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福建厦门:在无居民海岛守护海豚

作者:张玉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1月24日

1月24日,福建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助繁育基地,记者们与宽吻海豚涛涛、欢欢互动。宽吻海豚的形态和习性与中华白海豚接近,对于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基地坐落在厦门西海域最大的无居民海岛——火烧屿的东南侧,是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由救护馆、繁育馆、中华白海豚科普馆等组成,承担着珍稀海洋物种救护、科普教育、学术科研实验等职责。2011年至今,共参与救护瓶鼻海豚、海龟等珍稀海洋物种20余只。目前,基地有雄、雌各一只宽吻海豚,因在海洋中受伤被送至基地接受救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1月24日,福建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助繁育基地,讲解员在地图上指引出火烧屿的位置。火烧屿与城市群隔海相望,远离城市的喧嚣,进出只能通过游艇。同时,这里靠近白海豚频繁活动的海域,便于工作人员开展救助、驯养及科学研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1月24日,福建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助繁育基地繁育馆,驯养员给海豚投喂食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1月24日,福建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助繁育基地,繁育馆里的海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1月24日,福建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助繁育基地,中华白海豚科普馆里的海豚骨骼标本。中华白海豚科普馆是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主题科普展馆,多次承办各类海洋科普宣传活动,每年参观人数约1000人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1月24日,福建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助繁育基地,记者们拍摄“海豚救渔姑”雕塑。“海豚救渔姑”的传说在厦门广为人知,相传在古代,一名渔女在捕鱼时不慎掉入海中,遭到鲨鱼袭击。紧急关头,一群白海豚出现将她救起,并驱赶了鲨鱼。这个传说也传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责任编辑:孔斯琪】

博物馆正在成为“春节综合体”

中国青年报2024-01-23 08:13:25

英姿飒爽英歌舞 00后接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22 07:41:01

《繁花》作者金宇澄谈王家卫:他是一个不怕烦的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7 21:29:07

故宫音乐剧《甪端》驻演北京欢乐谷华侨城大剧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6 15:41:49

氛围感拉满的英歌舞一直都很“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6 12:58:24

陕北民歌唱响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5 13:12:38

“君生我未生”无关爱情,唐人无惧相忘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07

《繁花》落幕:小说“二度创作”如何大放异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32:51

杨军:拉开海昏侯墓的历史大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12 10:50:17