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作者:张玉梅 刘江伟 韩业庭 王建宏 王胜昔 李建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4日

【卷首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过去的一年,我们总会在这样的时刻激动万分:中国传统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国家图书馆发布《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中华文明因其悠久丰厚的底蕴和智慧,成为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认同、自信与骄傲。

我们也会为这样的场景而欣喜感动:畅游古香古色的文化遗迹,参观跨越千年的文物展览,体验巧夺天工的非遗技艺……新时代,传统文化借助新的介质、新的技术、新的样式,融入生活日常,汇聚成人们追逐美好梦想的精神力量。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在全体人民不懈探索努力下,中华文化越发蔚为大观,中华文明越发光彩夺目,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志气高昂。

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委员:从优秀作品中汲取智慧

2023年,是载入中国美术馆史册的一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强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

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大型展览,通过对历史文脉、红色主题、国际交流、经典呈现四个序列的梳理,集中展现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形象地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革命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外杰出美术成果的交流与互动。我们还积极把世界优秀艺术创作引进来,形成双向对话,推动中华文化在文明互鉴中繁荣发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我们举办了“艺汇丝路”艺术展,汇集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193件作品,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艺术家受邀来华采风创作作品、中国美术馆国际藏品,以及12位艺术家为本次展览特邀创作的作品。同时,我带领中国艺术家赴埃及写生创作,组织参与“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并通过沙龙、演讲等形式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艺术家对话交流。

作为国家美术馆,我们应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励艺术创新,及时把历史上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让人们从中获得创新力量,获得创新资源。

中国美术馆目前珍藏着13万余件古今中外艺术精品。今后我们将通过各式展览让那些曾深藏在库房里的作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画作,在这个国家美术的殿堂、化育大众的平台、国际交流的窗口,与时代见面、与观众见面,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张玉梅采访整理)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委员:文学彰显新魅力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文学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一个总的特点是,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学彰显出新力量、新活力,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这一年,是茅盾文学奖的评奖颁奖之年。五部获奖作品以及更多的参评作品,见证了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取得的最新成就。对于中国当代社会重大主题的关注与表现,对于现代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所做的生动描绘,对于深厚文化传统及多彩文化进行的现代性阐释与生动展现,无不印证着中国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开掘富有地域特征的本土文化,以现代性的笔触展开丰富的现实生活,记录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展现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与心灵世界,正在成为广大中国作家的共同认知与创作追求。

这一年,是中国文学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活力的一年。根据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优质网络文学作品,创设具有广泛辐射力的文旅产品,激发全社会的文化活力,增添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正在成为具有普遍性的认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

网络文学扎根在中国文化土壤,同时具备快速更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商机。我今年带来的一份提案就建议充分发挥网络文学优势,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这一年,传统文学与新媒体更加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文学作品、文学刊物通过网络平台增强社会认知度,创造奇迹般的关注度。

这一切,无疑都对文学生产力、传播力的提升,对作家创作底气的增强,对艺术上不断的创新,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文学的未来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刘江伟采访整理)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韩子勇委员: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

过去一年,我赴各地调研、考察等20余次,很多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

在江西上饶的望仙谷,有几个年轻人把废弃多年的采石场打造成火爆的景区。这个景区的设计,借用了武侠游戏场景,街道、建筑、水系、山石、树木,构成一个完整的聚落,经营的内容包含了当地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成为当地一处精心设置的文化奇观。这个项目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由年轻人做起来的,思路新,出手不凡,处处考究,游客也多是年轻人。

其实不只是望仙谷,过去一年,我们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新媒介展示非遗、体验非遗,他们对非遗传承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底气。这使我认识到,媒介的力量不仅在于传播,而且还能参与到传承中。海量的短视频、纪录片等,让更多人逼真地看到非遗的肌理,多维阐释让受众明白其中的奥妙。在这种情况下,非遗不再只是“地方性知识”或是只长在某处的“土特产”,即便不是那个地方的人,也能成为那里的非遗传承人。我们已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在非遗传承人这方面应更多考虑年轻人。他们有想法,爱创新,有新审美,在讲述非遗故事的同时,可以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技术、新话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光彩。

(本报记者韩业庭采访整理)

湖北省文联主席杨俊代表:传统戏曲尽展东方神韵

2023年下半年,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班1980届毕业生打造的“星光灿烂典藏版”戏曲《女驸马》走进了观众的视野。我和我的同学相隔40多年后再次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重温当年投身于戏曲事业的初心。演出场场爆满,观众不断鼓掌和喝彩,那是我们最荣耀的时刻。我觉得这就是传统戏曲的魅力,给演员们带来了自信和底气。

过去一年,无论是在表演的舞台,还是在创作的现场,我都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戏曲复兴的生机活力。大家的创作立足于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大家的演出充盈着乡音、乡情、乡愁,富有浓郁的东方神韵。我自己主演的黄梅戏《舞衣裳》在去年与观众见面了。该剧融入了很多传统元素,人物的服装、造型都带着“唐三彩”歌舞伎的影子,唱腔中也融入了《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增加了“唐”的气质。该剧上演后收获了观众好评,并入选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参演剧目。

事实证明,传统文化是戏曲创作的巨大宝库,我将一如既往地从中汲取创作素材、创作灵感和创作力量,不断推动传统戏曲守正创新。

(本报记者王建宏采访整理)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委员:文物活化传承探出新路

过去一年,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亮点纷呈、实效显著。比如,中华文明起源的脉络逐渐清晰,对“何以中国”的认识更加深化,重大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不断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博物馆功能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文物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大胆创新,以“让文物活起来”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融展览展示、研学教育、数字化传播、舞台演艺、文创开发于一体的文物活化传承新路子。一年来,我们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构建中华文明根与魂叙事体系,举办各类展览41个,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也取得实质性成果。全年开发文创产品243款,入选“第二届全国文博百强文创产品单位”。

新的一年,河南博物院将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展示利用方式,让文物更加“鲜活可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本报记者王胜昔采访整理)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代表:精心呵护千年历史文脉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代表性符号。我们始终把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目前,云冈石窟的危岩体加固工作已经完成,文物保护工作进入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科技手段的介入。2023年,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云冈石窟石质文物内部凝结水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顺利开展,我们与国内多家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病害机理的研究和保护材料的开发。

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云冈石窟景区积极采取措施,做好景区服务工作,让人们在旅游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023年,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超三百万人次,在“五一”“十一”假期和春节期间,我们早晨7点就开门迎客,用员工的辛勤度换来游客的满意度。经过多年努力,2022年和2023年,我们还分别出版云冈石窟山顶佛寺遗址和窟前发掘的考古报告,进一步夯实了云冈学的研究基础。

保护好云冈石窟是我们的职责,更是历史使命。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把一个完整、深邃、动人的石窟展现给世界。

(本报记者李建斌采访整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委员:经典著作焕发时代光彩

过去一年,图书出版界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类书籍走向公众。在国内各大书展、图书订货会现场,传统文化都是各大出版社的一个鲜明标识。比如第十九届文博会上,北京出版集团推出的“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图书,从不同角度展现北京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和蓬勃生机,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与深圳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金墟》也受到参展观众欢迎。

作为一名文学类出版社编辑,我深切感受到,越来越多创作者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年轻的作家、艺术家开始积极主动地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作家徐则臣获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首奖的《虞公山》,就是从《聊斋志异》里汲取的灵感。向来以“先锋”著称的作家李浩创作了小说《灶王传奇》,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传奇志怪成为他钟情的对象,这些我都深有感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创作出版的活水。我们正在策划推出“名家读经典”系列丛书,约请多位知名作家解读经典著作,让经典著作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

(本报记者刘江伟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李丹萍】

河津的社火火了正月

中国青年报2024-03-02 11:43:23

在湘鄂赣交界,探寻中国乡村的未来图景

中国青年报2024-02-29 20:34:44

餐桌上的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青年报2024-03-01 06:56:37

青年范儿·文化场|跟着梅兰芳 戏曲过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22 21:18:16

那些拍纪录片的大学生

中国青年报2024-02-22 19:50:43

是她,在直播间激活了家乡农民画

中国青年报2024-02-23 08:10:18

相信年轻:春晚《锦鲤》惊艳观众的背后

中国青年报2024-02-22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