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

作者:张明明 来源:海报新闻2024年05月31日

“立夏有‘见三鲜’‘吃三鲜’”的习俗,要利用这一时间节点,把有特色的农副产品打造成直播间的‘爆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立夏开始天气转暖,养殖业户要加强消毒工作”,眼下时值立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各专业负责人正围绕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这一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宏说到,“一组组亮眼数据,一件件鲜活事例,代表了学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所取得的亮眼成绩。落子科技创新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破题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时代之问所给出的‘青职’答案……”

电商直播新潮流,农产品跃上电商高速路

“人工采摘,自然晾晒,成罐的陇南花椒口感还有这个色泽,榨油,都比普通的花椒都更好一些……”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主播们对着小小的屏幕,侃侃而谈,直播推介起陇南农产品来,十分卖力。

项目人员合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刘芸老师介绍:“陇南是青岛市开展东西部定点帮扶对象。五年来,学校先后多次组建师生团队到陇南田间地头调研,与当地农民对接,详细掌握种植、采摘、包装等环节的知识,打造‘空中直播课堂’,从直播间搭建到海报设计制作,再到直播商品脚本撰写、后台运营,面对面、手把手向当地农民讲授短视频和直播‘新农技’,培养‘乡村主播’,让农民和土特产都有新的‘出路’,这是学校直播助农的要义所在。”

青职学子介绍陇南特色产品


“仁兆镇的萝卜皮薄质脆、大白菜口感好、大葱葱白长杆瓷实,这么多的好东西,由于销售渠道有限,只能烂在地里,卖不出去,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是四年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直播团队初到仁兆镇时听到当地村民倒的“苦水”。

“陇南呈现了我们学校‘直播+培训’主要模式,平度市仁兆镇阐释了乡村的直播助农最重要的目的是‘直播+增收’”“让产业扶贫更有抓手,让扶贫产业更加持续,也让乡村振兴更有希望,这正是青职商学院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将当地农产品推向全国的价值所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邱浩然在提及直播助农时说到。

“赚大钱了!土特产变成金窝窝,真的感谢你们来给我们直播,帮我们卖出去这么多。”农户白金花看到直播间的带货量达到72万元,观看人数达到10万余人,不由地惊叹道。“真没想到学校能培养出这么专业的学生,跟成熟的主播没什么差别。”甘肃陇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啸也对学校直播团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形成可复制的电商助农模式,前提是要把学生培养好,关键是紧跟直播行业的技能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课程、开展专业实践,学生用专业优势直播帮助农户销售产品,学生通过直播助农提高专业技能,两者都可以相互促进,良性发展。”“师生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农户进行培训,让有兴趣有能力的农户掌握直播技能,实现自己当主播,销售自家产品,帮助当地形成规模性的电商直播销售模式,更快促进农户收入提高,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这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探索的电商助农之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王体晓在介绍学校科技助农经验时说。

科技小院茶韵浓,田间地头科技教学零距离

“对茶园茶树适当修剪或打顶,可增强茶树越冬能力”“行间铺草、覆盖秸秆可防护茶树根部,避免受冻……”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茶山科技小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学科带头人张续周带领着团队,正蹲在大棚里观察茶树的长势情况,指导着茶农们做好茶园的越冬防护。

专家教得认真,茶农学得起劲,零距离送技术,答疑解惑间为茶园丰收埋下了希望,经验种田变成了科技种田。

“张专家来了,他深入田间地头为茶树‘把脉问诊’,用科技‘魔法’让我的茶苗都活了。”如今,看着茶园的茶树茁壮成长,由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当地人人称道的“土专家”的刘洪美说,40岁入行做茶,科技小院的专家们帮自己找到了人生新赛道。

“这正是科技小院的另一个重要使命。”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协副主席卜瑕说,“小院虽小,但它依托高校的科技与人才,解决了乡村振兴的大问题——使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使科技与农村零距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谈及茶山科技小院,张续周说:“何为科技小院?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农村小院’。一个院落、一间农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科研生产一线就在田间地头,‘象牙塔’和‘泥土地’交融互济,才能迸发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无限力量。”“助力实现农业产业兴旺、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繁荣,是科技小院成立的初衷。我们学校坚持‘科技专业+特色产业+科技成果+合作项目’模式,推动科技人才资源与产业紧密对接,把科技小院打造成为田间地头课堂、技术传播阵地、项目研发基地,坚持提供从新品种栽培、种植技术推广到新茶加工、茶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服务。”

“我们立足科技小院搭建的平台,组建了科技助农专业师生技术服务团队,辐射带动茶农增产、提质、节本,提升了茶农的科学素质、技术水平,与青岛市黄岛区海青镇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云南省绿春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等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技术服务课题,累计合同资金达70余万元,仅在山东青岛茶区210家茶叶大户(企业)应用团队产业化技术,辐射带动周边茶农增收2.16亿余元,与新区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技协组织等合作,累计培养高素质人才近300人,培育“新农人”500余人,科技服务助推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院长王媛媛表示:“科技小院就像播种机,把农业新技术的种子撒播开来。学校坚持探索出农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习实训融入‘茶山科技小院’田间课堂的生产实践活动当中,切实为山东‘南茶北引’种业振兴、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茶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作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积 极贡献。”

科技发明促养殖,专利赋能畜牧业降本增效

铁山镇养鸡大棚“烟气缭绕”“味道冲鼻”,正在进行养鸡大棚消毒的养殖业户说“这种新型烟熏剂相比于传统的烟熏剂操作简单,开袋就能点燃使用,‘只冒烟不着火’‘烟大味道浓’,效果真不错,消毒成本也降低不少。”

“这解决了家畜养殖业的一个大难题。”铁山镇农业农村中心负责人介绍,“外国进口的以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作为主要原料的消杀产品价格昂贵,国内市场上以往的消毒产品氯化钙含量高,易吸潮放热自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消毒技术科普工作室采用农副产品玉米芯及其燃烧残渣作为可燃物,实现了烟熏剂生产过程中强氧化剂的‘零’添加,既提高了烟熏剂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了养殖业户的消毒成本。”

如何做到消毒产品效果好、安全性强、成本低,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消毒技术科普工作室一直努力探寻的答案。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消毒技术科普工作室负责人提及技术研发时说到,“在先后走访4家烟熏剂生产企业和30多家禽畜养殖业户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新型烟熏剂等产品为禽畜养殖场所消毒提供了可靠的烟熏消杀方案,特别是为预防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病毒在禽畜养殖场所的滋生和传染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消毒技术……直观的感受,实在的收益,让一开始抱怀疑态度的养殖户既感激又满意。“烟熏王”新型烟熏剂让禽畜养殖场所换了“新颜”,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也增强了学校消毒技术科普工作室组织团队科技助农的信心。

“近年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于山东省第一批科普专家工作室——消毒技术科普工作室,深耕精细化与专用化学品新技术研发,开拓了科技研发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该工作室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研发的新型烟熏剂等产品,仅授权给青岛明星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就已在河南、黑龙江、江西、江苏、安徽等13个省销售,惠及养殖业户超过3700家,为养殖业户减少损失保守估计超过2.8亿元。学校成立的消立净社团先后在青岛、潍坊、菏泽、枣庄、临沂等地组织专业技术知识科普专题讲座22场,惠及禽畜养殖业户超过3万人;学生团队以烟熏王消毒制剂研发为基础,持续研发了“抗疫先锋,做消毒剂行业的领航者——可立洁消毒颗粒”“变废为宝、赋值增效——双抗水性涂料的领航者”等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0项。“以创新促创业,用创业保就业”,学校技术研发助推乡村振兴,在另一个侧面缓解了化工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培养了像李艳冉、周冰雪这样一批专职于烟熏技术研发创业的优秀毕业生。”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院长王东说。

【责任编辑:唐轶】

《青春大陈岛》延续青春叙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9 22:48:40

端午小长假即将到来,“新中式”旅行受关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9 21:06:58

抓住时代的脉搏,文艺创作让经典出圈

中国青年报2024-05-27 07:44:46

文化扬帆,大湾区并船出海

中国青年报2024-05-27 07:45:58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