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弦歌60载 | “红楼梦韵”——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经典红楼梦专场音乐会唱响国家大剧院

来源:中国音乐学院官微2024年03月18日

2024年3月12日晚,由 中国音乐学院出品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制作的 “红楼梦韵”——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经典红楼梦专场音乐会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演出之一,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精彩上演。本场音乐会由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团长、指挥家许知俊 执棒,携手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和北京音协合唱团, 为观众献上一场古韵悠扬的音乐盛宴。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到场观演。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多年来,成为各类文艺作品不竭的灵感宝库,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历时四年半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精心创作的系列音乐不仅为电视剧增添了韵味, 成为传唱不衰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本次 “红楼梦韵”——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经典红楼梦专场音乐会将《红楼梦》主题音乐再次搬上舞台,选取《枉凝眉》《叹香菱》《分骨肉》等10首歌曲、5首器乐曲,与观众在音韵中感受原著的风骨气质。



在《红楼梦》的熏陶中成长,吴碧霞也是众多“红楼梦中人”之一。 自她12岁起,便被《红楼梦》电视剧中旋律动人的音乐所打动,并将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铭刻在了心间。如今,吴碧霞已经演绎了上百场《红楼梦》主题音乐会,几乎每场演出都获得作曲家王立平先生亲临现场支持,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并给予评价。吴碧霞表示,这样一种讲述的过程,是陪伴的过程,也是再一次认识《红楼梦》的过程。“《红楼梦》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承载一个人的成长,且常唱常新。” 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人生角色不断转换,吴碧霞对于《红楼梦》的认识也随之加深和扩展,持续地探索和丰富对作品的诠释与表达。



当晚,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 也特地莅临现场见证演出。


悠悠红楼,渺渺琴音。民族管弦乐重奏《红楼梦》序曲以吴碧霞惆怅婉转的音色引入,通过厚重的旋律将故事娓娓道来,缓缓展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该曲是《红楼梦》全部配乐的凝练表达,完整承载着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愫, 引领观众进入了“红楼绮梦”的朦胧意境。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一曲《紫菱洲歌》,唱出了紫菱洲物是人非、残荷枯叶摇落的萧条景象。在王立平先生笔下起承转合的旋律中, 宝玉怅然悲凉的心境与对整个贾府大厦将倾的预感透过歌曲展现出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吴碧霞演唱的 《红豆曲》 字字入心,声声入情,通过凄婉的“红豆”意象描绘了曹雪芹笔下的千古爱情绝唱, 感受文学与音乐融合中蕴含的情感力量。《红豆曲》旋律清新自然、优美动人,采用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却展现了极 强的感染力。


在《晴雯歌》 中,女声小合唱以轻盈的唱腔带领观众体会晴雯的聪明伶俐、风流灵巧,与其 最后无限悲凉的凄惨下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歌曲通过旋律起伏与节奏变化,抒写了晴雯的悲苦命运,令人不胜唏嘘。



随后,乐团上演民族器乐管弦乐《红楼梦》组曲中的《大出殡》及《刘姥姥》两首曲目。《大出殡》乐曲张扬大气、悲壮而震撼,进一步展现了葬礼的奢华宏大及背后的凄惨悲凉; 而《刘姥姥》 则轻松幽默, 一把三弦、一支二胡,简简单单的乐器奏出欢快诙谐的旋律,刻画了一位朴实憨厚的村妇形象, 呈现出有 别于《红楼梦》全文 悲剧基 调的喜剧色彩。


《题帕三绝》清丽婉转、直抵人心,三首诗以“泪”为中心,不仅包含着对宝黛哀婉爱恋的同情,照应“以泪还债”的小说架构,也暗示宝黛身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环境,渲染了以悲剧为基调的爱情主题。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枉凝眉》的词曲在吴碧霞的演唱中完美融合,引领观众踏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词意虽朦胧含蓄,歌唱语气却更哀怨动人,写尽了宝黛爱情悲剧,预示林黛玉将因“心事终虚化”而泪尽夭亡的结局。


在《分骨肉》一曲中,吴碧霞用哀婉的唱腔表现探春远嫁的悲鸣,描绘出贾探春远嫁他乡抛别父母时的哭诉,抛别家园之悲和骨肉分离之苦,充满了无尽伤感。 在演出前的采访中,吴碧霞表示, 《分骨肉》一曲是《红楼梦》系列作品中风格最为独特的一首,并 说道: “那样一种欲说还休的隐忍,那样一种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疼痛。我们作为歌唱演员就是用声音来造型,我们要把这种深深的疼痛与隐忍的不舍通过声音形象的塑造,让观众似乎看到、似乎感到、似乎也疼在心里。我们唱歌不仅仅是去体现美,在美的包含当中是感觉到人生的五味杂陈,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所以音乐能够产生共鸣,就是在于‘话里有话’。”



在吴碧霞动人的声线与演绎下, 《叹香菱》 诠释了曹雪芹赋予香菱的特殊气韵,抒发对于香菱 因造化弄人而玉减香消的无限感叹。以含蓄的艺术语言呈现面对封建礼教压迫的悲吟与叹息。


由北京音协合唱团演绎的男声合唱 《聪明累》 是作品中威风八面、精明强干的王熙凤的绝唱。歌词大量采用比喻及迭词对句,生动描绘出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情景。合唱团的演绎稳重而有力、契合歌词神韵,生动地昭 示了贾府注定的悲剧结局和人物面对人生变幻莫测的无奈。



《宝黛情》 旋律优美,前世今生纠缠不清、相知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无奈在民族管弦的合鸣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元节》 旋律欢腾,通过民族打击乐欢快而富有变化的节奏,描绘了上元节的繁华喧嚣,也体现了四大家族的鼎盛态势。


《秋窗风雨夕》 是林黛玉病卧床榻感怀身世的自怜之作,吴碧霞的歌曲处理中笼罩着一层惆怅隐痛的情感,烘托黛玉心如秋凉的悲伤。近结尾处的递进演绎,如在哽咽,展现了十足的艺术感染力,为观众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最终,一曲 《葬花吟》 将本场音乐会推向高潮。全曲旋律优美,情感深沉,吴碧霞的演绎着重 渲染了黛玉内心的痛苦、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也暗示了黛玉自身命运的坎坷,鲜明的塑造了人物形象。



音乐会结束后,现场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经久不息,呼唤返场。歌唱家吴碧霞与指挥家许知俊携手乐团返场献上《说聊斋》、俄罗斯艺术歌曲 《夜莺》 与王立平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 《大海啊,故乡》 三首返场曲目 ,既有轻巧玲珑的花腔演绎,又有对大海、对母亲、对国家民族热爱和依恋,在场观众反响热烈,将音乐会气氛再度推向高潮。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依然沉浸在现场“红楼梦韵”的氛围之中,流连许久不愿离去。



吴碧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红楼梦》中蕴含着一种“传承”,自己在陈力老师演唱的版本熏陶中成长,在舞台上演绎,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将其中技巧和经验传承给学生。《红楼梦》以极强的生命力不断延续,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演出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演出之一在国家级艺术舞台上呈现,对于中国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曹竞】

青年范儿·文化场|跟着微短剧踏入桃花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6 20:06:37

金庸诞辰百年 800多件展品亮相浙江海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0 22:30:43

刘宁委员:建议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改为选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08 14:44:02

中国传统绘画何以让人不止于仰望

文汇报2024-03-07 10:27:11

成都乡村音乐季走进“希望的田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06 10:42:44

原创微视频《一路有你》,记录平凡感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05 16:40:36

河津的社火火了正月

中国青年报2024-03-02 1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