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6年跋涉两万公里 这支师生团队将趣味化学科普带到大山深处

作者:汪傲 李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8月03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汪傲 李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与2018年初次进山时相比,白国梁带领的科普队伍如今“做大做强”了。


6年前,他作为安庆师范大学趣味化学科普公益实践团指导教师,领着几名大学生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西冲村,用烧杯、试管等简易器械做了4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在当地孩子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时隔6年,白国梁和实践团6名学生携带抽气泵、铁架台等满满两大箱专业仪器,再次来到西冲村。


6年来,为了把科普做得更科学、更成熟,这群由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组成的团队背着更先进的器材深入山区、革命老区,开展科普公益服务,足迹遍及安徽、湖北、江西、山东4个省份,行程超过两万公里。


2018年,白国梁从安庆师范大学科技化学协会会长李自乐口中得知,该协会是化学化工学院仅有的校级学生社团,但却面临“没有指导老师,没有学生参与,更没有活动举办”的窘境。以李自乐为代表的社团骨干向白国梁畅谈了他们暑期“三下乡”的想法——计划以趣味实验为载体传播化学知识。“他们多次来办公室找我当指导老师,我被这群学生感动了。”白国梁决心陪他们一起做科普。


当年暑假,白国梁带队来到西冲村。“那时,西冲还是贫困村,当地的孩子们甚至从来没听说过化学实验。”白国梁回忆。进山时,弯绕的山路令众人头晕,到达后发现,条件比想象得还艰苦。同样让白老师没想到的是,带来的这群大学生干劲十足,他们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当起了化学小老师。


在调研了众多乡村小学后,白国梁了解到,目前山区学校大多面临创新教学难、学生基础弱、教学资源缺不足等,这些现实情况使得化学科普面临困境。白国梁和团队决定,要为此“做点什么”。


考虑到西冲村教育资源有限,不少低龄段儿童并未接触过化学实验的问题,今年开展科普活动前,团队成员将6年来积累的两万余张实验图片与1000余个视频素材整理在册,制作了一部名为《科普之路》的微型纪录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爱上化学,感受科普的魅力。在去西冲村的车上,我们还在一遍遍打磨实验方案。”团队新成员、材料化学专业2023(1)班的储健说。


会“爆炸”的空气炮、喷涌4米的“大象牙膏”、掌中“跳动”的火焰……今年暑期,在团队为西冲村儿童开设的科普课堂上,基于化学原理改进的趣味实验更多了。“这些实验往往很安全,但却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我们想借此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白国梁说。


“哇,空气炮喷射得真高!”“掌中火焰不会把手烧伤吗?”“老师,我也想上台做实验!”看到教室里的孩子们积极学习,西冲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军感慨万分:“6年前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经萌芽,第一批参与科普的孩子们,有的已经考取了理想的大学,有的孩子考进了当地知名高中。很感谢科普团队始终惦记着西冲的孩子们,激励他们发奋学习。”


团队开展趣味科普图片。受访者供图


今年五月,科普团队提出“一个系统、二个方案、四个步骤、六种举措”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趣味化学科普课程体系;在城市和山区采取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教师展示、学生讲解、动手体验、汇报结果四个实践步骤,以及“校内+校外”“社团+公益”“科普+专业”等六个服务措施。“这种科普模式具有很强可复制性,其他团队也容易实施,从而提高科普志愿服务的覆盖率和影响力。”团队指导老师、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潘锦云说。


趣味化学科普高校联盟成立。安庆师范大学供图


基于该服务模式,今年7月,由安庆师范大学牵头,趣味化学科普工作室先后前往黄山学院、池州学院、泰山学院,经过沟通协调建立了趣味化学科普高校联盟。以团队6年来的科普行动和成果为主题,现任团队负责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2(1)班的张颖同学向三所高校进行项目汇报,得到兄弟高校科普团队一致肯定。


这个暑假,团队成员们长途跋涉,自带实验器材,将创意实验做到了江西井冈山市、山东泰安市以及临沂市的10余个小学和社区。“没有一个学生叫苦喊累。”白国梁回忆,因为经常走山路,有时候在路上就要花费10余个小时。舟车劳顿,爬山过河,学生们都坚持下来了。


团队开展趣味科普图片。李平/摄


团队成员曾在2023年7月收到来自安庆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学生家长的一封手写感谢信。信上写着:“我的孩子之前对化学并不怎么感兴趣,甚至有些害怕,看了你们团队科普展示后,现在他会主动探索和学习化学知识。孩子的进步让我们感到欣慰。我由衷地感谢团队对孩子的帮助。”


做完暑假工作总结后,团队预计于今年10月与学校援疆志愿者合作,培养一批会做化学实验的学生志愿者,将科普工作扩展至新疆部分地区的学校。


“用现在网络流行语形容的话,6年前‘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今年,白国梁重返西冲村小学,看着多媒体教室内,孩子们观看实验,高举双手,兴致盎然。“我越发觉得,做科普这件事值得坚持,是有意义的。”他说。


团队和当地孩子们合影。李平/摄

【责任编辑:陈凤莉】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

彭明瀚:把海昏侯博物馆建到考古现场去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6:38:08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7:50:27

建盏为什么和宋代茶文化最般配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8:28:21

“三辞桂冠”的季羡林 中国学问家的典范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9:34:54

直播时代,读书别丢掉自我发现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26 06:05:47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

彭明瀚:把海昏侯博物馆建到考古现场去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6:38:08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7:50:27

建盏为什么和宋代茶文化最般配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8:28:21

“三辞桂冠”的季羡林 中国学问家的典范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9:34:54

直播时代,读书别丢掉自我发现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26 06:05:47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