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考博成功,她是李赛男!
李赛男,女,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21级地理学专业研究生。主持项目并获第九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铜奖,先后以第一作者在期刊《Sustainable Development》(IF=12.5,SCI一区)、《CITIES》(IF=6.7,SCI一区)分别发表一篇英文文章,以第三作者在权威核心期刊《中国环境科学》发表一篇中文文章。获国家奖学金、学校学业一等奖学金、校长三等奖学金、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 2023年学术年会二等奖等,被评为2024届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2022-2023学年四川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十佳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现已考取四川大学安全科学与减灾专业博士研究生。
01
研途而行,重新出发
李赛男本科毕业便进入职场工作,结婚后全家定居成都,而后因照顾孩子辞去了工作,在此期间,她渐渐感到自己与社会脱节。“我想通过读研‘刷新’一下自己”,李赛男认为,保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李赛男本科就读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她告诉记者,来到成都后了解到西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威胁民生,她认为研究防灾减灾非常有意义。她关注到彭立老师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理论充足,经验丰富,于是她将考研目标瞄准四川师范大学,最终她如愿以偿考上了地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就是防灾减灾。在考研的过程中,她的梦想也渐渐清晰,她希望自己能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深入,并为此奋斗终身。
就这样,李赛男重返校园。尽管她学习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但是她尽力去平衡时间,努力去克服困难,她的人生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她希望今天努力的自己能成为日后孩子的榜样。
李赛男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02
得遇良师,人生重启
如果说考上研究生是李赛男人生旅途上的又一次重新出发,那遇到了导师彭立,则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完成了蜕变。在李赛男之前的人生中,她更多听到的是对自己否定的声音,但是彭老师给予她的却是认可、赞赏、包容、理解和信任。她告诉记者,在一次外出研学的途中,彭老师决定让她来作为团队的领队。在最开始的时候,李赛男因为没有经验而感到特别担忧恐慌,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如此重要的工作。但是彭老师的鼓励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李赛男最感激导师的还是他对自己抱有期待,尽心尽力指导自己,在彭老师的影响下,她减少了内耗,提高了精气神,在科研上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在科研道路中虽然有众多困难,但当李赛男拥有强大的内心后,一切都难不倒她。她告诉记者,要培养自己的科研学术能力,一是要主动地多与导师沟通,导师的教诲能避免自己走弯路,走错路;二是要多看好的文献、好的期刊,学习别人处理数据的方式、写作风格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好的网络平台去学习好的方法软件之类;三是要提高执行力,少纠结,多去做。要接受和允许自己一开始做得不好,可以慢慢来,一边做一边学习总结经验,自然就会越做越好。
李赛男在研究生期间就发表了多篇SCI一区论文,她的心得是:“论文从投稿到发表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小修大改甚至遭遇退稿的情况,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无须否定自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的论文是有价值的,终有一天能够成功发表。”
03
规划先行,人生无惧
李赛男认为,对未来的规划要有前瞻性。考博的规划是她研一时在与导师的一次聊天后定下的,读硕士研究生的三年,她也一直在为读博做准备,全身心地扑在科研上,不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她不断地朝着目标努力,考取博士研究生是她完成了自己研一时候的目标,现在她将在自己的目标长轴上稳步前行。她告诉记者,目前她的短期规划前往四川大学继续深造,顺利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中期规划是进入高校做一名大学老师,继续研究防灾减灾;长期规划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为祖国的防灾减灾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句话对李赛男来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进人生的道路。她希望师弟师妹们珍惜学习的机会,不忘入学初心,认真做好现在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清醒看待感情。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