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堂 >正文

小青写作笔记 | 支教帮扶、扎根基层的青年故事,这样写更动人

作者:高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7月03日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今天,“小青写作笔记”给大家讲讲一群青年支教帮扶、扎根基层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是关于奉献的故事,是关于坚守的故事,更是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中国青年报》如何用文字诠释这源源不断的接力。

1.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2000年8月6日,火车终于把15个雀跃的年轻人带出了太行山。

一路向西,窗外的绿一天比一天少。空气越来越干,大家不断地喝水。第三天,火车到达库尔勒,他们住了一夜,又上了汽车。去一个县城应该不会太远了,李桂枝这样想着,又看到校长搬了许多瓶装水上车。

要进沙漠了。看到一只野骆驼,他们兴奋不已。吹来一阵沙,他们又惊呼。两边沙丘绵延不断,车子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像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

路上,他们第一次吃了新疆拌面。“一会儿就扒拉完了,大家都说吃好了,段校长又说新疆加面不要钱。呼隆一下子,大家都喊老板加面……后来,老板说面没有了。”化学系的周正国回忆道。

车在沙漠里走了一天,依然没有到达。两旁始终是苍黄的沙。渐渐地,车里的人都不看了,也不说话。气氛越来越沉闷。到了一处驿站,学生们下车休息,看到标语:“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念出声,之后又静默。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意指“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李桂枝开始有了一些恐惧感。

第五天,车子仍在沙漠里穿行。快到黄昏时,终于离且末近了,绿意蓬勃起来,车里也重新生出豪情。有人带头唱歌,甚至有人站了起来。

·“我想让他变好,但是没有经验,就束手无策,甚至感到厌烦。”李桂枝在她的《大漠教书日记》中写道,“学生们带着戒备的目光审视着我,我也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看着他们。每天上完课,批改完作业,剩下的大把时间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精神的封闭与空虚,李桂枝说,“才是真正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

·一个烦躁的下午,李桂枝离开了学校,朝着车尔臣河的方向走去。路边的野草黑黝黝的,长得杂乱无章。她想起保定校园里的草坪,嫩嫩的黄绿色,整齐可爱。“为什么且末的草是这个样子的?”

她站在路边,想起学校里给花草浇水修理的师傅,突然有些理解了。“是要栽培的。如果学生什么都懂,也不需要老师去教。且末也不会这么缺老师。”李桂枝慢慢走回了学校。她后来才知道,仙人掌也会开花。

2. 感官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当时,这里的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一年之中长达两百多天。有俗语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埋村屯,小风石头滚。”当地人连形容椒麻鸡的辛辣美味,也说“嘴里像刮了一场风”。

第一次经历沙尘暴,李桂枝是被呛醒的。她起身关紧门窗,接着入睡,再醒来时,嘴里是沙,脸上是沙,枕头上、被子上、碗里……屋里到处都是沙。

在多数的浮尘天气里,风是柔和的。县城看上去只是有了一场淡黄色的雾气,不过,是一种能被牙齿感受到的雾。一呼一吸,绕不开沙。有人笑称,这里的居民每天大概能吃下一块砖。

·这时候,学生们仍站在操场上说话,上课铃响了,才慢慢踱回楼里。学校外面,路边的人就坐在沙雾里吃烧烤,出租车大敞着窗户载客,骑电动车的人偶尔眯起眼睛,沙子打得脸疼,也绝不戴口罩。之后,人们像扫雪一样,耐心地扫去门口、窗台上的沙土。

3. 生动的比喻,表达真挚的情感

·苏傥君想起了毕业时校园里拉起的一条横幅——“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在基层做出成绩,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把“根须”深深扎进泥土、把自己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了黄文秀“接棒人”们最直接的选择。

·沙漠里的植株低矮,为了扎根,它们把营养都分给发达的根系。有人用“15粒来到且末的种子”来比喻他们的扎根奉献。其实,有粒“种子”说:“年轻的时候如果觉得这个地方不好,我就会走。”

20多年过去,他们被一种惯性推着向前。或许不是志向足够坚硬,而是由于某种柔软的韧性。

·下课后,她曾收到孩子的纸条,上面画着一朵小花并写着“祝老师身体健康,每日一笑”;在批改作业时,有学生用铅笔写下了“老师翻页”4个字,而另一页上画着一朵小花和“老师辛苦了”几个字。

李婉婷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当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但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东西。“我希望能带他们看看更宽阔的世界,让他们知道人生的选择可以很丰富。”


摘自:《这五年,我们接棒黄文秀师姐》

《15个人的“绿洲”》


【责任编辑:杨月,周伟】

博物馆里的“NPC”

中国青年报2024-07-04 20:20:16

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哗众取宠

中国青年报2024-07-04 20:20:11

王潮歌:严肃的东西一定会有市场

中国青年报2024-07-04 20:20:13

国风吹进毕业季

中国青年报2024-07-04 20:20:14

在北京,乘着地铁看壁画|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07-05 09:58:13

当簪花成“网红”,别错过非遗的文化内核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41:15

藏在群山里的国宝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39:58

打破大数据禁锢,“打听式旅游”何以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