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尽快将电动自行车充电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来源:光明网2024年02月28日

电动自行车是普及面非常广泛的民众代步工具。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问题,社会各界对此保持高度密切关注。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80%的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90%的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电动自行车乱象频出,亟待整治。但将电动自行车“一刀切”全面禁止是不恰当的,也忽视了民众基本出行诉求。面对当前保有量巨大的电动自行车,从概率角度看,发生电池充电起火等问题必然不在少数。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仅仅依靠呼吁电动自行车不入户充电,不将电动自行车电池带入室内充电等,远远不够。短期内,要尽可能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还需从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入手。

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已然表明,尽可能减少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发生火灾并致人伤亡,就必须避免让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行为发生在门厅、过道及楼梯间。有效解决方案就是将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纳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受益广大民众。现实生活中,一些居民区已经布设了电动自行车的公共充电桩或电池充电柜,供居民付费使用,但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更多的在于居民区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充电口数量与实际电动自行车数量不匹配,很多居民充不上电,同时也在于部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价格较高,居民难以接受。

当前,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多为企业市场布局,因而企业会根据自身营收状况来运营和维护充电设施,这使得充电设施的数量、定价等难以同现实需求匹配。要让电动自行车不入户充电,就必须要让居民愿意也能够在室外安全场所进行充电。从目前来看,市场的力量还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因而需要借助公共服务的力量,来加速和加量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的布局。从维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看,大面积布局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普惠性充电价格,是目前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乱象的方法之一,理应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纳入基础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才能惠及所有居民,让民众乐于安心又便捷便宜地在室外充电。当然,以公共服务尽可能减少入户充电只是短期之策。从长远角度看,最大程度降低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电池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则需要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商加大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拉动市场销售,让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程度不断提升并能够实现商业化低成本量产,最终让广大民众受益。由此,电动自行车这一物美价廉的民众代步工具不再成为众矢之的。

【责任编辑:王亦君】

青年范儿·文化场|跟着梅兰芳 戏曲过元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22 21:18:16

那些拍纪录片的大学生

中国青年报2024-02-22 19:50:43

是她,在直播间激活了家乡农民画

中国青年报2024-02-23 08:10:18

相信年轻:春晚《锦鲤》惊艳观众的背后

中国青年报2024-02-22 08:25:00

大宋灯会把花灯和焰火戴在头上

北京青年报2024-02-22 10:34:13

“东方美穿搭”为何越来越火

文汇报2024-02-22 10:34:08

舞千年:文物如何成就了爆款舞蹈作品

文汇报2024-02-21 10:46:57

沪滇志愿者原创MV《美丽的梦啊》 唱响志愿服务之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2-19 23: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