃的帕米尔高原,踏上丝绸之路,感受塔吉克族的热情,亲手触摸时间雕琢的慕士塔格冰川,驻足于威严的红其拉甫国门前,驰骋在弯延的盘龙古道,徒步于高原之上,沙漠之中,感受南疆西域三十六国的历史悠久和雪山戈壁的极致。都说最好的风景在路上,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可能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群伙伴,路上的风景多了些许的温情,一起分享,一起感悟。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走了多远,而在于与这样一群人一起在旅程中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李易蓉(新传本科生)

我想我不会停下脚步探索,因为山在那里,因为人在身边,因为未来在脚下。

赵小斌(光华研究生)

《大风歌》

莽莽苍苍,昆仑洪荒。

千里荒凉,靡存牛羊。

冰川之王,勒石儿郎。

慕士塔格,我欲徜徉。


长坡峤峤,冰雪湟湟。

天怒风狂,摧目欲盲。

氧稀如窒,气喘颅胀。

人似扁舟,飓风如浪。


无舟无桨,无帆无樯。

唯凭一念,劈风踏浪。

扯风为旗,裂云为裳。

山峦作马,挽石如缰。


路遥有尽,山高几丈。

以步为尺,万物可量。

大风如鼓,意气飞扬。

人立峰巅,与天 同觞。

我参加北大高海拔登山活动已经两次了,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没有北大人登不上的山!在北大人面前,6178,7546,都只是开胃小菜。

我曾经思考过,北大登山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我不敢造次的去概括,但窃以为包涵但不限于:“积跬致万,临危笑谈。途不言弃,功成淡然。”这十六个字背后,是考验重重下默默无言的坚持,是说说笑笑间已经平视青云的洒脱,是人在巅峰事了拂衣的平淡。

由衷的向慕峰队友致敬!向北大登山精神致敬!北大登山人,赞!

于良(90级法学院校友)

感谢母校让我圆了二十年前的雪山梦,今年五一和暑期连续登顶玉珠峰和慕士塔格峰,登山的过程艰苦漫长且孤独,正好用来感触自然,感受友情,感悟人生。人为什么要登山呢?是要以渺小的身躯来征服伟大的山体吗?其实在登山的过程中,随着海拔的升高,对高山和自然只有敬仰之心,唯一要征服的只有自己,准确地说是自己内心中的恐惧与懈怠、贪婪与固执以及傲慢与虚荣。期待着继续与母校同行,在登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挑战自己、重塑自己。

贾文霞(退休老师)

雪山归来平安回家,20天征程,我的新高度。路上一步三喘艰难前行,是摔倒又爬起的坚持、队友领队的关爱支撑着我到达顶峰和顺利下撤。回到营地我精疲力尽,但我喜极而泣,因为我做到了,因为慕士塔格值得。

王艳(校医院大夫)

美丽的托格伦夏村,这里是塔吉克族居住的村庄。

村里设置一医务室。义诊过程中与当地医务室值班医生聊天得知:医务室里共有三名全科医生,24小时轮流值班,负责当地村民基本医疗保障。

在义诊过程中,与前来咨询的村民了解到:在这么偏远地区,像国家基本医疗惠民政策如两癌筛查,儿童不同时段免费疫苗接种等全部都能普及到。许多慢性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能够享受到很好的诊治及医疗保障。

由于对生活质量要求不同,当地村民对疾病预防治未病意识不够,像更年期综合征,压力性尿失禁等等在大城市居民很重视的疾病。她们似乎都不太在意。义诊过程中,我们与她们宣教治未病的重要性,同时讲解家庭版凯格尔运动尿失禁预防方法,希望对她们未来的生活能有帮助。


方翔(户外探索课老师)

北大山鹰社,北大教职工登山队都是诠释中国登山精神的最好载体。《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


月月(9岁)、菲菲(教职工子女)

大漠

孤鹰立新月,

残云映沙影。

苍凉沙漠一行人,

风吹沙动红旗展。

欲望城市灯光,

仿佛见故乡。


红旗拉甫国门

雄伟的红旗拉甫国门,

你令万人敬佩。

如今看到你,

树立在雪山之巅,四国相汇之处。

潺潺溪水流过你,

无数战士陪伴你

他们仿佛在说--我们见证着你的成长

看着你一天天壮大

高原上的精灵,也前来膜拜

望着你说--红旗拉甫国门,

你真是我们的荣耀。

魏芳震(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常务副会长)

北大户外,健康有爱,是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落到具体,就是引导大家从原有的生活工作的固有空间过渡到大自然的怀抱,在这个过程中和大家一起克服主客观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共同构建一种积极健康有爱的生活运动方式。

活动成员名单:

攀登和科考队员:田越、钱俊伟、齐敬茹、彭湘兰、郑成洋、方翔、刘博、范爱文、蔡润、贾文霞、王道琳、武洁颖、潘浩然、赵小斌、李易蓉、于良、陶大江、李艳辉、张亚平、张钱德隆、虢中奇、刘弛、杨默函

社会实践团队员:蒋广学、魏芳震、王秀玲、张国华、俞赤卉、崔博华、周媛悦、关欣、郝素芳、张亚明、王艳、项睿、王子宽、魏晓沩、刘瑾、李岳恒、傅苏红、吕晨菲、常红、陈光、靳岩、袁艺、袁丽佳、王利剑、陈凤明、李兵、吕维瑛、王新、王晓玲、刘霞、蒋济和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

彭明瀚:把海昏侯博物馆建到考古现场去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6:38:08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7:50:27

建盏为什么和宋代茶文化最般配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8:28:21

“三辞桂冠”的季羡林 中国学问家的典范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9:34:54

直播时代,读书别丢掉自我发现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26 0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