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居:山高人为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如何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敢于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贵州大山里正在发生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贵州,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达到92.5%,想要发展,就必须向山而行、与山共绿、和山乐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贵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守好“两条底线”到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新画卷正在黔贵大地徐徐展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变成现实。观山海、沐山风、品山珍、浴山泉、宿山居,贵州山居的鲜活图景,成为贵州山水之美、天地之美、人文之美、奋斗之美的生动写照,更彰显出“山高人为峰”的精神底色。
信念: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他强调,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因山而美,居山而爽:森林覆盖率达63%,绿色经济占比达46%左右,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6%。
然而,要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风趣地向现场媒体记者介绍,秀丽山水在贵州到处可见。贵州最值得推荐的景区就是“黄小西”“吃晚饭”。
“黄小西”是指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吃晚饭”则是赤水丹霞、万峰林、梵净山。
近年来,贵州依托生态优势,围绕山地特色,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就在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的前一天,荔波小七孔、黄果树瀑布等景点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向世界展示了贵州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该视频由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团队拍摄,而贵州也连续被国家地理评为“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视频:国家地理团队在贵州拍摄的花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村民杨香玉开始了新一年的盘算。
“今年除了要继续精进解说技能,更好向游客介绍村子的变化外,还要依托这里良好的生态,把康养产业做起来。”她笑着说。
化屋村位于乌江源头,乌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化屋村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曾经,化屋村因滥捕乱伐,乌江水环境一度恶化,本就支离破碎的土地开始石漠化。
如今,依托生态优势,化屋村发展起了旅游业,村民开起民宿。“观山海”“沐山风”“宿山居”成为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内容。“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34家、民宿19家,三年来,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化屋村党支部书记介绍。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守住绿水青山,贵州正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让人民享受绿色发展的红利。
追求:大山里的幸福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的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集智举起了3张照片——遵义凤冈县万亩茶海,遵义湄潭县田家沟村和毕节黔西化屋村。
三张照片背后是贵州牢记嘱托,推动乡村振兴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视察贵州时,对遵义花茂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给予了肯定,并嘱咐要丰富内涵,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2021年2月再次视察贵州时,在毕节化屋村,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贵州,限制产业发展的正是域内120多万座大山。
“受山地地形限制,贵州耕地资源零散、破碎,限制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效率。”贵州省农科院专家介绍。
深居大山,如何找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春耕时节,贵州黔南州罗甸县红星村村民班禹祝在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和他一起忙活的,还有这款小型旋耕机。
“尺寸小,掉头灵活,比之前人工翻新泥土效率高多了,成本也降低了。”班禹祝笑着说。
产业发展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贵州不仅大力推广小型农机应用,还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散的田地团成大块,灌溉、排洪等设施越发齐全,联合收割机、无人机上山下田,贵州农业生产效率更高,老百姓的腰包更鼓。
乡村振兴,要“塑形”,也要“铸魂”。
当班禹祝在田里忙活时,贵州榕江县口寨村的杨俊杰迎来了他今年首场“村超”比赛。“村超”新赛季,报名的参赛队伍从去年的20支一下增长到了64支,火爆的场面让当地不得不举办预选赛。
同样火爆的,还有当地的民族文化。榕江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共有16个民族。到了中场休息,村民们就会到球场中央恣情欢歌跳舞,为球员们助威加油。
“多民族文化氛围是吸引游客前往现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村超’的98场比赛,除了决赛外,还没有一个节目重复出现过,对村民们文化的创新能力感到震撼。”榕江县足协负责人介绍。
榕江的实践是贵州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现在,贵州正依托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优势,以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为载体和抓手,赋能贵州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去年,贵州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94.28亿元,同比增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7元,同比增8.1%,基础支撑不断夯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现在,贵州正牢记嘱托,全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努力为大山里的老百姓托起稳稳的幸福。
精神:山高万仞 攀则至顶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些成绩,根本上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指导下取得的,也是贵州敢闯敢干,不断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结果。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谁曾想到,贵州曾经贫困程度最深的县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地?
视频:贵州毕节市威宁县的好“风”“光”
威宁是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民族自治县。2016年,在威宁总共150余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就有34万余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威宁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逐渐建立起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还先后引进贵州长通、浙江一道、厦门科华等优强企业,逐步建立起光伏装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储能设备制造等产业链。曾经的贫困县正逐步向新型工业化迈进。
“底子薄,基础弱,经验少,转型发展确实艰辛。但新型工业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威宁依托资源优势的正确举措,我们唯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威宁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谁又曾想到,贵州皴皱的大地被连通成了通达八方的“高山平原”?
贵州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此中艰辛,只有亲历者了解。
中交二航局项目部总工程师王超全程参与了北盘江大桥的建设。
作为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的混凝土浇筑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混凝土的原料往往就地取材,北盘江大桥混凝土的原材料是当地的机制山砂。由于机制山砂品质不一,形成的润滑层厚度也难以保持一致,导致泵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堵管、爆管的情况。”王超介绍。
为了克服难题,建设团队反复试验、日夜鏖战,研发出一种智能混凝土,能够自动均匀地填密充实模具里的空间,既保证质量又节约施工成本。
“敢闯敢干,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克服峡谷横风、低温、霜冻等不利影响,一定要保证大桥精确合龙。”王超说。
山虽高万仞,登则人为峰。深居大山的贵州,唯有冲出重围才能闯出新路,也唯有登上顶峰才能望向远方。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贵州正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今年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拼搏之姿,奋力追、努力赶、全力冲,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
视频:贵州山居
记者 |
曹浩 吕淳 陈加颖 李诒瑞 余苏阳
编辑 |
朱海婷
责编 |
曹浩
编排 |
时小千
编审 |
李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